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考古发现,让很多“数量论”都沦为了笑柄。江西高安一次能发现两百多件元青花,新疆伊犁一位老农随便一锄头,挖出价值上亿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上交获得1000元奖励。
清凉寺发掘的汝窑碎片和窑具数以吨计,流入到市场的不知凡几。就算不知道具体数量,但近年来不断“新上拍”的汝窑,将市场价越拍越低,再也不复当年出现就几千万上亿的天价了。
可尽管这样,那些专家们还是牢牢把持着“数量”的话语权,坚决不松口。
他们“好心”地说,宋代五大名窑只有定窑与均窑少量存在民间,像汝窑、哥窑和官窑是不可能有的。
他们说,唯一的柴窑在日本,号召有钱人赶紧去“天价回流”。
他们说,什么霁蓝釉龙纹梅瓶价值40亿,成化斗彩三秋杯价值10亿美元,因为都是孤品!
他们还说,永乐压手杯全球只有三件半。曜变天目碗全球也只有三件半,其中三件还在日本。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流传有序”,但凡没有“来源”的古物,一律是假货。除非是拍卖行的金主“上新”。
过去,马未都也是这一套,不论是节目里还是采访,完全支持“数量论”。
等年纪大了不知道是想通了,还是现实中碰到真正的好东西,已然改变了口风。说民间至少还有汝窑百八十件,还有其他的精品也有一定的数量。
因为不在体系内,所以他对专家的评价也没那么“严谨”,自己是靠实战发家的,尽管过往的“捡漏”经历颇为受人诟病,但至少人家的能力是实打实的。
他在节目中直白地说:“大多数专家都不是实战出身的,没有经验,放到市场上做生意,得饿死。”
真金白银的实战,考验的不仅是眼力,更需要极大的魄力。因为一个不小心打眼了,损失的可就大了。
但是专家们有这种压力吗?在体制内不管是考古还是搞学术,根本没有鉴定真假的条件,都是出土了需要研究了,开个会写个论文什么的,拿着现成的就行了。
而且文博专家是不允许私人搞收藏的,这就更加限制了他们的实战能力。
试问,这样的专家出来后,还帮你鉴定,能有多高的眼力?他们知道樊家井的造假技术更新迭代吗?知道各个“熟坑”的包浆路数吗?
不可否认,确实有鉴定能力很强的专家,因为过去还有文物商店、拍卖行的“特聘”,这些人挂靠在这些单位,眼力都是练出来的。
然而他们根本不会出现在民间市场,都被“内部消化”了,尤其是如今的拍卖行必须要一定数量的专家坐镇。都是利益共同体,会帮民藏说话吗?
至于那些出现在市场的专家,第一要务都是“捞钱”,赚够养老金才是最重要的,帮民藏“找出路”?不好意思,他们根本不在乎!
不信你问问身边搞收藏的人,他们花了多少鉴定费、检测费、服务费,找过多少专家,最后得到什么结果了?
专家并没有“责任制”,法律上对这一片是空白,所以真假任由他们说。如果被发现了大不了一句“看走眼”就能毫发无损。
所以在这一行,你不能指望任何人帮你,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值得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