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不是《一路繁花》最火的片段,却感动了很多人。
倪萍和蔡明遇到烤土豆小摊,两个人被吸引了,但又担心经费不够不敢买(节目组这个克扣经费的设定也是够了),没想到摊主要请客,但两人坚持要自己的团队结账。
倪萍和蔡明攀谈得知,对方是摩梭人,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传统的走婚模式导致丈夫无法与她共同照顾孩子,至于经济方面,就是互相贴补,但还是比较艰难。
两个人觉得摩梭女生活得不容易,倪萍更是主动“破坏了游戏规则”,用了自己的钱买单,还凑了个 60 的吉利数字祝福这位摩梭女。
节目组质问倪萍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手机买单?倪萍说是同为母亲的“不落忍”
“人家说一分钱不要,我这心里可不落忍了。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这点钱帮不上忙,但是很温暖她,都是女性。”
弹幕小贴士里科普,这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母系氏族,住在泸沽湖旁的摩梭人,她们施行的是“走婚”制度。
知道一些关于摩梭人的生活状态,也许更能感知到此刻这番女性间共情的暖意。
之前有部纪录片叫《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导演团队深入摩梭部落拍了一年多,影片记录了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生活,以及婚育观 —— 虽是 20 多年前的纪录片,这些台词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很“超前”。
“如果我听别人说我是谁的老婆
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
我是我,他是他
最多我会告诉别人,他是孩子的爸爸”
“我们摩梭以前没有结婚这件事...
走婚很自由的,主要是两人的感情
喜欢谁就跟谁养一个孩子”
“摩梭人没有处女这个概念
看人不能这样看
对女人要很尊重
不尊重妇女
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亲”
云南的摩梭族,是纳西族的分支,是 中国最后一个母系社会,这里也有“女儿国”之称。 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所有人住在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
“走婚”,是摩梭族维系男女关系的一种形式,男子朝至暮归,和女子相识相爱,后代由女方家庭抚养。
网友总结:就是天亮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为了避免用“很乱”这样表面的概念去理解,再贴一段书里的解释:
“我们把“走婚”(走访)这种行为叫做 sese。白天我们在各自的大家庭生活劳动.晚上在一起,第二天早晨男子又回到自己的家里。我们和固定的走婚对象之问不娶、不嫁,暮合朝离,只以感情为基础,没有共同的经济关系。我们的约会很含蓄.不会在公共场合牵手、拥抱、说亲密的言语等。走婚初期.男子一般等人们入睡后再去女子家中相聚.第二天在人们活动之前回到自己家中。走婚时问长了,男子便会和女子的家人一起在火塘边坐坐、吃饭等。如果双方家庭有重大活动举行,例如修房建屋、春播秋收等,两人及家庭间会互相帮助,逢年过节还会互相走动送礼。”
看完整部纪录片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样一个旁人眼里也许是落后,原始的地区,却有对感情和人生状态理解的通透。
整部纪录片,不少自然而然的语句,如今看完全不过时,甚至也许比 20 年前更契合当下。
“结婚最大的好处?我想一想啊 - 不知道!”;
比如背靠强大的娘家,并不认为女儿出嫁了以后就会变成对方的财产:
“你们高兴的话就成一家,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
比如对恋爱和婚姻的理解,两个人并不一定“捆绑生活”;
“不组成一个共同家庭,好像永远都处在新婚阶段”;
从不用担心“逼婚问题”:“长辈从来都不会逼你”;
不爱了就分开吧,恋爱脑是不可能的:
“他的心都离开我了,还把他绑在身边干嘛,他的爱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维系关系的,是感情本身,而并非各种仪式和外界的条件。
如今为各种关系所累的当下,看到这些人能以自然的状态表达洒脱的感情观,实在是让人羡慕。
这个古老的母系氏族,也在持续勾起着人们的兴趣。
当然,走婚制度本身当然与历史民风以及母系社会的制度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并非是完美的:
就在前段时间,一则“嫁入摩梭”10 年的上海小伙的采访在全网走红,他谈到,这并非是一种“乌托邦”,在这样的母系文化中,摩梭人也面临着经济收入的困境,并试图在“汉化”和“保留”中找到一种双赢道路。
比起鼓吹,更打动人的也许是透过 摩梭人对男女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婚姻制度的看法 ,看到了他们对“人”的重视: 比起把女性奉为神,更多的是把女性摆在了合适的位置上”。
节目里的这一段,虽然这点钱对于摩梭女来说不算什么,但确也是这个真人秀最“真”的部分。
有网友说,倪萍这段看客舒适,摊主舒适,嘉宾也舒适,不特写下真的可惜了,这是刷了无数条庆奶吃鱼不吃鱼后才刷到的这一段。
在《一路繁花》各种制造“排挤庆奶”,制造“火药味”的热搜里,这个片段几乎是节目的旁支闲笔,不全程看完都不会注意到,但很真实。
还有蔡明说看到向太曾经当舞女,被爸妈逼到绝境,蔡明形容那种感觉像是“心里没缝儿了一样”。
几个千帆过尽的姐姐们坐下来聊聊人生,随便几句都可以是好莱坞每年圆桌会议的 plus ➕版,但这种彼此的共情和理解,却现在只能是综艺的点缀。
回看近段时间大火的综艺,无论《再见爱人》麦琳收获的舆论,还有现在《一路繁花》播出后对李小冉的人格塑造,似乎节目组的剪辑主旨都是“再极端一点”,“恨”,再多一点。
干嘛要引导大众情绪到那么负面的方向啊,多一些这样偶遇的彼此照亮的关系,不好吗。求节目组接下来好好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