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富丽娟 刘艺琳 寇雅楠
“亮丽内蒙古是干出来的!”
岁序更新,盛会再启。在实干、务实的会风中,内蒙古开启了2025年的两会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开幕。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过去一年,内蒙古凝心聚力勇闯新路、争进中游。立下的军令状,如今是否得成愿景?
政府工作报告格外提气鼓劲——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突破2.6万亿元,总量时隔5年重回全国中游。
一年来,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步履铿锵。
用好政策,“六个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
走进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密密麻麻的治沙网格一眼望不到边,牢牢地把黄沙封锁。
赤峰市翁牛特旗2024年新建的穿沙公路。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2024年内蒙古全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开春即开工”,风电光伏装机2727万千瓦、治沙238万亩,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初具规模,乌丹至白音套海治沙公路获评全国最美农村路,“以工代赈”带动群众增收8.5亿元,实现荒漠化防治、新能源发展、老百姓增收共赢。
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翁牛特旗委书记孟和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京能11万千瓦光伏、大唐20万千瓦光伏成功入驻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新能源基地,且实现并网发电。同时,通过防沙治沙“以工代赈”模式已带动4500余名农牧民实现就地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2350万元。
向沙漠要效益,以科技做引领。
乌海市乌达产业园内的BDO产业链产品。人民网记者 富丽娟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乌海市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我们创新创造营造了良好氛围。”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振德说,接下来,企业将围绕技术创新中心、检测中心和产品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努力实现更可持续、更强动能、更有韧性的高质量发展。
把握机遇、用好政策。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抓手,内蒙古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和自贸区创建工程等“六个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
国务院16号文件加快实施,86个重大项目已开工74个,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均得到有效实施。2024年,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五大任务”212项年度重点工作全部完成。
深化改革,276项任务激发发展活力
会场内外,改革成为热词。
从解决“大水漫灌”、解决草原过牧,到推动交通物流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一年来,内蒙古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紧扣276项改革任务,细化分工、强力推进,出台节能降碳、零基预算、低空经济、医疗服务价格等一批改革方案。
内蒙古人民会堂内代表团讨论热烈。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以前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缓释片,一盒大概30元,集采之后降到了3元左右,降幅高达90%。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阿达木单抗,进入医保后,价格从每支7000多元降到1000多元,患者一年下来能节省数万元的治疗费用。”自治区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局长王疆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阐释了医疗保障领域重大改革的成效。
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是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内容。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打出“保护”“转型”“富民”三张牌,努力实现草原高水平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莫尔格勒河景区。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自治区人大代表,陈巴尔虎旗委副书记、旗长陶丽建议,自治区要持续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对牧区综合改革的支持力度,助力牧业旗县在草原上建起牧业强、牧区美、牧民富的现代化新牧区。
一子落而满盘活。勇闯新路的内蒙古,坚持用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新动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争优、争先、争效。
以文塑旅,让内蒙古成为“诗和远方”
北疆文化是一座“精神富矿”,其中蕴含着内蒙古的历史人文之美、风景风情之美。
内蒙古舞剧《骑兵》亮相清华大学。内蒙古艺术剧院供图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内蒙古不断加强北疆文化的研究创作传播,乌兰牧骑在北上广等25个省市巡演760多场,《骑兵》等文艺作品展演场场爆满,“北疆文化神州行”唱响全国。2024年内蒙古全区接待游客2.73亿人次,实现收入4140亿元,增长18.6%和23.4%。
乌兰牧骑在北京演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供图
新一年,内蒙古如何坚持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演艺、会展、商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旅强区?
几天以来,代表委员展开热议。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乌兰察布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梁能伟说:“我们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北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内蒙古、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北疆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内蒙古要做强品牌、做精业态,吸引更多人来到内蒙古、爱上内蒙古,力争游客数量突破3亿人次。”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
守住发展的信心决心,保持住干事创业的劲头。素有蒙古马精神的草原儿女,正在以闯新路进中游的豪迈之气,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