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无论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大商场

还是武康路、安福路的路边店

外国面孔明显增多

不少商场、餐厅,双语服务人员殷勤周到

双语服务标识也愈发显眼

随着中国在签证政策领域大步迈进

特别是近两个月免签政策再次优化后

来自韩国、日本,东南亚地区的游客

人数大幅增加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

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

突破600万人次




如今

老外们在上海的旅游打卡点

已不仅限于外滩、豫园

这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景点

最近上海的网红菜场

乌中市集

因其代表的上海城市烟火气

也成为了新晋打卡点


外国人一大巴一大巴来

有人惊呆:这太疯狂了

乌中市集位于乌鲁木齐中路318号,自2019年底焕然一新后不仅让周边居民满意,还吸引了好多年轻人来打卡。

这里复古又新潮,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市集的印象。市集里有50多个摊位,一楼有各种蔬菜水果和鲜花,二楼还有餐厅和咖啡店,烟火气里带着潮流感。

最近,乌中市集又火了!“每天都有好几波外国人来我们市集。”老郑在乌中市集摆摊卖肉已经5年了。

2024年下半年开始,老郑突然发现来市集的老外多了起来,多的时候一天甚至会来三波游客,络绎不绝。


1月的一个上午,记者来到菜场,遇到一行来自俄罗斯、西班牙、越南等国的游客,他们在市集里探索属于中国的特色风物——

“这个草莓为什么是白色的?” “这是什么?榴莲?我只听说过但没吃过,我可以带上飞机吗?” “什么是咸鸭蛋?”

在水果摊位前,来自西班牙的Andres指着盒装干柿子,询问这是什么,导游向他解释,这是干柿子,比新鲜柿子更甜,可以储存更久。“我只吃过新鲜柿子,干柿子是第一次见”,Andres说。

导游又指了指旁边的新鲜柿子,“中国也有新鲜柿子。”Andres很惊讶,“中国也有柿子啊?在西班牙,我只在我奶奶家吃过柿子。”

随后他又被旁边的白草莓吸引,“怎么会有白草莓?太疯狂了。”


最后,Andres用33元买了一盒白草莓和一盒水晶柿,直呼“好便宜啊”。刚付好钱,Andres就拿起一个柿子,大尝一口,“跟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


Valeria出生在俄罗斯,现在生活在西班牙。一走进菜场,她就被水果摊位吸引了过去,尝了一个白草莓后立马下单,熟门熟路拿出手机扫码支付。


在市集里,Valeria充满好奇拿着手机四处拍视频,乌鸡、鸭舌、猪耳都成了她的拍摄对象。除了自拍尝草莓的过程,她还兴奋地要跟摊主大叔合影。


除了琳琅满目的中国蔬菜、水果、肉类、干货,乌中市集本身也成了不少游客拍拍拍的对象。临近过年,乌中市集里已经洋溢着春节的气氛。

随着外国游客越来越多,老郑还给摊位做了一个中英双语指示:“本店消费可以享受以下福利:免费开具电子发票、免费加工、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龙眼、螃蟹、松花蛋,外国人们好奇的可不止这些食物,明码标价的电子秤、干净卫生的洗手间,乌中市集的干净整洁、现代化的管理都让他们十分惊叹。”此次旅行团的导游魏利伟介绍。

据他介绍,这是携程集团针对国际中转旅客推出的“上海免费半日游”项目线路。

“此前有不少游客反馈,很想领略上海的烟火气,体会老百姓的市井风情。因此,响应游客需求,去年9月,我们就对路线进行了升级,将乌中市集纳入路线。”


据悉,目前携程“免费上海半日游”路线共有3条,一共已经接待了6000多名外国游客。“选择有乌中市集的游客大约占比1/3。”行程一般是早上10点左右从浦东机场出发,除了乌中市集,还将带领游客游览武康大楼、南京东路和外滩。

魏利伟介绍,报名参团的,西欧和东南亚游客较多,“报名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目前用的是中巴接驳,有时候一个车都坐不下,我们准备年后将中巴换成大巴。”

老外扎堆来旅游

上海如何才能把这波“流量”转化为

更多“留量”和“销量”?

