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在扎波罗热前线集结12万乌军兵力,对俄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同时对俄罗斯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实施导弹打击。莫斯科多个军事设施拉响防空警报,克里姆林宫证实普京总统专机已临时转移至安全地点。
截至2025年年初,这场持续近千日的军事冲突已造成双方重大损失,乌克兰军队伤亡人数达到59万余人,平民伤亡数字同样触目惊心。在经济层面,乌克兰工业生产能力下降47%,关键基础设施损毁程度超过55%,重建费用预计将超过7500亿美元。
俄罗斯军队在乌东地区取得重要进展,相继攻克具有战略意义的阿夫杰耶夫卡和恰索夫亚尔等防御据点。战略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地区的失守严重影响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的防御体系,为俄军向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俄军在最近三个月内稳步扩大控制区域。10月份占领610平方公里新领土后,11月和12月又分别推进725平方公里和465平方公里。这种持续推进的态势表明俄军在战术和战略层面都取得优势。
乌军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起突袭行动,试图分散俄军注意力,缓解东部战线压力。但这次行动收效有限,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还暴露出乌军在人员补充方面存在严重困难,乌克兰第155机械化旅出现大规模逃兵现象,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
美国国会就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计划展开激烈辩论。拜登政府提出的240亿美元援助方案不仅包括常规武器装备,还涉及先进电子战系统、防空系统和远程打击能力,自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总额已超过1130亿美元。
美国政府宣布,将取消此前对远程打击武器的限制,允许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导弹系统。
在北约内部,特朗普近期关于援乌问题的表态引发争议,他提出将北约成员国军费支出标准提高至GDP的5%,这一要求远超现行2%的标准。据北约秘书处统计,目前仅有11个成员国达到2%的军费支出标准,若提高至5%将给多数欧洲国家带来巨大财政压力。
德国智库"国际安全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西方对乌军援规模在2024年出现明显下滑。第一季度军援总额较2023年同期减少37%,其中欧盟成员国援助降幅达到42%。这一趋势反映出西方国家在持续援助问题上的分歧与疲态。
随着战事进入第三个年头,冲突强度不断升级,乌克兰军队首次成功突破俄罗斯防空网,对位于沃罗涅日的战略预警雷达实施打击,这是俄军早期预警系统自冷战结束以来首次遭受重创。11月,乌军再次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对俄罗斯本土多个军事目标发动突袭,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频繁的跨境打击,俄罗斯做出强硬回应,若乌方继续升级对俄本土打击,将面临"毁灭性后果"。随后,俄军动用"榛树"中程弹道导弹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军工企业实施精准打击,造成该地区防空系统瘫痪。
克里姆林宫批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将核武器使用门槛降至"面临重大常规威胁"的情况。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评估,俄罗斯在西部军区部署的战术核武器数量较2023年增加约15%。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