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12306四天三次系统崩溃”“铁路系统一票难求”等新闻频登热榜。
回家的急切与铁路系运转故障发生冲突,群众的焦虑情绪在一个又一个的“无票”提示中越演愈烈。
有人说铁路系统一家独大,如果将市场开放,人人都能抢到回家的车票。
也有人说:国家反对垄断,铁路却一直处于绝对的垄断性质,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确实,中国铁路的运营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以自由市场的眼光来看待。
但如果真的跟着市场言论走,中国铁路立即开放,我们的出行生活会比垄断时期更好吗?那些焦急的春运大军,又真的能顺利回家吗?
垄断的中国铁路
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来说,铁路系统的主要作用为出行和货物运输两个方面。
目前,中国铁路的货运、客运等经营活动由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中国铁路的卖方市场目前是垄断性质,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1879年中国第一条货运铁路唐胥铁路的修建开始,到2025年已有146年。
146年间,作为一个反对垄断的国家,中国为什么一直保持着铁路垄断的现状,不推动铁路市场的发展呢?
按照惯性思维来讲,好东西才会藏着掖着,但相反的是,中国铁路从建设到运营,处处都是难关。
艰难运营的中国铁路
2024年12月26日,新华社发布数据,全国铁路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约4.7万公里,位居世界前列。
紧接着央视网在今年的1月8日公布交通运输部门的预测,从1月14日至2月22日,总计40天的时间里,铁路客运量将达到5.1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有市场有消费人群,一趟车来回开一两天就是近百万的票价收入,铁路系统应该很赚钱吧?
然而2022年国铁负债6万亿,2024年负债6.21万亿,如果一个人一天净利润有1万元,6.21万亿的负债一共要还171万年,要从早期猿人时期干到现在。
庞大的市场带来的不是巨额收入,而是难以想象的负债。
据国家铁路规划,2025年中国铁路里程要达到17.5万公里,2035年要达到20万公里。
如果是普通铁路,按照铁路的需求和地势不同,一公里的造价少则3000万,多则5千万。
要是是高速列车或者是高原冻土地区,一公里的造价可以飙升至3-4亿元。
这还仅仅是铁轨的建设费用。
想要铁路能有基本的雏形,列车必不可少。
按照市场采购价,一节新的绿皮火车约为600万,一组复兴号列车则要1.7亿元。
12306光是建站成本都要5个亿,这还不包括后续的运营费用。
动辄上亿的开销,中国高铁的二等座的票价仅售0.46元每公里,是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铁售价的1/5。
如果说,一个人垄断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收益,那中国铁路垄断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为了每一个人能自由出行。
目前,世界首富马斯克的身价约为400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2.9万亿人民币,这些钱全部投入,都不够覆盖目前仅4.7万公里的高铁铁轨建造费用。
试问,如果将铁路的建设到运营,全部交由市场自行交易建造,在资本以盈利为基础目标的情况下,我们出行的票价会是多少?我们现在能拥有的铁路里程是多少?我们刷卡即行的铁路服务又会在多少年之后到来?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必细说,大家心中自有衡量。
除了资金方面的困难,仅今年1月11日,12306软件防守了4000万次异常登录,4000万次战斗换来的是购票系统一日的安全。
2024年国庆期间,广州南站6天捡拾1000张身份证,在紧张的客运间隙员工手动录入12306系统,方便旅客寻找。
2024年9月,某公司一个月的时间内窃取铁路数据500G被我国安全组织抓获,国家利益与间谍之间的斗争不分白天黑夜。
铁路市场的开放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仅仅是更高的价格更差的服务,而是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所以,中国铁路目前垄断的现状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只能如此。
如果你不相信,英国铁路的经营历程就是盲目反对铁路垄断的前车之鉴。
三、前车之鉴
私人经营的国家铁路有没有呢?
