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遂宁市安居区大型非遗音乐剧《石工号子》驻场演出(首演)在安居凤凰文化中心正式开启,吸引了川渝两地600余名观众现场观赏。
这部非遗剧面世已有数年,经过多次改动、优化,以不同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不变的是其传递的勇敢无畏的“石工精神”。
一个群体
国难当头时舍生取义
在谈到音乐剧《石工号子》的创作背景时,编剧陈立侃侃而谈。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我饱含热泪写下了音乐剧《石工号子》。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该剧改版后以新的面貌继续上演。”陈立翻看了不少抗战历史资料,对川军的浴血奋战和英勇无畏最为触动。
1938年3月,在拉开台儿庄大捷序幕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22集团军奉命阻击日军第10步兵联队。这支装备大刀长矛的“杂牌军”大战装备精良的日军甲级师团。在三天三夜的激战中,以1:4的兵力、3000多名将士阵亡的代价,消灭日军精锐2000多人。
滕县保卫战的前敌总指挥是四川新都县人王铭章,他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副总指挥税梯青是遂宁市安居区横山镇人,王铭章殉国后,他收拾残部,继续战斗。
“税梯青与王铭章共同指挥的滕县保卫战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而尤为让人感动的是,面对强敌,川军将士直到最后无一人投降,充分展现了川军顽强的战斗力和爱国精神。”陈立想要创作一部彰显川军誓死报国勇敢无畏的作品。正值安居区要创作一部以非遗为题材的音乐剧,陈立便顺利成为这个剧的编剧。
陈立是土生土长的安居人,在他的记忆里,安居区靠琼江两岸都是坝地,地势比较平坦,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山。
“有山的村几乎都有石厂,我家旁边就有一个大石厂。”陈立笑着说,多年前的遂宁农村,人们住的是石木穿斗式小瓦房,石柱头、石板墙、石门架、石门槛、石窗。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器具几乎都离不开石头,石磨、石碓窝、石桌、石凳、石水缸、石脸盆、石猪槽、石风车等。人们去世后,则是石棺、石墓、石碑相伴。
在过去,石匠是手艺人,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他们有力气,有胆量,很受人尊敬。而在滕县保卫战中,便有许多遂宁子弟跟随税梯青出川抗日,血洒滕县。“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石匠。”
于是,陈立便想着以石匠为主角,创作这部作品。“简单来说,这是一部‘义’字贯穿全剧的作品,反映了国难当头,石匠们义无反顾,不惜抛妻别子,保家卫国,血洒疆场。通过艺术再现先烈爱国奉献、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表达对他们的万分崇敬之情。”
石工精神
面对强敌时英勇无畏
对陈立来说,石工号子是一个从小就深深烙印在他心里的“符号”。
“我从小听着石工号子长大。”也正因此,石匠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音符,都刻在了陈立的内心,难以磨灭。
“开山号子是石匠的独唱,撬石号子是石匠的齐唱,抬工号子是领唱加轮唱,安石号子是唱给主人的祝福。”陈立深深地记得,喊号子的是排头兵,负责探索路线,以“密码”的形式传递前方的情况。
“头杠喊‘龙抬头’,表示要上坡了,其余人马上应‘往上游’。抬前面的要往前拉,后面要往上推。‘天上鹞子飞’说的是地上有一堆牛粪,后面马上齐喊‘地下一大堆’。‘天上亮晃晃’说明地上有个水坑,后面应‘地下水凼凼’……”陈立滔滔不绝地说着,其中细节早已烂熟于心。
喊号子是石匠行动的口令,有号子才会步调一致。
“是靠集体的合力把石头挪开,用力的同时需要齐喊号子,一般唱衬词‘嘿咗嘿咗嘿嘿咗,嘿咗嘿咗嘿嘿咗!嘿那个咗!’”
