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 刚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0日
第 04 版)
“来叔,院墙能不能往里让一个脚掌?”去年12月4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高莲村,钟胜伟走进村民卢金来家,一边比划一边说,“这样,路就宽啦。”
“就难为我一个?”卢金来语气有点冲。
“咱们几家都让,我家头一个。”钟胜伟忙解释。
“打开围墙整体设计,为的是大家好。阿牯是邻长,我看说得没错。”卢金来的老伴打圆场。
“阿牯”是钟胜伟的小名。2024年初,高莲村创新基层治理“睦邻制”,10至15户为一邻,从村里的党员、致富能手、志愿者里选出36名邻长,参与村里基层自治相关事务。钟胜伟是其中之一。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
发挥人熟、地熟、政策熟的优势,邻长们在串门、拉家常中宣传党的政策,了解村情民意,调解邻里矛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2024年广东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围墙整治是一大难题。以高莲村为例,有的村民垒起两米高的院墙影响美观,有的村民院墙拐角突出占道引发纠纷……
钟胜伟到卢金来家,正是为了村里围墙整治和美丽庭院改造。
“院墙美化,我举双手欢迎。”卢金来表态,“但是‘让墙’,对门让多少,我让多少。”
难题回到了钟胜伟这里。为了围墙的事,钟胜伟已是第二次来到对门的谢茶凤家。
两个月前,谢茶凤家在菜地里砌起了院墙,就在巷口,因此跟邻居吵开了。
“我们家车咋进!”
“找村规划图,找宅基地图。”
“叫村干部来,叫警察来。”
邻居不满,谢茶凤也不服气,“这是我家菜地,不怕打官司!”
看到钟胜伟,大伙叫他评理。
“你看啊,我这么开车,是不是就蹭到墙角啦?”钟胜伟蹲下来量了量道路宽度,两手一抬,模仿着开车姿势。
“院墙占道,救护车可就拉不走病人啦……”
跟村民打交道,钟胜伟的办法是换位思考:发现真问题,把道理讲到点子上,总能解决问题。
“确实没想这么多,阿牯的话在理。”没几天,谢茶凤就改了院墙。
这回,又叫谢茶凤让墙,钟胜伟做足了准备,揣着设计图,又要来照片,“你看,别人家改好的院墙,绿植花卉、翠竹小亭……”
“娃娃该上幼儿园了吧?路宽了,上下学、跟小伙伴耍都方便。”看到谢茶凤怀里的孙女,钟胜伟灵机一动。
瞅他的认真劲,谢茶凤噗嗤一笑:“行!按你说的来,咱也学学‘六尺巷’。不过,阿牯你得给我设计漂亮点。”
实行“睦邻制”以来,高莲村累计调解邻里矛盾纠纷23起,协调58户农户完成围墙整治和美丽庭院改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睦邻制’以群众为中心,探索精细化管理与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走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仁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伟杰说。
目前,“睦邻制”已在仁化县全域推广,共选出邻长2842名,初步形成“村—组—片—邻”基层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