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9月8日下午,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学术研讨会十一“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成功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作题为《规划师角色的转变——北京责任规划师的制度和作用》的报告。
本文字数:3471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石晓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责任规划师制度是北京规划治理组织架构的关键方法,是面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创新。石晓冬院长分享了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发展脉络和实践经验,从职责特征、制度作用和未来思考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01
职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此新时代要求下,应充分关注城市规划的治理属性,城市规划不仅仅是规划编制和管理,还是把不同主体充分调动起来,以规划为平台互动响应,在共同决策中形成共同行动的治理过程,从而达到治权、民权和物权的相互平衡。因此,从治理角度看待规划工作,应该以能够凝聚公共价值、保障公共服务、协调公共利益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对责任规划师工作的最高要求。传统规划中作为唯一决策主体的政府应转变为参与式规划的发起者、引导者和支持保障者,北京的责任规划师角色强调从传统的权威专业者转变为规划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起到联结政府、公众、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作用。
第一是强调责任制,这种责任制是陪伴式的跟踪服务。北京责任规划师群体跟属地一对一联结,形成约4-5年非常固定的工作关系,便于把规划的专业能力通过工作融入到基层治理体系,规划师和属地除了对接日常的规范、技术性内容,更需要强调人和人之间相互的沟通、理解,加强情感的链接。
第二是强调上下互动,兼具“规划统筹型”与“社区协动型”的双重角色定位。一方面,责任规划师发挥专业特长“自上而下”引导规划科学编制和实施;另一方面,责任规划师注重“自下而上”摸透社情民意,起到调动公众参与组织社区共治的角色。
第三是强调制度保障,注重可持续性的顶层制度设计。这项工作不仅是民间自发的行动,更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形成责任规划师的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组建了市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支撑保障全市工作开展。
02
制度作用
1、酝酿萌生:从社区治理入手,在项目实践中探索平台搭建与制度初探
北京是全国首个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城市,在助推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乡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体系构建在初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程:
起源:2004年,时为北京市规划委启动了责任规划师制度的研究。
雏形:2006年,结合中心城控规公示需要,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区试点聘任责任规划师,形成了制度雏形。
实践:2009年,在菊儿社区进行了第一次“规划进社区”实践,其中社区活动用房改造历时一年,与专业的NGO合作,全程进行公众参与。
基础:2014年,在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为确保保护规划的有效落地,做好街区更新,市规划院与朝阳门街道共同促进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带动社会力量设立社区培育基金,同时运营史家胡同博物馆,将其作为规划师深入基层的实践基地,通过制定社区公约、挖掘居民口述史,并带领居民共同参与提升院落公共空间、营造胡同微花园等活动,实现了低成本、可持续的社区更新模式,奠定了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基础。
建立:2017年起,以史家胡同经验为基础,东、西城区陆续出台区级责任规划师制度。此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先后出台了核心区、乡村地区的责任规划师工作指导意见,并于2019年5月10日正式推出了《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2、全面推行:建立顶层制度与工作机制,创新空间治理与社会治理共振的工作模式
(1)顶层制度保障:制度设计为北京责任规划师高质量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法治保障。遵循片区先行、顶层设计的原则,北京将责任规划师制度写入了《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北京总规》等法律法规中。2024年3月,新修订的《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同时配套制定了《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工作指南》《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试行)》,确保责任规划师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2)协同工作机制:北京构建了市区统筹、街镇主导、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把区和乡镇作为主体聘请责任规划师。在市级层面成立工作专班,保障全市责任规划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专班形成“1+5+N”工作模式,即1个市级专班,开展跟踪调研、制度完善、能力培育、智慧协同、宣传报送等5项具体保障工作,以及孵化形成N类落地实施项目。各区聘请了总责任规划师,为全区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各区成立了区级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统筹管理全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在市区专班的指导下,全市16个城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全部完成责任规划师聘任,76家单位、328个团队、数千从业人员和大量行业知名专家参与其中,成为首都规划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3)创新工作模式:各区责任规划师积极探索工作路径和方式,形成了“以空间治理带动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一是城市更新工作中的责任规划师实践模式,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小微公共空间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全市统一推行的项目中拓展了责任规划师的作用;二是乡镇地区的责任规划师实践模式,根据地方特色,责任规划师充分挖掘文化、旅游、生态资源价值,为属地量身定制发展方案;三是技术创新导向的责任规划师实践模式,责任规划师通过大数据进行社区监测、描绘属地画像,从而更精准研判城乡问题;四是面向后续实施的责任规划师实践模式,责任规划师引入了社会资本,搭建资源平台,赋能后续策划运营。这些实践工作中,责任规划师搭建了协同共治的平台,带领各方主体和居民共同参与规划实施中,调动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延伸了规划治理的触角,增强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全市责任规划师工作持续得到CCTV新闻、学习强国平台、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北京电视台《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基层报道》专题拍摄责任规划师故事,微博话题浏览3.4亿次,热搜第五名。部分责任规划师案例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平台中展示,相关经验被纳入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的《责任(乡村、社区)规划师制度实践》教材,在全国产生影响。
03
未来思考
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坚持北京规划人服务基层与人民的使命担当,责任规划师队伍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角色,未来的工作核心将聚焦四个方面:组织优化、多师协同、差异引导和多元探索。
(1)组织优化:当前部分区域财政支持有限,责任规划师需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服务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公益性与社会服务功能。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责任规划师组织,将更多优秀责任规划师、专家、志愿者等吸纳进市级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和北京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专委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
(2)多师协同:随着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入细化,进一步提出了多元化、精细化的共治需求,基层治理的参与者由责任规划师向多师协同转变,形成“责任规划师+”,如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空间数据师、责任园艺师等,分别承担数据支撑、价值评估及景观营造等任务,与城市更新、韧性城市、花园城市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城市环境提升。责任规划师的职责及多师协同的联动机制亟待建立与明确,需由专班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差异引导:应对北京不同圈层和地区的差异化建设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区域(如山区与平原、城市化地区及农村地区)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不同圈层和区域责任规划师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分类引导责任规划师工作,因地制宜制定责任规划师的任务与目标,实施差异化培训,优化制度设计。
(4)多元探索:探索在服务方式、应用场景、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更多创新工作方式,包括引入大师团队跟踪服务,发挥其在特定区域的引领作用,如清华大学常年深耕什刹海街道的实践;利用高校资源,促进科学知识、设计理念与人才的深度融合,如城市学院在顺义区的实践;设立固定责任规划师工作室,如责师在天桥街道的实践;开展送设计下乡等活动,并加强与艺术院校、运营方、法律机构等多方合作,拓宽应用场景。同时,关注责任规划师团队的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通过职称评定、项目评优等方式,鼓励其追求科学性与技术创新的卓越成就,并借助媒体与方案征集评选等平台,为其赋能助力。
04
总 结
最后,石晓冬院长总结到,北京责任规划师是市规自委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队伍外,推动规划落地实施的“第三支”专业化队伍,在首都基层治理一线,包括灾后重建、建设“平急两用”试点、老旧小区改造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责任规划师在新时代城市规划治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凝聚公共价值,也在保障公共服务,协调公共利益,从而实现“人人规划、规划人人”的理想。
供稿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专家视点 | 石晓冬:责任规划师兼具“规划统筹”和“社区协动”双重角色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石晓冬:首都规划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申遗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报告 | 石晓冬:良法善施,惟实惟用——全面推进首都规划实施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