日前

记者对近期入境游客吃、购、游、住的

消费新场景和消费新特点进行调查

看哪些产品和服务

能与这波流量双向奔赴


吃什么?

羊肉串火锅受到青睐

民以食为天,上海正在打造国际美食之都,哪些舌尖上的爱物会让境外游客垂涎?第一百货商业中心营运管理部副经理乔慧君说:“自去年11月,我们明显感到南京路步行街上,韩国游客和东南亚顾客的人数激增。第一百货有几家餐饮店特别受到青睐。”

比如,很久以前品尝羊肉串已然成为韩国游客来沪的必打卡项目,海底捞和牛NEW寿喜烧也深受境外顾客的喜爱。“现在晚上10时以后,这些餐厅的顾客基本以韩国和东南亚游客为主,约占七八成,等位有时甚至需要三四个小时。今年1月1日至7日,很久以前羊肉串的外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75%,海底捞增长490%。”她说,针对韩国游客比较集中的情况,几家餐厅还开发了韩语的指引、菜单,配备了外语能力较强的服务人员,并将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3时至4时。


很久以前羊肉串的韩国消费者。李宝花摄

在这些打卡地,老外又爱点哪些菜?第一百货内的海底捞人广店的经理胡小征介绍,韩国游客喜欢点鲜切牛肉、金针菇、豆皮、娃娃菜等,锅底则比较喜欢牛油麻辣锅等,水果则比较喜欢西瓜、哈密瓜之类。“客人说,韩国的牛羊肉、水果价格远远超过中国国内,在韩国海底捞消费,6人大约要50万韩元,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在上海消费要便宜一半。”

“客人还非常喜欢在海底捞过生日,看科目三舞蹈表演和变脸表演。考虑到来旅游的外宾没有手机号,我们专门在美甲区安排了一名员工,以自己手机号帮他们排队。”他说。

买什么?

首店旗舰店有影响力

逛吃逛喝同时,入境游客“买买买”也毫不手软。百联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2月,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上升250%以上,开单金额同比上升270%以上。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上海有的商品外国也买得到,那么老外的“购物车”究竟有哪些好物?记者发现,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的首店经济,成为拉动入境游客消费的重要推手。

乔慧君告诉记者,他们销出的退税商品主要为服装与鞋类,想不到的是,其中C馆一楼阿迪达斯亚洲最大旗舰店销售的商品占比40%以上。“境外顾客向我们反映,这家旗舰店商品品类齐全,有不少是首发限量版,还能享受11%的离境退税,真是又好又划算。”

锦沧文华广场内的设计师品牌SHUSHU/TONG首家概念旗舰店,也迎来不少外国游客。运营负责人余亚琪说:“近期我们店的新客人中70%是外国人,其中韩国人占80%。”

她介绍,品牌问世以来,韩国一直被视作重点市场,开展了很多市场推广工作。“最近到店的韩国客人对我说,这次能到线下旗舰店一睹品牌的全系列产品,还有机会参加粉丝活动,不虚此行。”

另据记者从黄浦区、静安区商务部门了解到,近期南京路步行街的泡泡玛特旗舰店、华为旗舰店、M豆巧克力世界旗舰店,南京西路商圈的星巴克烘焙工坊等高能级首店旗舰店,境外顾客数量都明显增多……泰国留学生廖承祖介绍,泡泡玛特在泰国也有分店,但品种没有上海旗舰店那么全,因此小伙伴们一到上海,就会直奔南京路步行街。

复旦大学教授、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张伊娜表示:“我们发现入境游客比较注重文化和体验消费,比较青睐融合传统文化的国潮品牌,比较认可社交媒体和明星、网红效应,而近些年来,上海奋力打造的首发经济、首店经济,自带文化、体验消费属性和网红特征,可谓与入境游客的新需求不谋而合。”

玩哪里?

