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5口先后患癌是不幸的,
但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又是幸运的……”
1月15日,
作为家族中第5个
确诊甲状腺癌的常大叔,
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甲状腺肿瘤科顺利出院。
家族5人先后确诊甲状腺癌
今年31岁的小申,在6年前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结节,但他自觉无不适症状,就未引起注意。几年来,小申并未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连续规律的随访。
去年11月,小申在体检时发现结节在不断长大,最后经穿刺活检确诊为“甲状腺髓样癌”。12月初,甲状腺肿瘤科主任蔡明带领团队顺利为其实施“双侧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考虑到甲状腺髓样癌具有遗传性特点,建议你的家人也做一下相关检查。”在小申住院期间,蔡明主任在查房时说的一句话为他敲响了警钟。
出院后,小申立马让家人去做了甲状腺癌的相关筛查。结果他的母亲、妹妹、舅舅及表妹全部“中招”,高度疑是甲状腺癌。
面对这一结果,小申一家都深感震惊与不安。然而,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小申的母亲、妹妹和舅舅在顺利完成甲状腺切除术后,预后良好,病理结果也确诊了。目前,小申的表妹也做完相关术前检查,正准备进行后续手术治疗。
癌症本身不传染,但有可能遗传
为何家族5人会同时患癌?蔡明主任分析,这主要归因于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性。“小申、小申的母亲以及舅舅的病理类型为甲状腺髓样癌,小申妹妹和表妹的病理分型为乳头状癌。而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若有人患病,其他成员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根据甲状腺癌起源的组织细胞类型,病理学上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种。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大约占据了甲状腺癌的9成。由于甲状腺癌呈现“两低一好”(大多恶性程度较低、死亡率低、预后较好),且容易早期发现,因此也被常被称为“懒癌”。
“但‘懒癌’并不全都是温柔,也有凶险的一面。”蔡明主任强调,首先,甲状腺癌它依旧是“癌”,是癌就属于重大疾病,对生命健康具有重大威胁。其次,甲状腺癌中只是乳头状癌进展速度相对较慢,但也并不等于不进展。而其余三个癌种,病情发展并不缓慢,如果置之不理,一旦到中晚期,进展会非常迅速。
“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性显著,与RET基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蔡明主任介绍,甲状腺髓样癌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10%,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两类。RET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在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 RET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失去正常调控,从而增加患甲状腺髓样癌的风险。
“该基因突变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给下一代,若父母患有甲状腺髓样癌时,子女也有可能遗传到这种突变,增加患该疾病的风险。”蔡明主任建议,对于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RET基因检测,以实现早期筛查和预防。
“我们了解到,小申还有一个表妹,她1岁小孩经基因检测也确定为RET基因突变,意味着罹患甲状腺髓样癌的几率大大增加。”蔡明主任表示,这也更加佐证了小申母亲家族具有明显的甲状腺髓样癌遗传性,需要密切随访,定期检测,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判断预后。
蔡明主任分析,而小申妹妹和表妹的病理分型之所以为“乳头状癌”,这可能与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会增加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有关。“对于这类甲状腺癌,风险评估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预防甲状腺癌,如何做?
如何做到甲状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自检+彩超是首选手段。”蔡明主任介绍,首先,脖子后仰抬高,对着镜子看看甲状腺是否肿大,两侧是否对称。其次,做吞咽动作的同时,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摸一摸脖子,看看能不能摸到凸出的小包、小块。如果摸到有包块,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
想要预防甲状腺癌,必须了解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目前引起甲状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辐射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致病率越高。有学者对10万多名原子弹爆炸事件幸存者随访发现,核辐射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增加了1.28倍。
2.碘摄入
目前关于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加碘盐政策以来,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但我国甲状腺肿瘤的总发病率基本不变。也有研究认为,适量多摄入含碘食物并不会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甚至可能起保护作用。
3.甲状腺疾病史和家族史
如果本人有甲状腺疾病,那后续得甲状腺癌的概率就会比别人高。很多甲状腺癌发病前可能患有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后者指的是,家里人有甲状腺癌,后代中招的概率会比别人更高。
4.心理和社会因素
有研究发现,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压力较小者的2.127倍;爱生闷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不爱生闷气者的3.429倍。换句话说,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专家提醒
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
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
有长期致癌因素接触史
长期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营养不良等高危人群
特别是年龄超过45岁的人
尤其要重视肿瘤筛查,定期体检
大家日常还要注意
合理运动和健康饮食
增强免疫力
远离各种肿瘤和慢性病的发生
来源 | 综合重庆晚报、华龙网、科普中国
编辑 | 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