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家长群中有人质问老师:班费是我们全体家长的钱,凭什么买成奖品发给学习好的?
连老师带其他家长都沉默了,似乎这位妈妈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奖励成绩好的不是传统吗?似乎不应该被质疑吧?可是再反过来说:一贯如此,就是对的吗?
把这问题引申一下,奖学金的钱来源于财政拨款或是学费,是全体纳税人或者全体家长的钱,单独奖励给学霸合理吗?可是,似乎又没有特意奖励学渣的学校吧?
再引申一下,学生们到学校是接受同等教育的,理应得到同样的资源。可为什么有人成了学霸,有人却只能当学渣?学渣只能是去打螺丝或蓝翔学习挖掘机,而学霸却能上清华北大,但是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却又是学渣们打螺丝的纳税,公平吗?
以上是我今天早上在网上看到的争论,挺有意思的。刚看完就接到个网友的咨询,说他家住在某个保障房小区,孩子明年就要入学了。可是打听到招生政策却不淡定了,因为第一顺位是旁边商品房小区的孩子,不论户籍都全部接收。第二顺位是旁边老小区的京籍孩子,也基本都接收。第三顺位才是他们这保障房小区,第四顺位是老小区和保障房的非京籍孩子,这两部分都很有可能被调剂到几公里外不太好的小学。
网友认为很不公平,自己也是花钱买的房子,凭什么就要顺位靠后?他家是非京籍,本来以为买在郊区是能确保对口入学的,没想到仍然有可能被调剂,公平吗?凭什么买商品房的有钱人和老小区的北京人就能有特权?
我也不知道是否公平,只能说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吧。之所以优先接受商品房的孩子,那是因为这学校是人家开发商投资盖的,然后移交给的当地教委。那既然人家出钱了,不给点儿优先权也不合适吧?
之所以老小区的京籍也优先,那是因为这学校的底子就是人家单位的子弟小学啊,无论是否换成了新的都应该优先。至于保障房和非京籍子弟我就不能说什么了,只能说学位充足的话就一切都好办,不充足的时候才调剂呢,明年再说吧。
这网友很不服气,觉得我是在敷衍他。但我又不是教委的,政策又不是我定的,我就算不敷衍能怎样呢?
之后网友又说了一些,主要都是纳税多什么的。并认为学校虽然是商品房开发商配建的,但条款也是早就写在拿地要求里的,之后学校的经费更是纳税人的钱,其中主要是他们保障房业主的买房钱。也就是大家花的钱都一样,那凭什么对周边孩子还分三六九等?
我真不知怎么回答,只是问他,如果明年学校只有300个学位,却有400个孩子报名,那如果换了你怎么分配?
网友说那就应该再增加100个学位,经费由所有业主承担。那我又问了,没有孩子的用不用交钱?有孩子但不在这儿上学的是否交钱?已经用过了学位的还是否交钱?如果明年学位还是不够的话,是否还愿意交钱?几年后入学低谷期才上学的是否应该交钱?
到现在这网友还没搭理我呢,估计是没想好答案,因为根本就没答案,只有人生中的各种妥协……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