在陈立的记忆中,外婆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日本军机轰炸重庆和遂宁,有一天,我老家有一个石厂开山破土,披红结彩,焚香祭拜,鞭炮齐鸣。日军机正从上空经过,以为遇到了反抗武装,当即投下几枚炸弹,炸死、炸伤了十几人。后来,这个村的石匠都去当了兵,没有人回来。”陈立顿了顿说,“无论我听了多少遍,每次听到都让我一阵头皮发麻。”
因为有着这些镌刻在血脉里的红色记忆,陈立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军校,成为了人民空军的一员,近三十年的绿色军营生活,陈立从士兵成长为一团之长。在创作音乐剧《石工号子》时,他也将儿时听到的不少真实故事写进了剧本里,希望不仅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更要体现这方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剧中出现的美食都是我小时候妈妈做过的,是我的乡愁。”陈立话题一转,有些感慨。《石工号子》的创作全部来自他的心底,因此一挥而就,一周时间便完成了初稿。
在排练时,陈立与导演、演员反复打磨、修改,后续因而创作出适应不同演出场合的不同时长的多个版本。
“《石工号子》从2020年首演,到现在有几年了,已经演过几十场,边演边改,逐渐完美。上过央视、四川卫视,参加过多项汇演、巡演、比赛和旅游商演。”陈立坦言,对于最终舞台上的呈现,他是满意的。
“因为演员大多是从机关、学校、医院抽调出来的工作人员,多数没有上过舞台。他们全是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排练。”这一排,就排了两年多的时间。
陈立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石工号子》剧组上下仿佛都是‘铁人’,每个人都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付出,‘石工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发扬。”
真情演绎
让民间技艺永存人心
“打一锤来吼一声啊,铁锤敲开沉睡的山……”陈家村的一群石匠在欢快的号子声中开山、取石、錾刻着美好的生活,石匠及家人们其乐融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战火蔓延到四川。国难当头,家园被毁,陈家村12名年轻石匠毅然决然奔赴前线抗战杀敌,而年纪尚小的方豪杰被留下照顾陈家老小,并拜入陈门,最终学成手艺。随着战事吃紧,老石匠怕后继无人,决定把孙女幺妹托付给小石匠方豪杰。在拜堂成亲之际,大家得知12名石匠在前线一场生死包围战中音讯全无。悲愤的老石匠举起铁锤怒视日本飞机,被敌机扔下的炸弹当场炸死。闻噩耗、见鲜血,小石匠捡起铁锤毅然参加八路军。多年后,小石匠和几位师兄光荣回到陈家村,带领众人重建家园,并把石匠手艺传给了乡亲。
舞台上,音乐剧《石工号子》的剧情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
剧里每一个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紧凑而充满张力,故事扣人心弦,人物情感真挚而热烈,道具、灯光、服装、置景等运用恰到好处。观众的情绪被剧情拉扯,跟随着剧里的人物哭着笑着,与剧中人物产生了强烈共鸣。
“我在剧中饰演小石匠方豪杰一角。”主演何胜章向记者表示,这个角色于乱世求“新生”,从“苟且偷生”到“为国为民”,反映了一个群体在战乱岁月里的成长与蜕变。
“《石工号子》是一次对传统石工号子技艺的现代诠释,歌曲中不仅融合了石工号子的传统唱词,还与舞蹈、音乐、戏剧等元素相结合,让观众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何胜章介绍,在演出中,演员们以原生态抬工号子为基础,为了还原石场真实开采、抬运的场景,选取了500斤左右的真石头为道具。
“我们演得真实,观众才能更容易被感染。”何胜章笑言。为了更好地演绎小石匠方豪杰一角,他还特别向石工号子传承人请教学习,学喊石工号子,抬着石头练走步。这些年来,他与《石工号子》剧组去了不少地方,登上了不少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一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及其散发的恒久魅力。
石工号子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人说得清楚。大家只知道,石工号子是石匠们在进行开山采石、修塘筑坝等劳动时传唱的歌谣,仿佛能驱赶打石头、抬石头的劳累。
和平年代,石工开山拗石;敌寇入侵,石工保家卫国。声声号子响彻山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四川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
2009年,石工号子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安居民间十分宝贵的“土文化”。而大型非遗音乐剧《石工号子》就这样,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荡气回肠的音乐,以及铿锵有力的石工号子,成为了安居区非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音乐剧,带给大家不同的笑点和泪点外,还让更多人感受到石工号子的魅力,感受到烽火岁月里的激荡人生。”何胜章感慨地说。
一代一代被传唱的石工号子,如奔流不息的琼江水,滋养着勤劳勇敢的安居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渐渐成为了流淌在人们血脉里的深刻记忆。(来源:遂宁市文联 遂宁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