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锚定目标抓落实"。昌平是全市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是首都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晓东在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全区将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培育区域发展新动力,厚植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势能,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从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城市品质、民生保障到生态环境,昌平区将突出抓好上述五方面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动力。


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

"昌平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突出,入驻了41所高校,聚集了北京首个国家实验室,以及4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10个工程技术中心,汇聚了4.8万余名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刘晓东说。

过去一年,昌平区深化校城、央城、研城、产城融合,生命谷、能源谷双双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高教园成功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未来科学城首次跻身2024全国科技城百强榜前三。近日,昌平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如期交付,2023 年一年内就实现了规划、设计、开工"三步走",2024年又实现一期完工投用,今年底将整体完工投用,集中承接清华大学1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接下来,昌平区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进未来科学城效用发挥,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生命谷聚焦扩容提质,提速三期开发建设,推动年内投用三个标厂,未来3至5年新增产业空间约500万平方米,实现生命科学创新走廊连片成带,构建"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生态圈。能源谷突出央城融合,谋划制定央企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不断提高央企"三率"。沙河高教园促进校城融合,建设未来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产业集聚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刘晓东表示,昌平是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未来产业主阵地,已经形成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政府性投资母基金群规模超420亿元,培育了国高新企业2046家、专精特新企业783家、"小巨人"企业79家。"我们连续三年供应产业用地超过千亩、总量排名全市前列,可用产业空间达288万平方米,仅去年就竣工了5个生物医药园区,新增产业空间超100万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刘晓东透露,医药健康产业将聚焦医疗器械、美丽健康等赛道,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器械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美城",今年实现产业收入增长6%,到2030年产业收入超过1800亿元。

先进能源产业将聚焦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赛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今年实现产业收入增长5%,到2030年产业收入达到4500亿元以上。

先进制造产业将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赛道,建成小米未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今年实现产值增长6%,到2030年产值超过1800亿元。

宜业宜居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近年来,昌平区统筹城市建设与更新,推动市政投资年均增长超30%,道路总里程达到3248公里,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131公里、排名平原新城首位,首开LONG街等4个项目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数量全市最多,呈现出新城东区塔吊林立、昌平老城有机更新的火热景象。同时,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发展,沿轨道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空间,去年昌平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居全市前列,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前十名中昌平占三席,其中位于新城东区的观堂府销售量全市第一。

下一步,该区将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昌平新老城区共生发展,今年将在新城东区落位商业MALL和滨水商街等项目,加快北医三院昌平院区建设,织补城市功能、激发产业动能;同时,在昌平老城实施永安古城更新项目,抓好皇城粮油片区建设,打造文化馆、城隍庙等特色节点,重现北城墙、文庙、鼓楼等节点景观,焕发永安古城新韵。

人民至上

用心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近年来,昌平区累计引进名校名园31所,新增学位2万个、托位2000个,三级医院增至15家。特别是在回天地区,在两轮回天行动中投用项目172个,昔日"睡城"正在蝶变为宜居活力之城。下一步将紧扣"七有""五性",启动北师大直属生命园学校、北师大附属高教园高中等名校建设,加强"老老人、小小孩"服务保障,构建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今年将高标准完成第二轮回天行动计划,在累计投用200个项目的基础上,接续谋划第三轮回天行动计划,推动从"治大城市病"向"谋高质量发展"转变。

生态优先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昌平

刘晓东表示,生态是昌平的底色。近年来,昌平区新建成公园46个,PM2.5浓度迈进"20+"时代,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7%,吸引300余种鸟类栖息,成功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下一步,昌平区将围绕建设森林环抱的生态花园城市,打造一批城市画廊和花园式街区,推动温榆河公园昌平二期、奥北森林公园三期年内开放。今年还将高标准建设未来科学城绿道、中轴线北延长线绿道等项目,促进绿道、滨水道、骑行道融合。同时,办好环西自行车赛、昌平铁人三项赛、延寿越野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建设骑行友好区,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推动文旅农商体深度融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