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大车企相继发布年度销售数据。无疑,这其中长城汽车的成绩单最为吸引眼球,因为它一眼看去,“增质不增量”。


2024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123.33万辆,同比微增0.21%,在行业马太效应明显的当下并不突出。

然而,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收1422.5亿元,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增长108.7%;

扣非归母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更是仅120%,刷新纪录。

据行业预测,长城汽车2024年净利润将超过130亿元,将创下长城汽车史上最好盈利。

销量和利润对比之下,观点形成了分化。

有人说,长城汽车卖得不多,赚得多,这是又成功割了一年的韭菜;

有人说,长城汽车极少参与价格战,靠质取胜,唯有利润的存在,才有好产品和好服务存在的可能性。

过去一年,长城汽车发展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不妨我们先把“卖得不多、赚得多”这件事情厘清。当然,其实它并不复杂。

首先,“卖得不多”是一个相对概念。

长城汽车从2016年开始年销量破100万辆。截至目前,连续8年保证了自己在百万俱乐部的席位。

同时,也是连续两年维持在了120万+的水准之上。

所以,仅从销售的绝对值来看,长城汽车2024年的表现说不上惊艳,但也不至于拉胯。


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大盘的变化。

2016年,中国汽车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359.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有率为43.2%。

2024年,中国汽车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289.4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有率高达61%。

也就是说,过去8年时间,虽然乘用车市场的盘面规模变化不大,但自主品牌增加了约18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即从海外、合资品牌中抢到了410万辆以上的新车交付量。而长城汽车却没有在这一波增量中获得更大的份额空间。

这大概就是长城汽车所谓“卖得不多”的核心要素。

其实,如果非要深挖一锄,另一组数据也值得一比。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SUV的占有率为58.2%。

2024年前11个月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SUV的占有率为50%。

作为一家SUV专业制造商,长城汽车是不是又把本应该在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环节的获利,又因为SUV市场份额的明显下降还了一部分回去呢?


但不管怎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城汽车偏偏没有退。利润成为了它的定海神针。

然而,2024年长城汽车的利润真的就那么扎眼吗?

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再拨回2016年。

2016年,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986.1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1亿元。

结合长城汽车2016年107万辆的年销量数据,长城汽车的单车利润无限接近1万元,销量与利润均位于自主品牌第一阵营。

对于利润,再特别关照一句,在2016年中国车企业绩排名中,长城汽车的利润实现值仅次于车型众多,合资疯狂的上汽集团,位列第二名。

如果拿着8年前的成绩单来同比2024年的情况。长城汽车的单车利润情况只不过从无限接近1万元提升到了1.06万元而已。

显然,2024年的长城汽车只是坚守了一件事,不用利润空间换取市场空间。

而之所以长城汽车2024年的利润显得尤其扎眼,其实是因为当长城汽车扛着利润的大旗向前了一小步时,别人则退后了一大步,队列中的长城汽车就显得尤其突出。

如此,也就不存在长城汽车割了谁的韭菜一说。毕竟,它只是保持了8年以来,甚至更长时间的企业本色而已。

至于长城汽车为什么能够在2024年保证利润稳中有升,原因就很简单了。

第一,SUV的溢价能力本来就高于轿车,这是全球市场的通行法则。

长城汽车因为截止目前没有规模化量产轿车,失去了一半的市场空间,但它也因为专营SUV获得了先天性的利润优势。

第二,海外市场大获全胜。

得益于长城汽车产品全球化开发的标准以及聚焦的越野车、皮卡、SUV天生具备良好的全球化基因的车型,长城汽车2024年海外销量连续5个月超过了4万辆,全年海外销量达到45.3万辆,同比增长43.39%。


根据长城汽车2023年年报显示,长城汽车在海外和国内的毛利率分别为26.01%、15.52%,海外市场盈利能力明显更强。

第三,高价值车型占比提升。

2024年,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0.9万辆,占总销量的25.1%,也就是说,每卖出四辆车,就有一辆是20万元以上的车型。

作为对比,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2022年是15.2%,2023年是18.3%,而2024年则大幅提升了6.8个百分点,至25.1%。

第四,高质量的新能源发展。

2024年全年,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售32.1万辆,同比增长22.8%;刚刚过去的12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更是超过4.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也许我们会说,尽管如此,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占比为26%,还是明显落后2024中国市场乘用车新能源占比47.6%‌‌的大盘数据。

但是,长城汽车几乎是唯一家不生产A00级新能源小型车的自主车企。


欧拉黑猫参数图片)/白猫只走量,不盈利,长城汽车也会果断停产。不必为了“刷数据”而存在。

反观,坦克品牌去年累计销售了超过2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2%;其中,坦克品牌新能源车型全年销量为107315辆,占比46%,与大盘表现同频。

事实上,纵观长城汽车四大盈利理由,除了SUV的天然盈利属性之外,其余各项都可以归结为产品线的“结构性优化”。

贯穿整个2024年,长城汽车就是凭借这种结构性优化保持了理性与克制,不参与价格战,同时也就保证了自己的盈利水准。

但是,结构性优化必须依靠科技造车,或者更具体说,是紧跟时代需求的科技造车作为背书。

比如,魏牌蓝山,在2024年后段呈逐月上升的趋势,到12月销量直破8000辆。

其理由只有一个,智驾版来了,全国开城的长城城市NOA加持了蓝山的科技含量。


又如,坦克品牌俨然已经演进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坦克现象”。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14亿人口中,找不到1个人关注越野产品而可以忽略坦克品牌。

形成如此统治性地位的原因也很简单。

以全球第一个专业越野平台坦克平台为起点;以自研2.0T、3.0T,以及即将发布的4.0T发动机和9AT变速箱为两翼;

Hi4为能量源,持续提供Hi4-T、Hi4-Z,将来还有匹配超强越野的Hi4-G等高效助推燃料,坦克品牌就能够“飞”起来,一直飞。

其实,没有一家车企不想做到质与量的双向增长。即,车卖得越来越多,利润也随之成比例的越滚越大。

但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汽车行业最卷的永远是下一年。”这句话在未来三年,甚至五年依然是铁律。

于是,各家车企坐在质与量的跷跷板上,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出于对自身具体情况的全面考量,所有的选择都无可厚非。

因为造车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在终点处点名时,你还可以中气十足地回答一声“在”。


长城汽车的选择是在保持“相对均衡”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

至少目前看来,这是一种在穿越大周期过程中既安全又聪明的选择。

安全在于,所有用户面对一个年盈利能力超过130亿的长城汽车,都会很放心,它不会倒下;

聪明在于,当几年后,走到需要市场裁决那一天时,大幕拉开,我们才发现长城汽车已经完整焕新,羽翼丰满,成为了一个连平安县城都敢拿下的“李云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