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大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也因此成为巨大的海洋药物宝库。以芋螺为例,它是一种古老的海洋软体动物,在地球上已存在了5500多万年,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多栖息于岩石、珊瑚礁、沙和泥沙质的海底,以蠕虫、小鱼和其他软体动物为食。芋螺家族成员众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有800多种,常见的有织锦芋螺、线纹芋螺、黑芋螺和地纹芋螺等。
华丽外衣下的剧毒杀机
所有芋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螺体呈倒锥形芋头状,螺壳极其坚实。芋螺壳外表光滑,色彩多样,披有华丽的螺旋状、织锦状、块状、线状或斑状花纹,这让每一个芋螺都像一枚精致的天然艺术品。多样的色彩、华丽的花纹不仅让芋螺极具观赏性,也成为它们适应自然环境、顺利捕食和成功御敌的重要手段。
不过,芋螺华丽外衣下暗藏着致命的杀机。芋螺口内长有毒腺和箭状的齿舌,捕食时,它们会快速将毒腺内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毒素会迅速入侵猎物的神经系统,让猎物在短短几秒钟内失去运动能力,乖乖束手就擒。强毒性的芋螺对于人类而言也是非常危险的。如不慎被芋螺刺伤,轻者会产生剧烈疼痛或者伤处溃烂;重者可致心脏停搏,甚至死亡。
既是美味佳肴又是治病良药
由于芋螺毒素能长时间存在于螺体内,即便经过高温煮制,毒素仍不能被彻底杀灭,所以大多数芋螺肉是不能食用的,仅有小部分芋螺肉可食用,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非常健康的海产品。以贵妃芋螺肉为例,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物。100克贵妃芋螺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竟高达30~40克,而脂肪含量仅约2克。芋螺毒素可致猎物神经麻痹的现象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兴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科研人员陆续从芋螺中分离出了多种芋螺毒素多肽化合物。他们发现芋螺毒素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独特、种类繁多、作用靶点广、副作用小等优点,可用于研制镇痛药或治疗神经性疾病的药物。而且,每一种芋螺毒素都有相应的作用位点或靶标,如 α - 芋螺毒素可抑制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δ - 芋螺毒素可抑制电压依赖性 Na + 通道, κ- 芋螺毒素可抑制 K + 通道, μ - 芋螺毒素可抑制肌肉中的电压依赖性 Na + 通道, ω - 芋螺毒素可抑制 N 型电压依赖性 Ca 2+ 通道,等等。
近年来,我国芋螺毒素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加快,令人瞩目,如织锦芋螺毒素,因其丰富而特殊的肽结构引起了遗传学家的注意,可以作为研究海洋动物进化的良好模型。
科研人员还从芋螺毒素中分离出了100多种化合物,如阻断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导致生物的神经系统无法传递信息,所以生物死亡时几乎没有感觉。用芋螺毒素制取的麻醉剂不仅止痛效果是吗啡的千倍,而且不具有成瘾性,给癌症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除了用于镇痛和麻醉,芋螺毒素还可用于治疗癫痫、心血管疾病、精神与运动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
当然,由于芋螺毒素毒性极大,使用相关药品前,一定要向专业医务人员咨询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5.1A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将好文“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