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银星科技园,园区原本的“职工之家”,在1月17日这天变成56家电子科技大学湾区校友企业在深圳的另一个“家”。
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作为其重要配套活动,1月17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电子科技大学湾区校友企业家恳谈会在此举行。
“求学在成都,成都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对成都感情很深,希望发挥自身桥梁作用,促进大湾区与成都科创资源互促互惠。”
“当下的成都迎来多重战略的叠加机遇,作为投资机构,也希望在这片科创沃土上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
乡音未改,乡情未变。以创新为命题,一场跨越千里的交流,在这天实现面对面的“零距离”。
跨越千里的产业联动
成都释放创新机遇
这是一个氛围满满、乡情浓浓、充满机遇的恳谈会。
下午1点40分,距离活动开始还有20分钟,不少企业家代表已入场开启“嗨聊”模式,现场座无虚席。会场内处处可见“小心思”:座位布置成弧形,让交流“面对面”“心贴心”;每个座牌上都卡着一只成都“土特产”——大熊猫玩偶;设置包含成都高新区等在内的园区产业交流区……
▲来宾发言
“今天的活动叫恳谈会,要的就是一个诚恳、真实,我们十分愿意敞开心扉,了解成都科创的新发展,期待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新的合作机遇。”校友代表的开场白,也成为恳谈会上不少参会企业代表共同的心声。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思实验室主任、深思有形(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思有形”)创始人杨军已经在成都找到机遇。这位川籍科学家、企业家于2022年12月参加海科会,与成都结缘,最终决定回到家乡发展。
▲来宾发言
“海科会举行的当天下午,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就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当天晚上我们对合作‘一拍即合’,甚至基础合作框架都有了!”时隔两年,杨军依然清晰记得这段“成都往事”的种种细节。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成都速度”“成都效率”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除了政府满满的诚意,自身浓浓的乡情,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在于“硬实力”:“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基础好,完全能够满足我们产品研发、生产、应用的要求,我们在成都产学研教相关活动已全方位展开。”
▲来宾发言
深思有形在成都的发展,也证明杨军的选择没有错。“2024年3月,深思有形数字化智能化辊压工厂在成都市新都区投产。我们目前已拿到近2亿元的订单,还在洽谈更多的订单,包括长安、吉利等都是我们的客户,它们用的也都是‘成都造’。”
采访时,他特别提及去年成都开展的“进解优促”“立园满园”行动,这也给了企业更多的发展信心:“我们所在的成都市新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从基础设施到科技服务全方位的保障;借助政府、活动搭台,我们也正在与更多成都本地企业洽谈合作,相信不久就会有更多好消息传来。”
接下来,深思有形还计划将更多的产业化成果落地成都。
产业兴 、人才盛 、资本强
电子科大校友企业看好成都
如今的成都,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现场,成都高新区、成华区、温江区、双流区、新都区向校友企业推介了产业发展情况,抛出共谋合作的“橄榄枝”。成都的新变化、新机遇,也吸引了众多电子科大校友的目光,他们在产业、人才、资金等方面纷纷对成都投下了“信任票”。
深圳梦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伙人刘丹于2016年创立深圳梦派科技集团,主营消费电子、商用终端及显示等产品,已在成都设立子公司,年销售额超千万。
▲刘丹
对于成都的科创环境,刘丹颇为赞赏:“中国有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天府之国在四川’。如今成都不仅是生活的天府之国,更是科技创业的天府之国。”他表示,在科技产业方面,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排名居前;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集合了纵横、沃飞等知名企业。
谈及大湾区与成都协同发展时,刘丹表示:“成都产业发展空间大,企业移植过去将有更多发展机遇,成长空间也更为广阔。”
同样看好成都发展的还有深圳市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雨,“近年来我们在成都的投入持续加大,近3、4年在实业和科技方面的增量投入已超10亿,仅去年芯片设计公司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
▲曾雨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看重成都时,曾雨表示:“人才优势是关键,这里有众多高校,尤其是电子科大,为芯片设计这类需要耐心、稳定人才和长周期投入的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这恰恰是科技竞争与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投资领域,广东长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管理合伙人胡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据其介绍,长石资本在2023年已与成都高新区策源资本成功合作,组建了10亿硬科技基金,首关3亿已顺利完成,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二关工作。
四川长石基金的组建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成都优秀的营商环境。关于成都投资项目,他回忆道:“早在4年前,四川兆强科技在大湾区校友会组织的路演时,就获得了电子科大深圳校友基金的投资。到了2024年,四川长石资本也入股其中,如今兆强科技已经扎根成都高新区,发展态势良好,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未来前景十分可观。”
关于未来投资方向,胡可也分享道:“当前半导体设计企业上市较多,投资机会相对减少,我们正逐步转向半导体封装及更上游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装备领域,而成都在这些方面资源优势显著,我们有在此加大投资力度的强烈意愿,推动相关产业资源在成都落地生根,进一步促进成都硬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成都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产业高地。”
据不完全统计,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近30个。
成都⇆大湾区
在双向奔赴中实现互促互惠
作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和创新人才的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设立研究机构,也成为加快区域科创、产业合作的重要桥梁。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正是其中之一。
▲来宾发言
“凭借大湾区8万电子科大校友在电子信息等专业领域与当地产业的高度契合优势,我们积极牵线搭桥,助力校友企业在成都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布局,进一步强化两地的科技经济联系。”谈及大湾区、成都两地科技创新环境,高研院执行院长汤志伟表示,“大湾区充满现代创新活力,成都包容且活力四射,对创业者和年轻人来说都能找到实现梦想的机会。”
▲汤志伟
他特意提到了成都机会。这些机会中,包含庞大的消费市场,电子信息等万亿级产业及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日臻完善的成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谈及在蓉布局发展,汤志伟也透露:“当前,高研院已有多个科研团队在成都成功落地,以高柔性智能辊压成型装备为代表的很多项目也在逐步产业化,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成果、人才、资本等科创要素加快交流互通,一场更为深度的产业合作正在两地间酝酿。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