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巧妙地将“碑学” 用笔与“帖学” 审美意趣相融合于他的篆书创作中,才使得他的篆书形成了有别于包世臣、邓石如等人的圆润秀美、活泼灵动的风格面貌。


“秋灯怀梦图”册页局部

吴让之,清代小篆一系中,与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齐名。

他取法“碑学” 的技法来增强用笔与线条的骨力,再掺杂“帖学”意趣为通篇作品注入连贯温婉与秀润生动的气韵。使他的篆书具有圆润温婉又不失方折劲健、活泼灵动又不失典雅庄重的中和之美。


邓斋局部

“邓派”篆书的集大成者

吴让之就是邓石如篆书的杰出继承者,同时他也是“邓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他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却继承了邓石如引隶入篆的笔法,并且在邓石如篆书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清代中晚期,因避文字之狱,许多文人、学者和艺术家转而投身于文字学和金石碑版的,考证研究中,致使学篆之风日盛。


邓斋局部

包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于嘉庆七年结识邓石如,得邓石如真传。而吴让之早年又对邓石如书法推崇备至,在熟识邓石如的亲传弟子包世臣后,果断成为了他的入室弟子。也就是成为了包世臣的徒弟、邓石如的徒孙。

包世臣对吴让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行书、楷书和书学思想上。而篆书与隶书这两种书体吴让之则受邓石如的影响更多一些。


《芳茂山人》印

吴让之在熟识包世臣前,只能自学和模仿邓石如的作品。或许是因为水平不达标,所以并没有什么佳作流传下来。倒是有一方《芳茂山人》印是他在此时完成的,风格类似邓石如。

印面篆文吸收了汉印的方中寓圆,粗细相同且虚实呼应,整体布局匀称,只是细微处还不够流畅。

28岁后,吴让之成为了包世臣的入室弟子。而包世臣又是邓石如的亲传,所以吴让之通过包世臣接触到邓石如的作品,且受其玉箸篆的影响颇深。

此时他的篆书用笔逐渐出现了起笔逆入平出,中段较细,尖峰出笔的特点,线条呈现出弹性和张力,初具己风。


邓斋局部

57岁后的吴让之有了前期的大量积淀后,书风进入了成熟期。

线条在起收笔、转折处的用笔稍作提案将笔锋调正而形成转折方圆的特点,并且还受到汉代碑额圆转巧丽、锐末出锋的影响,在自身的篆书中从而形成垂露出锋的收笔特征,笔画间搭接富有节奏变化,结体修长研美,风格秀美飘逸。

此时的吴让之继承了邓石如引隶入篆的思想,并且在邓石如篆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邓派”篆书的集大成者。


《谢东宫赉米启》局部

婉转多姿,颇具“吴带当风”之貌

古人学书,能出己意者少之又少,吴让之之所以可以不被邓石如篆书的风格面貌所束缚,并且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篆书风格面貌,正是源于他将自己的审美意趣融入了他的篆书创作中。而他的审美意趣,更多的是源于对帖学的参照。


《谢东宫赉米启》局部

两汉时期特别是东汉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碑版极大拓宽了书法的发展空间,成为明清两代书法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

而汉代碑额篆书的字法处理方式为清代篆书的发展提供了用之不尽的元素。

当时的很多篆书家书法创作中的审美意趣都是倾向于拙朴劲健,如邓石如最具代表性的篆书作品《庐山草堂记篆书六屏》。


《庐山草堂记篆书六屏》局部

整体上线条厚重质朴,虽有提按变化但幅度较小且粗细对比不明显,下笔沉着扎实、老辣苍健,起笔或圆浑或方整,字的结体严谨力求平稳,笔画多偏平直少有弧度,疏密对比强烈且追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险绝之感,整体上的风格面貌雄浑朴拙、苍劲有力且将“碑学”的壮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老师包世臣对于碑学极为推崇,加之邓石如又是借鉴汉碑的大家,这直接使得吴让之对汉碑额更加重视。


《庐山赋》局部

吴让之的篆书师承邓石隶书笔意入篆,同时借鉴吸收汉碑额金针倒挂的书写意趣,用笔浑融清健,主张“篆则毫聚”,多取圆润笔致,起笔藏露结合,中侧并用,点画遒劲,线条提按顿挫,轻重徐疾,婉转流畅,丰富有弹性,收笔或侧或立,或圆或尖。

如他所临的邓石如作品,结字造型如出一辙,只是在用笔起收的藏露比例上,邓石如藏多露少,吴让之藏少露多,不同的用笔形成两种不同的线质特征,邓石如线质力透纸背,伟岸雄奇;吴让之线条轻盈,婀娜多姿,力量稍弱。


吴让之临邓石如作品局部

在弧线弯曲转折的处理上,邓石如会多转几个弯而吴让之则化繁为简,简单处理,如“气” 的最后一笔,和“月”的主笔弧线。在形象上,邓石如书似伟丈夫,而吴让之书如小女子。

在笔力上,吴让之则逊于邓石如书,邓书拙朴,吴书巧媚。这种“巧媚”便是吴让之在碑与帖中的偏重不同了。

吴让之在审美倾向上更偏重于“帖学”的妍美秀丽。线条加大了提按幅度使之起伏明显且富有弹性与动感,虽不及邓石如线质厚重质朴但却活泼灵动。字的结体偏瘦长使得体势更具挺拔婀娜之美。


吴让之临邓石如作品局部

他的篆书善用曲线,转折处虽方圆兼有,但总体上来说圆笔还是多于方笔。相比邓石如平直的线条他巧妙地增添了线条的弧度,曲线含蓄温婉,极具阴柔之美。

弧线的运用使单个字的造型婉转多姿以至于整篇作品如行云流水般的连贯畅达,再加上吴让之用墨喜与水相融,使他的作品颇具“吴带当风”的舒展飘逸。


《吴均帖》局部

“碑学”重金石之气,崇尚古拙苍劲之貌。物极必反极易生出弊端,过分地拘泥于雄浑古拙的体势、刚劲老辣的用笔以及碑刻中经历风雨残蚀所留下的苍茫线质,最后极易走向呆板笨重、全无神韵、豁巧猛利之貌。

“帖学”重书卷气,追求温婉秀润、天真自然的审美趣味但一味极端地追求秀美之气,则容易忽视“帖学”真正的精髓,反而会使得笔力软绵无骨并且形成甜俗浮滑的面貌。


《望岳》 四屏条局部

吴让之就很好地取法了碑与帖各自的长处,他的篆书取法“碑学”的技法来增强用笔与线条的骨力,再掺杂“帖学”意趣为通篇作品注入连贯温婉与秀润生动的气韵。

所以他的篆书作品是兼具了碑和帖的双重特质,他将碑与帖本是对立的审美趣味相互交融以达到圆润温婉又不失方折劲健、活泼灵动又不失典雅庄重的中和之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