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每块砖重2.5吨,很多人好奇古人是如何运上去的,但其实我国还有更让人惊叹的工程——
康熙年间的工匠,把重达40吨的铁索架在大渡河两岸,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以前的小学课本中,还有一篇课文叫《飞夺泸定桥》,红军22勇士爬过光秃秃的铁索,出奇制胜击败敌人。这座铁索桥,最早建于清康熙年间。
在没有现代科技帮助的情况下,当时的工匠,是如何将40吨重的铁索,架到大渡河两岸的呢?
一座桥梁,沟通天堑
虽然满清因为闭关锁国,导致一直领先世界的华夏成为列强的殖民地,被各种盘剥和掠夺,但清廷也并非一无是处。
清朝初期将蒙古和西藏纳入中央政府实际统治,为后世国土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康熙时期,通过战争平定了西藏地区的叛乱,将西藏彻底纳入中央统治之下。
土地虽然打下来了,但如何治理,并确保藏地归心,一直是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汉藏之间的土地上,横亘着一条湍急的河流——大渡河。
这给汉藏两地的交流带来了巨大困扰,商贸往来受阻,文化交流停滞,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对藏地的管理。
1705年秋,困扰汉藏两地的这个难题,又以奏折的形式摆放到康熙皇帝的御案上。作为一个马上皇帝,康熙深知道路对统治的重要性,没有直达藏地的道路,无论干什么都不方便。
于是,康熙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在大渡河上修一座桥,以桥梁的方式将隔河相望的汉藏两地,彻底连接起来。
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康熙一道圣旨发出去之后,修桥就成了当地官员的头等大事,召集能工巧匠完成皇帝布置的任务。
其实,在修桥之前,大渡河两岸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流,哪怕大渡河再宽再急,也阻挡不了商贾赚钱的心。
虽然过河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依然有商人通过渡船、溜索的方式,穿梭于汉藏两地。不过有胆量赚这个钱的确实不多,毕竟这可是拿着命在赌。
因为交通不便客商较少,两岸虽然有不少好东西,但大部分时候都没法运出去,只能在当地低价出售或直接腐烂。要想富先修路,绝对不只是一句漂亮的口号。
经济交流方面效率慢点还可以接受,毕竟只是少赚点钱而已,最让清廷头疼的是,一旦藏地有什么风吹草动,根本来不及及时调兵应对,没有足够的控制力,打下来的土地也守不住。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有了康熙决定修桥的圣旨。不过修桥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河宽水急架桥难
没有亲眼见过大渡河两岸的人,完全想象不到两岸的险恶环境,这给修桥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大渡河,是长江上游水流最大最猛的支流之一,水流速度能达到每秒6米以上。两岸全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导致大渡河在这里水量充沛水流湍急。
更难的是,河两岸的山峰还不一样高,一座是3000米高的二郎山,另一座是4500米高的海子山。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造桥的选择余地非常小。最初有人提出建木桥或石桥,不过经过一番勘探后,工匠们发现这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大渡河湍急的水流,让架设木桥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勉强能架设起来也不可能长久使用,因为汛期时水位上涨水流更急,很容易就能把木桥冲毁。
费时费力再耗费大量金钱,好不容易建一座桥,用了还不到一年就被冲毁,别说康熙不会答应,就算是工匠自己也接受不了。
更可怕的是说不定就被治个欺君之罪,然后一家老小砍头示众。万一不小心碰到康熙心情抑郁,灭三族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毕竟清朝可不和你讲法律,皇帝的话比天还大。
木桥不行之后石桥也被否,虽然石桥结实能经得起水流冲击,但石桥要求的基础条件也比木桥高。
很不幸的,大渡河还真没有建石桥的先天条件,松软的土质无法支撑石桥的重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石桥建成后垮塌的风险也很高。
最有可能实现的两个方案先后被否,工匠们也实在没招。圣旨已下,建不好桥要砍头,建不出来更要砍头。
工匠们日思夜想,被逼无奈之下只能突发奇想,从以前铁索横江的故事中,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建一座铁索桥,直接架在大渡河两岸,无惧河流湍急,也不怕汛期涨水。
