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
刘贺墓共出土金器478件,合计115公斤,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
雁鱼青铜釭(gāng)灯。
近日,“贺·岁——大汉海昏侯刘贺的人生岁月”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综合陈列楼三楼临展厅展出,展至2025年4月15日。该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主办,是海昏侯相关展览首次在广州展出。展览分为“少年行”“浮生梦”“逍遥醉”“世人语”四个部分,参观者可通过127套、210件出土文物重新窥看海昏侯刘贺荣耀与悲剧交织的一生。
仅当了27天皇帝
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嗣子继承帝位。当时汉武帝六子中仅剩广陵王刘胥在世。但广陵王继位,势必触及权臣霍光的利益,于是霍光力排众议,从刘氏宗室中选择了年轻势弱且无外家倚仗的昌邑王刘贺(6岁继承自父亲成为昌邑王)继位,以便继续把持朝政,18岁的刘贺因此被拥立为帝。然而在短短27天之后,刘贺被加以各种罪名而被废黜。史书列举其“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等罪状,均为生活琐事,因此,即位之初的刘贺急欲亲政,拔擢昌邑旧臣,触及霍光利益,才有可能是他被废的真正原因。
刘贺被废后,保留了刘氏皇室宗亲的身份,但无官无爵,他返回昌邑宫中,深居简出。十年之后,公元前63年,汉宣帝在考察刘贺对皇位没有威胁后,封其为海昏侯,时年29岁的刘贺因此来到彭蠡泽(今鄱阳湖)畔的海昏侯国。被贬为海昏侯后,刘贺不得参加宗庙祭祀、朝聘之礼,沦为了没有政治权利、仅能享有封国租税的列侯,33岁郁郁而终。刘贺去世后,汉朝廷以刘贺行事暴乱、长子与次子去世为理由,不再立嗣,并废除海昏侯国。
刘贺的一生历经王、帝、侯三种身份的转换,被裹挟在朝堂政治中,既享尽荣华,又历尽风雨飘摇。
金子最多的汉墓
历史上第一位被大臣废掉的皇帝、27天的大汉天子……在刘贺的诸多标签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他“有钱人”的标签。
2011年意外发现的海昏侯刘贺墓园,共出土金器、青铜器、简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余件(套)。其中刘贺墓共出土金器478件,合计115公斤,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超过已发掘的汉墓所出的黄金总量。
刘贺墓中的金器主要包括褭(niǎo)蹏(tí)金、麟趾金、饼形金等。其中褭蹏金和麟趾金都属于汉武帝时铸造的黄金纪念币,用于对诸侯王的赏赐,目前仅见于刘贺墓、刘贺长子刘充国墓、河北定州八角廊40号汉墓。刘贺墓的褭蹏金和麟趾金,可能是继承自其父亲刘髆。
墓中出土的褭蹏金有大号、小号两种,大号褭蹏金有17枚,含金量约为99%,重量多为240-250克;小号褭蹏金有31枚,含金量约为98.6%,重量多为28-38克。麟趾金共25枚,含金量约为98.9%。
饼形金共有385枚,每枚重量为汉制一斤,即约250克,纯度达99%。饼形金是当时主流的黄金货币形制,墓中出土的饼形金,是刘贺打算献给汉宣帝的酎(zhòu)金。
酎金制度始于汉文帝,为了防止诸侯王、列侯蓄积过大的财富,中央朝廷向他们征收酎金,同时充实中央朝廷财富。诸侯所献的酎金数量以其受封的食邑计算,如果分量或成分不足,王削县、侯免国。
刘贺按其海昏侯食邑计算,每年需要酎金80两,按汉制折合为五块金饼。但他墓中出土的饼形金和金版数量,足够刘贺50年酎金所用,远超他需要酎金的数量。这和他被贬为海昏侯后,剥夺作为刘氏子孙参加祭祀宗庙、朝见天子的政治权利有关。为了恢复作为刘氏宗室的权利,刘贺认真筹备金饼,屡屡上书争取,却未能如愿。在他死后,海昏侯国被废除,原海昏侯府库中贮藏的大量黄金,也只能随葬于刘贺墓中,造成了其墓中埋藏大量黄金的罕见情况。
钱多但不“土”,崇尚古朴典雅生活
除了金子多,出土的钱也多。刘贺墓中共出土五铢钱10余吨、约300万枚,成串码放,高度达1.8米,可谓是堆积如山。五铢钱可能是刘贺准备的献费。献费是王国、侯国、郡国给皇帝的货币奉献,具有臣属向君主贡献的性质。按规定,刘贺墓中这批随葬的五铢钱大概相当于三年应缴的献费。
墓中出土的“海昏侯家钱五千”封泥匣,当中封泥印有“昌邑令印”字样,表明相当一部分五铢钱是从原昌邑王国带入海昏侯国的。
刘贺很“豪”,但是不“土”。考古发现,他受过良好而系统的儒学教育,兴趣高雅,注重陶冶情操,也收藏了不少古物。
像本次展出的孔子像漆衣镜,由镜匣、镜座、青铜镜三部分组成,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由铜、漆板构成面板的衣镜。其上的孔子像,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孔子形象,反映当时西汉贵族崇儒尊儒的文化风尚。
汉代皇室贵族崇尚古朴典雅的生活,体现在居室空间上,榻、床、案、几、席、屏风等家具配套齐全,灯具、熏炉、席镇、铜镜、耳杯等生活用品构思精巧、工艺精湛,集实用和艺术审美于一体。
比如,展览中看到的雁鱼青铜釭(gāng)灯。灯的外形呈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管、雁体、灯盘、灯罩组合而成。鱼身及雁颈、雁体中空相通。使用时灯火点燃,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被其中贮存的清水吸收溶解,达到环保无污染的效果。两片弧形灯罩可左右转动,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雁自古被视为“仁、义、礼、智、信”俱全的灵物,其嘴中鱼具有多子多福、夫妻恩爱、金玉满堂等吉祥寓意。此灯融科技、审美于一体,兼具实用和艺术双重功能。
刘贺是一个“文化青年”
刘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展览上,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长彭印䃂说,刘贺墓中出土了5000多只竹简,上面有包括《论语》《诗经》等历史上有名的典籍。透过这些竹简,可以感受到他应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而且是儒家正统的教育,是一个文化青年。在他的墓中,还出土了很多比刘贺所处的时代还早的文物,比如西周、东周时的文物,看出他爱收藏。而且还挺有品位,这些收藏的东西放在那个时代也是精品。
他的精致体现在哪呢?彭印䃂说,本来一个天天要用到的穿衣镜,是一个普通的物品。但他把这个穿衣镜也做得很有文化味,穿衣镜的正面画有仙鹤、青龙白虎四神,背面画的是孔子和他五个著名的学生。每个画像都画得很好,还有对应的人物小传。显然,考古的发现,让刘贺的形象更加丰满,让我们认识到了与历史上不一样的、多面的刘贺。
据介绍,南越王博物院自2015年开始,先后推出“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中山王与南越王”“齐鲁汉风”“寻找夜郎”“滇王与南越王”等汉代诸侯王系列展,从汉代王侯相关考古发现,展现不同地区汉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本次展览是海昏侯墓园考古发现以来,首次在广州展出的相关文物展览,也是南越王博物院“汉代诸侯王系列展”的其中之一,为我们呈现汉代列侯的故事补足了一片重要的拼图。海昏侯与南越王相关考古发现,从遗址保存情况,到出土的礼器、兵器、生活用器,既各有千秋,又有着诸多共通,反映出南越国既保留岭南地方特色,又积极向中原汉文化靠拢。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南越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