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留下了一份叮嘱,嘱咐只有短短六个字,却饱含深意。可谁也没想到,毛主席刚刚去世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份嘱咐就饱受质疑,就连一向支持毛主席的华国锋都提出了异议。
那老人家到底写了什么?为何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
为何会说出这种不要脸的话?
1976年,毛主席从9月初开始,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根本没有留下什么遗言。主席逝世后,政治局在讨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追悼大会上华国锋的《致悼词》稿时,“四人帮”参加了讨论,他们都没有提过要在这两个文件上写进“按既定方针办”;
然而他们却有计划有预谋地在9月16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简称“两报一刊”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文里,偷偷塞进一个所谓毛主席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
社论说:“毛主席与世长辞了,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人心,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当前要把“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这句话只有短短的六个字“按既定方针办”。
从字面上,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毛主席对中央工作的一次叮嘱。可谁也没有想到,华国峰却率先质疑起这其中的内容。
10月2日晚上,华国峰突然打电话喊来了外交部的韩念龙、刘振华两位副部长和对外联络部部长耿彪商量事情。
众人到齐后,华国锋说,外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稿上提到了毛主席的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
经他的查对后发现。这其中有些问题,决定把这句话删除。可乔冠华当时已经去了联合国,10月4日就要发言,带去的稿子上并未删去那句话。
你们看用什么办法把它发言稿上按既定方针办的那句话去掉?时间还来不来的及?
当时距离发言还有两天,时间完全足够。经过商议后,有两位副部长回外交部打电话通知乔冠华删去这句话。
两人走后,耿彪道出了自己的疑惑。他说:
从字面上看,照过去方针办和按既定方针办差别并不大,为什么要去掉这句话?
对此,华国锋一边拿出了几个纸条。一边和耿彪解释,其实毛主席根本没有什么临终嘱咐。
就是1976年4月份的时候,华国锋向毛主席汇报了各省的情况,当时主席讲话时发音已经不太清楚,他怕华国锋听不清楚。就用铅笔写了几张字条。
一张写的是“国内问题,要注意”
一张是“慢慢来,不要着急”。
华国锋谈到中央的情况很难办事,主席又写了张条子:“你办事我放心”。
最后谈到各省的干部和人事安排问题,并请主席做指示,他又写了这张条子:照过去方针办。
可现在别有用心的人却把照过去方针办改成了“按既定方针办”。
把对华国锋讲的话刻意变成了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华国锋对此解释道:这样他们就有了政治资本了嘛!
耿彪听了这番解释,明白了这些人的险恶用心。
正准备离开时,华国锋突然叫住他说道,近日有事要找你,你在家里等着。
耿彪回到家中,一直关注着报纸上相关的形势和报道。
10月6日晚上,华国峰打来电话,耿彪迅速赶往怀仁堂,华国锋、叶剑英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都在那里。
这时,耿彪才知道应在今晚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危害社会的四人已经悉数落网。
随后,华国锋向他下达任务,要求迅速控制电台和电视台,还特意强调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华国锋还问他:你要不要带支手枪?
耿彪回答:手枪不必带了,但是需要有你的手令。
华国锋当即提笔写了一道手令,耿彪拿着手令立即驱车前往中央广播事业局,几个人就在那里,一起审查将要播出的节目,交代包括文字节目和歌曲音乐节目。
他们还在邓岗的办公室内架了几只行军床,日夜都坚守在那里。
最初的三天,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他们连吃饭喝水都不离开办公室,甚至睡觉的时候都不脱衣服。
10月14日,中央公布了粉碎阴谋团体的消息,此举对社会风气达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推荐《红墙大事》
一本超级精彩的书 ——《红墙大事》。
重大内容
重大事件详细解读:该书涵盖了众多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大跃进”“文革”“粉碎四人帮”等,对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梳理。例如,在描述“二月逆流”时,详细到人物对话和众多人物细节,让读者能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复杂情况,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
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披露:书中披露了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内幕。比如1976年伟人病逝后,江青等人的一系列举动,包括江青要求参加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商讨人事安排,以及王洪文私自下令武装上海民兵等事件的详细经过,这些细节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真相的新窗口。
可读性强
结构清晰:全书分为上下册,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等逻辑进行编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系统地阅读和理解。
适合不同读者群体:无论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的历史爱好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则是一本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历史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