有,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铁路的国家——英国,从1990年开始了铁路私营的历程。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开通运营,这条运行速度仅有20公里每小时、主业运输煤炭的铁路开启了世界运输的新时代。
经过百年发展,作为世界第一的铁路国家,英国政府却难以承担铁路庞大的财政开支,实行不同路段、不同地区由不同公司私人运营的特许经营模式。
刚开始,大批企业的涌入不光减轻了英国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让铁路运输量瞬间翻番,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决策正确的喜悦当中。
但分蛋糕式的私人经营模式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在媒体采访中,英国私有化经营的弊端浮出水面。
有上班族接受采访,因为工作需求,他需要在布莱顿和伦敦之间往返通勤,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78公里,为了节省开支,他选择购买铁路年票。
一张年票的价格为4000英镑,约为3.6万元人民币,如果他不选择年票而是按次购买,一年往返的费用将上涨至7000英镑,约为6.25万元人民币,占英国人均年薪的30%。
而78公里的距离,按照高铁二等座的价格来计算,每天往返的情况下,在铁路垄断的中国一年的票价仅需2.6万元,要是坐绿皮火车,价格只会更便宜。
贵,还仅仅只是英国铁路私有化的缺点之一。
夏季炎热的英国,铁路车厢中空调是难得一见的,密闭的车厢温度可以达到35摄氏度以上,拥挤的车厢人的体感温度只会更高。
而欧盟规定,35摄氏度以上的密闭空间只能运输牲畜,铁路第一国的国民在运输待遇上还不如火车里的家猪。
有没有品质更好的列车呢?有,得加钱,加多少?私人定价看心情算。
被偷被抢被迫蒸桑拿或许还能忍受,但从私有化开始,英国当局就丧失了对铁路的掌控。
司机轻易罢工,维修时间按星期起步都能说是小事。
从1997年到2002年,不完全统计,造成伤亡的重大铁路事故就有5起,共计887人受伤、62人死亡,遇难者中还有3名中国籍人士。
这些列车的事故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因钢轨裂缝没有及时发现,造成列车脱轨的;有的因时刻表没协调好两车相撞的;有的铁轨出现异物撞击产生事故的。
而这些只要细心就能避免的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私人运营铁路的公司为了减少开支,取消了绝大部分铁轨和列车的日常养护与排查。
而这些频发的意外事故也令英国民众反感,在群众的抗议声中,英国运输工会秘书长米克• 林奇表示:私营铁路公司在各个方面都是浪费的,想要改变现状,重回公有制是拯救英国铁路的唯一方法。
但长达20余年的私有化,要如何与现有经营企业谈判、如何统一已经建成的不同体系的铁路系统,将是英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难题。
四、中国的新尝试
前文简述了一些铁路开放和私有化的弊端,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铁路拒绝开放。
2022年1月,杭台高铁正式通车,杭台高铁是中国第一条民营控股的高铁,是中国铁路系统对外尝试的里程碑式事件。
杭台高铁的股权由民营联合体占股51%,起始站和终点站政府合计占股20.4%,国铁集团占股15%,浙江省政府占股13.6%。
目前这条铁路由民营资本交由上海铁路局统一管理,票面价格与同路段其他铁路基本持平,最低票价和最高票价相差在5元以内。
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没有特别关注,杭台高铁和普通国营线路的差别不大。
中国铁路当局对于铁路的去垄断化是非常重视的,但中国并不会因为社会舆论盲目引进投资,而是在一步步的尝试过程中找到中国自己的模式,杭台高铁就是一次在安全范围内的尝试。
在相关的政府文件中,中国未来的去垄断化将在文旅与铁路结合的方面进行探索。
近几年来,人民对于特色出行的需求逐步上升。
利用铁路现有的优势,配合当地有能力有特色的企业进行线路的规划,将以旅行为目的的出行和日常交通的出行区别开来,打造特色列车、特色线路等旅行铁路计划,吸引客流的同时带动铁路沿线的消费,但主体经营并不会大范围招商引资。
中国铁路不会固步自封,私营企业的加入既能缓解铁路运营的经济压力,也能为中国铁路带来新的模式。
利用好双方优势打好配合,力求国家、社会、民生三赢的局面。
中国铁路对于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政府愿意让市场参与到铁路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来,但不是一次性打开全部的大门。
铁路去垄断化这个过程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十分危险,一旦行差踏错,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维持现有模式的稳定,小范围试点创行,发现问题进行改革,最后大范围应用是既能“走出去”,又能“保安全”的最好方法。
所以,让我们在享受铁路现有福利的同时,给予铁路系统充足的时间。
我们携手与中国铁路一起探索出世界铁路模式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