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

入境游客爱玩哪里,住哪里,也颇有特点。张伊娜在监测时还发现,同过去相比,他们既爱去传统热门地标景区,如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豫园、迪士尼等商圈、景区,也爱去武康路—安福路街区、田子坊、“巨富长”、愚园路等特色风貌街区;既喜欢街头小吃,也喜欢米其林餐厅;既喜欢高星级酒店,也喜欢地方特色经典老宾馆……“这与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消费日益呈现圈层多元化的特点一致,而上海恰恰是国内各大城市中,消费场景最多元化的地方,能很好承接这种消费新需求。”

上海迪士尼毫无疑问是入境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创下新高,远超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其中来自东南亚等地的游客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在多个海外社交媒体上,上海迪士尼已成为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游客来上海旅游的必打卡景点之一。

携程平台统计显示,不仅是上海迪士尼,入境游客喜欢的景点还有长长一串:包括黄浦江游览、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磁浮列车、上海马戏城、上海博物馆、上海野生动物园、浦东美术馆等。最令人“惊艳”的是,近年来上海阿姨妈妈们喜欢拍照打卡的古镇如朱家角、泗泾、新场等,也在这份清单上。

而住的方面,除了宝格丽酒店、华尔道夫酒店、半岛酒店、W酒店等高星级酒店受到青睐,也有一些经典老宾馆,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建筑有特色,加之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得到一些博主的宣传,正在“逆袭”。

锦江都城经典新城饭店位于上海外滩,经理郑海斌表示:“2024年上半年我们接待的外宾占比约25%,当年12月份已经上升到65%—70%。”为了应对境外游客增加的趋势,酒店进一步优化了中英文双语服务信息,增添了外宾喜爱的上海小馄饨、韩国泡菜、印度咖喱、德国烤肠等美食,还配备了AI智能电话,能够识别多国语言。

让上海“服务包”成色更足

去年以来,上海加大外卡POS机的布设力度,增加公共场所的行李寄存服务供给,在交通枢纽启用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入境游客发行“Shanghai Pass”旅游卡,提升入境人士乘坐公交、商超购物等的支付便利……各级部门多管齐下,通过不间断地推出涉及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包”,让上海“中国入境游第一站”成色越来越足。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去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这项新政对上海夯实“中国入境游第一站”地位,既是机遇更带来挑战:延长停留时间,上海很有可能从原先的“客留地”变成“客流地”,入境游客在上海停留一两天还有好几天假期,可以笃定转移阵地,过境口岸增加后,入境游客不一定取道上海入境……

新的一年,让“服务包”成色更足十分迫切。业内人士呼吁,比如离境退税作为一项刺激境外游客“买买买”的政策,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好政策还要好宣传。商务、文旅、税务、海关等部门能否牵头制作多语种的离境退税政策宣传资料,通过多种渠道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境外社交媒体和国内具有涉外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上进行广泛传播?此外,还可以尝试借鉴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经验,进一步便利离境退税的手续。

又如,在公共交通方面,从2024年9月13日开始,北京在27条地铁运营线路的490座车站,已全面开通境外银行卡非接触式拍卡过闸乘车服务,外籍乘客不用购买车票,可直接使用万事达卡和维萨卡刷卡进站乘车。上海能否借鉴他山之石,及时开辟更加便捷的外卡拍卡过闸乘车服务?

240小时停留时间的新政,更呼唤在文商旅体展融合上进一步强化区域联动,特别是长三角区域联动,从而延长消费链条。比如,不仅上海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上海周边嘉兴、杭州等城市也有类似的纪念地,旅游机构能否推出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又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长三角区域知名博物馆的特展能否发行联票套票?……

联动其他区域,就会有“第二站”“第三站”的接续。打好组合拳,增强吸引力,这是上海持续夯实“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先手棋,也是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题中之义。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侬好上海、新闻坊等

相关作者:吴卫群 王力 李宝花 孟雨涵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咚咚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