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老家突然来了电话,说姑姑病了。我心急如焚,赶忙收拾一下奔回农村老家。

迈进姑姑家门,屋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昏暗又压抑。表哥表姐都在遥远的大城市打工,听闻姑姑生病,费尽周折才跟厂里请出一星期假。

看着他们满脸的倦容与无奈,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村里简单转了转,愈发觉得心酸。村里的诊所,药品寥寥无几,稍微复杂点的病症就处理不了,只能往镇上、县城跑。

可路途遥远,交通又不便,一来一回,折腾得老人苦不堪言。

再看姑姑的生活,饭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日常起居处处透着不便。

待在老家的这段时间,这些场景不断刺痛我的心,也让我忍不住思考:农村老人的养老,怎么就这么艰难?



养老困境,重重难题难破

农村老人养老,面临的难题一个接一个。



先说经济这块,城里老人退休后有退休金,日子安稳舒坦。可农村老人,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挣的都是辛苦钱。

供子女读书、给孩子攒钱成家,几乎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到老了,兜里所剩无几。

每月那百来块的养老金,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基本上不够用。买几样日用品就见底了,遇上头疼脑热,连药都不敢多买。

医保也是个大问题,农村合作医疗虽说能报销一部分,但比例不高,遇上大病重病,需要自掏腰包的费用,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好多老人为了省钱,身体不舒服就拖着,结果小病拖成大病,最后只能在病痛里苦苦煎熬。



服务资源更是稀缺,养老院在农村少得可怜,仅有的几家,环境差、设施陈旧,护理人员也不专业。

大部分老人只能居家养老,可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空巢老人比比皆是。

万一哪天老人在家出个意外,身边连个能搭把手的人都没有,想想都让人揪心。



传统失效,新途亟待探寻

过去在农村,“养儿防老” 是大家默认的养老模式。一家人热热闹闹,子孙绕膝,老人的晚年看着就有依靠。

但时代变迁太快了,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多年,现在的家庭结构变得越来越小。

一对夫妻往往要面对双方四位老人,甚至更多长辈的养老责任,经济负担和精力消耗都远超负荷。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的机遇,纷纷外出务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



村子里冷冷清清,只剩下老人守着空房子。

传统的养儿防老,就像一艘没了桨的船,在时代浪潮里失去动力,再也承载不起农村老人稳稳的幸福晚年。



解决关键,多方携手发力

要解决农村养老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发力,老人和家人也能有所准备、积极应对。

对农村老人来说,未雨绸缪很关键。

趁着自己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不妨在房前屋后种点易打理的果蔬,自给自足能节省不少日常开销。

老人手里要是有点余钱,别全攥着,可以存定期,多少能有些利息收益。

日常多和邻里走动,关系处好了,万一遇上突发状况,也能相互有个照应。

老人还得转变观念,别把养老全寄托在子女身上,主动的去了解村里、镇上新出台的养老福利政策,该争取的别错过。



子女们更是养老的重要一环。

即便在外面打工,也要常常给家里打电话,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生活,遇上各种假期,尽量回家看看。

在经济上,尽量每月固定给老人打些生活费,数目不用多,但能让老人心里踏实。

要是家里条件允许,可以给老人屋里装上摄像头,远程也能查看老人状况。

同时,也要多鼓励老人参与村里的老年活动,要是担心安全,就给老人购置一些辅助出行、防摔倒的器具。

长远来看,子女可以和老人商量,在县城或者镇上买套小户型房子,医疗、生活设施更齐全,老人养老环境能改善不少,自己日后返乡照顾也方便。



最后,农村老人的养老困境并非无解,只要各方都行动起来,老人积极自救,家人用心守护,加上社会大力支持,温暖的晚年依旧可期。

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家老人是不是正面临这些难题?咱们又能迈出哪一步,去开启这份守护呢?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探讨,寻找一个适合自家的养老方式。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