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在莽莽苍苍、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已怀有七个多月身孕的抗联战士赵玉仙,被灭绝人性、丧尽天良的日寇强行按压在冰天雪地中。
行刑的日军灭绝人寰地用武士刀划开了她的肚子,将尚未见天日的胎儿挑出来恶狠狠地掼在了地上。而后,禽兽不如的日寇残忍地将赵玉仙的头颅砍下来,悬挂在了城门楼上“示众”。
赵玉仙以羸弱的身体,以撼天动地的超凡勇气,硬生生地抵挡住了日寇的百般蹂躏与折磨,让穷凶极恶﹑丧失人性的日本侵略者,见证了什么叫做视死如归,什么叫做忠肝义胆,什么叫做民族气节。
赵玉仙壮烈牺牲时,年仅39岁。杨靖宇将军在得知她惨遭日寇屠杀的不幸消息后,万分悲痛地说道:“吾欲祭数千倭寇的首级,以慰赵玉仙的在天之灵。”
被誉为“林海梅花鹿”的赵玉仙自加入抗联队伍后,一直以地主家儿媳的身份作掩护。因工作所需,她经常要和“走街串巷”的地下党员在闹市假意偶遇,以传输情报。
加之赵玉仙又长得体态丰盈、面若桃花,因此,她被市井上一些爱嚼舌根子的长舌妇,误认为是嫌弃残疾丈夫,不守妇道的“风尘女子”。
1993年2月,梅河口市文化馆在整编当地的史志时,通过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部队留下的文字资料,得以确认了赵玉仙的真实身份,遂将她气壮河山的悲壮英雄事迹,详实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一代抗日女英雄赵玉仙,于1897年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五块石村。在她出生三个月后,父亲便不幸生了大病,令原本贫困交加的家庭,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1910年1月,东北地区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瘟疫,在短短的数月内,竟造成了万余人相继死去,赵玉仙的父亲也因此病情加重,急需投入大量的钱进行医治。
而无巧不巧,当地一户姓刘的大地主正四处为残疾的儿子张罗着媳妇,媒婆就借机找到了赵玉仙的父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极力地说服了“负隅顽抗”的赵玉仙,借势给赵家下了些聘礼,算是“名正言顺”地定下了这门婚事。
在赵玉仙15岁时,她便被逼嫁进了刘大地主家,给先天残疾的刘凤久做媳妇。幸好,刘大地主一家并非凶恶之人,加之赵玉仙勤劳、务实,她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倒也过得和睦与安稳。
1931年9月18日,穷兵黩武的日军炸毁了沈阳北大营附近的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日军的铁蹄踏过之处,村庄被烧毁,百姓流离失所,皆为人间炼狱。
嫉恶如仇、家国情怀满满的赵玉仙,在目睹了灭绝人性、丧心病狂的日寇所犯下的那些罄竹难书的累累恶行后,她便毅然决然地冲破了家庭的束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之中。
1933年5月,孤勇的赵玉仙决绝地加入进了海龙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她英勇无畏、敢打敢拼、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深受同志们的交口赞誉,很快,勤奋好学的赵玉仙便成了救国会的抗日骨干。
1934年,有勇有谋、行事泼辣的赵玉仙,被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杨靖宇将军看中,邀请赵玉仙担任他的特别交通员。
身轻如燕的赵玉仙经常骑着一匹高大的青鬃花马,忙不停地往返于海龙五块石和磐石一带的山区密林深处,为游击队传递情报。
因为她经常穿着一件条纹色的花衣服,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只动如脱兔的梅花鹿,有好事的乡邻,为她起了一个非凡脱俗的绰号--“梅花鹿”。
1936年10月,中共海龙党委得到“梅花鹿”投送的重要情报--称磐石县的日本宪兵队集结了3000多人联合围剿抗日游击队。
海龙区党委立即作出了重要批示,要尽快通知红石游击队火速向长白山方向转移,到临江与杨靖宇将军会合。
彼时,已经身怀六甲的赵玉仙最为了解日寇的动向,也熟知当地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而且她的谍战经验非常丰富,交由她投送信件确是万无一失。
赵玉仙随即向上级领导主动请缨,她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艰难地穿过了日寇设置的重重关卡,终于在次日拂晓前将信件送到,确保了游击队能够安全地转移到了敌后方。
同年11月8日,赵玉仙正躺在床榻上养病。突然,屋门被飞脚踢开,一阵熟悉而又冰冷的女声自外传来:“她就是林海梅花鹿。”出面指认赵玉仙的正是曾经和她并肩作战,而今却投降于日寇的“八妹”。
面对泯灭人性的日寇,百般的威逼利诱与恐吓,视死如归﹑坚贞不渝的抗联战士赵玉仙,始终三缄其口,于是恼羞成怒﹑黔驴技穷的日寇,为了能够撬开赵玉仙的铁齿钢牙,对她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灭绝人寰的酷刑--
赵玉仙被赤身吊在房梁上,十指插竹签,灌辣椒水,壁挂,赤身“罚跪”于冰天雪地中进行所谓的“忏悔”……
泯灭人性的日寇利用对人体结构的熟知度,对于“冥顽不化”﹑坚如磐石的赵玉仙实施了多番惨绝人寰的摧残。
但宁折不弯﹑视死如归的赵玉仙,面对日寇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渝﹑不卑不亢,依然十万悲壮地矗立在万千风云中。
喷薄而出的鲜血顷刻间飞溅四周,溅在了赵玉仙满是泪痕﹑痛苦不堪的脸上,在痛彻心扉的绝望之下,赵玉仙依然面如死灰,不为所动。
最后,黔驴技穷﹑凶残暴戾的日寇,残忍地将她的腹部一刀刀地切开,并将她肚子里的胎儿用刺刀高高地挑起,兀自在一旁自鸣得意地炫耀着……
1982年,吉林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抗战时期的历史资料时,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份关于“林海梅花鹿”的记载。通过走访当地数十名的老者,最终还原了赵玉仙悲壮的英雄事迹,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85年,在赵玉仙同志牺牲五十年之后,她的故事终于被世人所知晓。随后,梅河口市为她建立了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赵玉仙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那件沾满血迹的“刑服”,以及被刘凤九保存完好的那面“抗日英烈”锦旗。
在纪念馆展厅的中心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画的是赵玉仙骑着一匹青鬃花马在雪地里飞驰的场景。
在油画的一侧,镶嵌着一块木牌,上面用鎏金色,镌刻着五个遒劲的大字——林海梅花鹿。
赵玉仙等一代抗日英烈,用血肉之躯顽强地撑起了中国坚挺的脊梁,他们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悲壮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权,逆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