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在军中一向以好脾气著称,他语言幽默、性格洒脱,毛主席、彭老总等人都曾领教过他的“顽劣”,孩子们也喜欢和他相处,亲切地叫他“胡子爸爸”,能够看到陈赓将军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始终保持高度的乐观精神。然而在1955年大授衔时,陈赓将军却因一位军区副司令被授予中将而感到不满,甚至对毛主席说:我愿意送他一颗星!那么这位将军是谁而让陈赓将军为其鸣不平呢?
1935年,红31军攻打剑门关久攻不下,就在形势危急时刻,军长王树声果断派出敢死营,誓要扫除行军路上的障碍。战斗一打响,营长率先冲锋在前,他的英勇无畏精神极大鼓舞敢死营官兵的士气,他们紧随其后、无畏生死,将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成功攻下剑门关,最终取得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而这位身先士卒的营长就是陈康将军。
此时陈赓将军担任红军干部团团长,他与陈康将军都在红四方面军效力,在攻打剑门关之前,陈赓将军就已经领略到陈康在战场上的风采。长征时期他们二人曾并肩作战,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在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中,他们共同突破重围、攻克险关,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见证了他们朴素真诚的深厚情谊,也铸就出不朽的革命精神。
1936年,骁勇善战的陈康将军被组织重点培养,在红军大学进行系统学习,由校长刘帅亲自授课,在这三个月的学习中,陈康的军政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习结束后,他被升任为红31军的团长。陈康与红四方面军共同成长,抗战爆发时他已经是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官,并且成为陈赓将军的得力助手。
当时陈赓将军担任386旅旅长,陈康则是该旅的团长,在1937年的七亘村战斗中,陈康率团两次设下埋伏重创日军,以极小的代价缴获大批的军用物资,如同雪中送炭一般给386旅解决燃眉之急;1938年,陈康又率部在神头岭设下埋伏,不但阻断日军的支援部队,还诱敌深入埋伏圈,最终以全歼日军而取得巨大胜利,陈康将军从此被誉为“陈赓的铁拳头”。
陈康将军不仅拥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而且他还是位善于用兵的将领,在一次反“扫荡”中,他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让日军不得不放弃进攻计划回师自救,在这一战中陈康将军立了头功。在抗战时期,陈康在战场上有太多的亮点,并且他一直是陈赓将军的部下,因此陈赓将军非常了解他的能力与贡献,而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
1946年的同蒲战役,陈康奉陈赓将军之命与兄弟部队打配合战,一举歼灭敌人1.2万人,在后来的豫西战役中,陈康率部在炮火支援下以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战术,从长泉渡口横渡黄河,果断歼灭椿树坪、香头庙之敌,迅速抢占滩头据点,之后他立即指挥各团向陇海路进击,迈出南进中原的第一步。
在1947年时陈康又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办法迷惑敌人,诱敌深入,牵着敌人李铁军的主力在豫陕地区大山中兜圈子,直接李铁军的部队拖垮,最后协同主力部队一起一举歼灭李铁军兵团2万余人。在1949年的渡江、广东、广西、滇南等战役中,陈康将军同样大放异彩,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陈赓将军非常了解陈康的实力与功绩,因此当他得知陈康仅授予中将时感觉非常不满,他认为陈康完全可以授予上将军衔,于是他一反常态去找毛主席“鸣不平”,他希望毛主席能提拔陈康将军的军衔,甚至说:“我愿意送他一颗星”,当时陈赓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能够看到陈康将军在他心里份量十足,可以与他比肩。
毛主席感受到陈赓将军的不满情绪,但他耐心地解释:军衔评定是评定小组经过调查评出来的,以陈赓的资历略显不足,并且还告诉陈赓:即使陈康的功劳和军衔并不完全匹配,他的功劳也会被群众牢牢记在心中。陈赓将军的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部下的深厚感情和对军事功绩的高度认可,他愿意将自己的荣誉分享给部下,这种高尚的情操令人敬佩,那是老一辈革命家对革命同志表达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