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9
这两天,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的一个词儿:韧性。代表委员们说,越是全球经济新旧动能切换、国内经济新旧格局调整之际,越是需要一个具有"韧性"的上海,面对外部干扰,不仅要有缓冲空间,抵御风险冲击,也要能快速企稳反弹。这既是国家赋予上海的战略使命,也是上海自身行稳致远必须具备的能力。
过去一年,上海奋力落实"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度,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以上新阶段。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全年口岸进出口总额超过11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总体方案获批;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大港;全市集聚超过80家"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9件。
这些成果让我们看到,上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当然,伴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也有需要奋力一跳的方面。比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界有一句俗语,"中国大陆数箱子、香港数单子、伦敦数票子",这就点出了上海在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方面的差距。发展海事仲裁、航运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
再比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上海金融市场开放度还有进一步待高,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一些,离岸金融服务功能可以再强一些,这些服务提升了,又能反过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再上台阶。所以说,强化"五个中心"建设的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上海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强,能带动长三角区域,在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固链补链等关键领域,强化链接、强化策源、强化联动和强化带动,实现龙头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双向赋能。
上海经济的韧性,体现在这座城市"潮头""源头"和"码头"功能上,体现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实实在在的动作上。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浪,都有逆水行舟的强大力量。
看看新闻记者: 谢丹青
编辑: 杜钰愉
责编: 师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