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949年11月,周总理在中南海宴请前国民党官员。
正当大家谈笑风生时,一个人的出现,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原国民党将领张治中忍不住问道:你也起义了?
面对大家的疑惑,周总理帮忙解释道:他是归队,是我把他派到胡宗南身边的。
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大家看到他会吃惊?
地下情报人员熊向晖
1936年9月,熊向晖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学校里加入了共产党,并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相关活动。
两年后,胡宗南在湖南接见了一个名为“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的组织,熊向晖也在此列。
当时,胡宗南像面试官一样考察他们,希望从中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替自己工作。
熊向晖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胡宗南还单独约见了他。
在这场面试结束后,熊向晖接到了汉口八路军办事处的消息,并见到了董必武。
对方受周总理所托,专门向熊向晖下达指示。
周总理希望借胡宗南招人的契机,让熊向晖打入敌人内部,一边获取情报,一边推动国共联合抗日。
这项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
周总理特意叮嘱熊向晖,要他做到不卑不亢,可以与国民党同流,但要守住底线不能合污。
熊向晖接到命令后,很快被胡宗南送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毕业就留在胡宗南身边,成了他的机要秘书。
机要秘书这个职位非常重要,既能接触到核心文件,又能直接与胡宗南进行工作方面的交流,正好方便收集情报。
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我党的处境发生了微妙变化。
受此事件的影响,蒋介石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
他发电给胡宗南,要求他马上进攻延安,并再三叮嘱要秘密行动,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当时全民抗日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留在延安的只有一个359旅。
熊向晖粉碎敌人阴谋
蒋介石下达命令后,胡宗南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此时熊向晖已经了解了这次行动的详细细节,想办法联络到了接头人王石坚,最终将消息传到延安。
一方面,朱老总将获悉的文件直接发给胡宗南。
意在唱一出空城计,让对方误以为延安早知道消息,并已经做好准备。
由此迷惑胡宗南的判断,让对方不敢轻视延安的兵力,从而对出兵一事增添疑虑。
另一方面,我党将蒋介石破坏抗日合作的行动公之于众,让国际社会看清了蒋介石的嘴脸,增加了其在舆论方面的压力。
得知事情败露后,胡宗南果然对这次军事行动显得很不自信,蒋介石也撤销了进攻的命令。
这次原本十分危急的行动,因为一纸情报化险为夷了。
1947年3月,熊向晖与妻子在外度蜜月,忽然被保密局的人拦住,把他带到了南京。
在路上,熊向晖内心惴惴不安,甚至已经想到了最坏的打算,有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但当他看到在南京等他的是胡宗南时,才明白自己没有暴露。
彼时二战结束,美、苏、英、法四国准备讨论中国的相关事宜。
蒋介石似是感觉抓住了时机,便急忙命令胡宗南组织好兵力,准备进攻延安。
3月10日是四国开会的第一天,蒋介石拟定在这天进攻延安,留给胡宗南部署兵力的时间并不多。
他把一份蒋介石批示的作战方案和我党兵力部署资料交给熊向晖,让对方研究。
熊向晖拿到资料后,马上联系到王石坚,通过他转交给延安方面。
正当危机似有解除迹象时,熊向晖又了解到一件更为紧急的事情。
为了进攻延安,蒋介石专门从美国购入了一套先进的监听设备,并锁定了我党核心人员的所在位置。
由于这套全新的监听系统,熊向晖只能将内容写下来,通过书信的方式寄给王石坚。
对于情报人员来说,留下字迹一直是致命性的错误,意味着只要敌人发现哪怕几个字的笔迹,都能将他挖出来。
但熊向晖顾不了那么多了,与信仰大义相比,自己的性命犹可抛弃。
情报寄出去不久,熊向晖接到了远赴美国学习的批示。
熊向晖到达美国后,王石坚被捕的消息传来了。
1949年,熊向晖从美国返回国内,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当时国民党已经败退台湾,但胡宗南与蒋介石一样,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
他极力劝说蒋介石先退到缅甸,在那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年11月,周总理在中南海宴请张治中、邵力子等人。
正当大家叙旧时,熊向晖忽然出现在宴会中。
张治中见到熊向晖大为吃惊。
在他的印象中,对方是胡宗南的左膀右臂,与蒋家人关系也很好,是极为核心的人物,怎么会出现在这次的宴会上。
他忍不住问:熊老弟,你也起义了?
周总理听后微微一笑:他是归队。
如此,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才正式公布。
而台湾方面通过各个渠道了解了这件事,导致蒋介石不再信任胡宗南,所谓退守缅甸的计划自然也不了了之。
总结:
作为战争时期的优秀情报人员,熊向晖的一生堪称传奇,连毛主席都夸他一个人顶几个师。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熊向晖能保持本心,深入虎穴十几年,这种精神和贡献都是极为可贵的。
参考资料:
《张治中问熊向晖何时起义,周总理:他是归队》凤凰新闻
《熊向晖:一个人顶几个师》中国军网
《暗夜追光丨他从未带兵上阵,为何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顶几个师”》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