主意是好主意,不过如何把铁索架到两岸,又成了一个大问题,毕竟当时没有任何机械,也没有火箭炮等远程武器辅助。
手搓铁索桥
既然要架桥,那就不是一根铁链就能解决的事,大渡河虽然没有宽到让人绝望的程度,但作为长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连通两岸的。
经过测算,要想把桥架好,至少要使用13根铁链,总重超过40吨。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吨这个概念,但工匠们也知道这是一个天量。
如何把这40吨铁链从这边拉到对岸,就成了摆在工匠们面前的最大难题。最初有人提议用船拖着铁链过河,不过最终实验证明根本不可行。
河水流速本来就很快,驾驶空船穿越两岸都有很大的风险,否则也没必要建桥,直接通过渡船过河就行了。
小船拖上铁链之后,过河时风险更高,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为此还搭上了好几条人命。最终工匠们放弃了这个最简单却始终无法成功的方法。
建桥再次陷入停滞状态,工匠们苦苦思索解决办法。最终,还是一个老工匠想出了解决办法,而这个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
既然没办法直接拖铁链过去,那就先拖一根细绳到对岸,成功登岸后,再用细绳拖一根稍微粗一点的绳索过河,就这样一步步加粗绳索,直到能承受铁链的重量为止。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还安全,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架桥的难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进入实际施工阶段。
工匠们按照各自擅长的工作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点火生炉打造铁链,一部分往来于河两岸,负责架设绳索并搭建固定装置,整个工地快速运转起来。
不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又遇到了难题,那就是沉重的铁链该如何固定才能更牢固。最终,工匠们在两岸深挖基坑打造“卧龙桩”,用大地的力量分散铁链的重量,保证大桥的牢固性。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康熙还专门下旨,让打造铁链的工匠,将名字刻到每一节链扣上。以后万一出现问题,就可以根据刻上的姓名,直接锁定对应工匠。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绝妙的主意,有效防止了偷工减料,确保了大桥的安全性。
一年建成大桥,利在千秋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工匠们就完成了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的壮举,再在中间的铁链铺上木板,横跨大渡河的大桥就宣告完工,以前很难往来的两地,终于有了便捷的通道。
这不仅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藏地的统治,也帮助两岸的人加强经贸和文化交流,藏地归属感更强,为保障国家统一打下了良好基础。
康熙听闻大桥建成的消息,再加上两岸人对其歌功颂德,一时间高兴不已,提笔写下了“泸定桥”三个大字,为这座新建的大桥命名。
皇帝御笔亲题桥名,在当时而言,无疑是对工匠最大的褒奖。而大桥的建成,也为后来“茶马古道”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再后来还留下了“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
当时我军为摆脱敌人的围剿,在长征过程中被敌人堵在大渡河畔,前有封锁后有追兵,如果不能快速渡过大渡河,红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此时想要过河,只能通过泸定桥,而对岸封锁的敌人为了阻止我军顺利过河,提前破坏了大桥,将桥板全部毁损,只剩下13根光秃秃的铁链。
为了给全军打开逃生通道,22名勇士不顾个人安危,依然爬上光溜溜的铁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对岸爬过去,下边是湍急的河水,耳边是呼啸的子弹。
最终,22名勇士付出一定的牺牲之后,依靠铁链成功爬到对岸。敌人见到犹如神兵天将的红军勇士,彻底丧失了抵抗之心,很快就弃守阵地仓皇而逃,我军最终顺利跳出敌人包围圈。
从此之后,大渡河上留下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刻下了坚定不屈的战斗精神,这也是红军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300年峥嵘岁月,泸定桥不惧风霜始终屹立不倒,这既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一座桥流传至今,见微知著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