本报讯 (记者 龙颖 郑莹)近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现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常委,华域大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金葵花便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郁就北京昌平特色产品及文旅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郑立文 摄
刘郁介绍,昌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草莓种植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历经10余年的精心培育与推广,昌平每年冬季草莓销售额可达5亿元左右,辐射带动了昌平兴寿、小汤山等镇的旅游、餐饮、康养等业态融合发展,成为昌平农文旅产业的一张“金名片”。
谈及融合发展,刘郁表示,昌平拥有居庸关长城、十三陵风景区等传统文旅胜地,近年来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成果显著。昌平区延寿镇等区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当地紧紧围绕打造全域山水旅居地,集成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民宿、山水骑行等业态,“黑山烤房”“山寺咖啡”“百合小院”等新兴商业体蓬勃发展。“延寿镇打造的25.9公里的骑行赛道、65公里的山径步道等有效联通了银山塔林、延寿寺等景区景点。同时,鱼头宴、揪片、大馅包子等当地特色美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随着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推进,对于腾退出来的空间,刘郁提出了新的利用思路。“可结合属地不同业态,将其改造成符合老百姓生活需求的菜市场、超市、便民商业综合体,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于较大的腾退空间,还可以打造农商文旅融合项目。”在刘郁看来,所谓农商文旅融合,并非简单地叠加,而是深度的产业融合。这一融合模式不仅能推动乡村发展,还可以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
加快建设美食之都已列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要点。刘郁认为,餐饮老字号在此过程中责任重大,应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赋予餐饮老字号产品文化属性,丰富其产品内涵。以紫光园的奶皮子酸奶为例,这款产品根据当下年轻人的口味研发而成,目前单日销量可达40万盒,成为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
刘郁表示,昌平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期待能与更多伙伴携手,充分挖掘昌平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文旅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昌平的魅力绽放于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