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马上到了特朗普的第二次就职典礼。

向来十分在乎排场的特朗普,这次决定不走寻常路——直接邀请外国最高领导人出席自己的就职典礼。

要知道,按照惯例,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仅会邀请各国驻美大使来现场,200多年来无一例外。



然而,这次一些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却直接收到了特朗普发来的邀请函。其中包括美国的传统盟友,比如欧洲多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最近开始明显亲美的阿根廷,另外还有老牌不结盟国家印度,也被邀请去华盛顿参加美利坚第47任总统的就职典礼。

至于韩国,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情况,韩国总统有没有在邀请人员之中,如果被邀请的话,请的是哪位“总统”。

就看韩国那个乱糟糟的局面,一个月之内,总统和代总统都被接连搞了下去,还真不好确定到时候究竟是哪位领导能脱身去华盛顿朝觐。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收到邀请的国家,也仅仅只是派了外长级别的官员去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这方面,它们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

比如,日本派的是浓眉大眼的外相岩屋毅;



澳大利亚是华裔女外长黄英贤;

(你看黄英贤的妆容,就很符合亚洲审美,并没有刻意去烈火红唇烟熏妆迎合什么所谓的“欧美高级感”)



印度则是只吃素食的婆罗门外长苏杰生。



目前可以确定的,似乎只有被称为“拉美版特朗普”的阿根廷总统米莱。他第一时间就痛快的接受了邀请,表示会自己出席懂王的就职典礼。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有很大概率亲自去华盛顿参加就职典礼。

毕竟,这两位的理念多有契合之处。某种程度上算是志同道合。



正如开头讲的那样,放到以往,美国总统就职典礼,都是各国驻美大使代表本国到场的,别说国家领导人,派外长去,就已经属于很高的规格了。



那么就让人感到很奇怪,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为何从未出现过外国最高领导人?

首先,这属于国际惯例,民选国家领导人就职典礼,一般都不会邀请其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只有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王加冕仪式和葬礼才会邀请各国的最高领导人前来出席。

你看,这是2023年参加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加冕仪式的尹锡悦总统和他那“美丽冻龄”的夫人。



此外的大部分原因,就是跟美国早前的立国传统有关了——孤立主义。

早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整个北美大陆就存在着一股和欧洲做整体切割的思路。

1776年1月,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其《常识》一书中写道:“我们就应当同欧洲的任何部分保持不偏不倚的关系”。这也属于美国开国元勋们的主要外交理念。

美国“国父”之一亚当斯就曾告诫国会:不要把美国和欧洲殖民者纠缠在一起,双方的往来仅限于商业,而不是政治,更不是战争。因为美洲长久以来一直是欧洲战争和政治的玩物。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国力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从立国之初到19世纪末,孤立主义一度长期主导美国外交思想。



因此,像总统就职典礼这样的内政事务,他们没兴趣也感觉没必要搞成外交活动。

再后来,美国虽然抖起来了,成了霸主,但依旧还遵循着老祖宗们留下的这套传统。总统就职典礼,各国驻美大使来现场代表一下即可。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美国当年的自信所在,因为他们并不太看重形式上的东西。

但更多的,或许还是尽量避免外交方面的复杂性与敏感性的考虑。



毕竟,跟驻美大使不同,如果外国元首这类最高领导人出席了美国就职典礼,那难免给人一种美国总统“登基”,万国来朝的感觉。

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显得非常不尊重。

就看当下的特鲁多,倘若他这次去华盛顿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不就妥妥的在亲身证明那句懂王之前说了很多次的话——“加拿大应该是美国的第51个州”。

他究竟是加拿大总理,还是美国州长呢?

如果特鲁多真去了的话,即便他月初已经表示,加拿大总理和执政党首脑他都不再接着做了,但加拿大人肯定还是饶不了他的。



此外,一旦某国和美国的正好赶上敏感时段,该国的领导人也不便直接出面参加,哪怕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也不行。否则他在国内都不好跟民众交代。

典型的就是日本首相石破茂。

石破茂的对美态度还是比较复杂的。早在懂王去年11月赢得总统选举后不久,石破茂就曾试图与特朗普会面,但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候任总统目前没时间见他。

为啥特朗普没时间呢?原来这期间,他接连会晤了阿根廷总统米莱、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这些国家领导人们在海湖庄园把酒言欢。



日本跟美国死心塌地混了快80年,自己的首相居然不如上面这几位重要。

这让日本人感觉很心寒很丢面子。

紧接着,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事也引发了日美之间的一些波澜,都闹到法院打上官司了,估计这将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成为美日关系中的一个麻烦事。

所以,这个节骨眼上,石破茂如果去了华盛顿,还是比较尴尬的。



更何况,如果收到邀请函的国家都如特朗普所愿,由最高领导人亲自出席。那也不排除此例一开,这个“万国来朝”的活动今后会成为惯例。这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是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事情。

因此我们看到,日本、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其政府最高领导人都婉拒了邀请,只派了外长去华盛顿代表一下。



最后要说的还是,虽然大部分国家认为自己的最高领导人去华盛顿朝见美国新总统较为不妥,但架不住还是有一些国家做梦都想参加这个活动。

比如,菲律宾的小马科斯和乌克兰的泽连斯基。

试想,如果美国将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总统就职典礼列入国家惯例,将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外交纠纷。例如,他邀请A国领导人却未邀请B国领导人,就容易被解读为对后者的不尊重或敌意。

所以,复杂的政治外交背景下,尽量避免这样的尴尬,其实更符合美国的外交利益。



但特朗普可素来不是个走寻常路的人,他发出的邀请,并没有严格区分阵营,全按自己的喜好来。



比如,早在大选结果出来的第一时间,泽连斯基就深情表示希望能去华盛顿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但懂王偏偏没有给他发邀请函。

意料之中的是,那边的普京也没收到邀请函。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已经明确否认了有关特朗普总统向普京总统发出邀请的说法。

毕竟,以前这二位见的次数可不少,以后的机会更是多了去,也不在乎这一回。



而非常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作为美国的“老铁”英国,其首相基尔·斯塔默竟然也没有收到特朗普的邀请函。

这个可以参考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解释——英国首相之所以没有出现在典礼嘉宾名单上,他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斯塔默的人曾派遣特工前往美国试图破坏美国选举”。



很明显,主要应该都是私人恩怨的影响。

这就是典型的特朗普思维,没有建制派那种分明的敌友意识。敌人有利可图,也可做五分钟朋友;反之,盟友如果占了自己太多便宜,说过自己的坏话,同样能被当成敌人看待。

还有欧洲大国法国。特朗普也没给法兰西官方的最高领导人马克龙总统发邀请函,收到邀请的则是素有“法版特朗普”之称的,法国“再征服”党首埃里克·泽穆尔。

你看,还是个人喜好的主导。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