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驻威县帮扶队魏家寨就业帮扶车间内,村民们正在认真工作。 本报记者 张欣 摄

  “今天厂里忙不忙,我们去看看生产情况。”“没问题,你们来吧。”

  通完电话,教育部驻河北省威县枣元乡魏家寨村第一书记徐阳就带着记者来到位于村里的飞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为啥要带我们来这?记者带着疑问踏进了飞顺公司的大门。原来,如今这个产品远销南非、越南、印度等国外市场,年产值达300余万元的公司,十年前还只是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因为经营不力,一度走到了生死边缘。帮助它“起死回生”的,正是教育部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

  小工厂如何“转危为机”

  “外边天冷,先进来喝杯茶。”茶水冒着热气,聊着聊着,飞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华就讲起了当年的事儿:

  2014年,刘光华创建起河北飞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一开始,公司还只是个家庭作坊,主要从事汽车焊接设备的生产销售。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公司出现产品更新迭代慢、利润低等难题,一度面临关停困境,刘光华等人也是急得直挠头。

  直到2015年,第一任教育部驻魏家寨村第一书记李强的到来,让事情迎来了转机。

  “老乡好啊,我是教育部新来的挂职干部,来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的,有需要您随时找我啊。”那时,李强刚到魏家寨村,一碰见村民就打招呼,挨家挨户发名片。

  李强的到来是一场“及时雨”。“拿到名片后,我立刻给他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李强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我家。”刘光华回忆。

  “我这学历有限,要想做出好产品,靠我自己的能力实现不了,有大学的支持才能把我的想法变成现实。”刘光华的话让李强很受触动。于是,他立刻联系到了河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寻求“破局”之道。

  随后,教育部又先后派出张晓彬、皇甫磊、李瑞富、徐阳4位年轻干部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他们先后联系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高校的专家进行咨询,最终选择了生产发展前景好、用户人群广的汽车深度养护设备系列产品为主的发展思路。

  校企如何走向共赢

  在飞顺公司大门口,远远就能看到几块招牌:“天津大学技术开发帮扶企业”“河北科技大学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河北师范大学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

  “尽管汽车深度养护设备技术门槛高,但是我们通过和高校共同攻关,合作研发了汽车变速箱换油机、防冻液刹车油智能换油机等新产品,申请到16项国家专利,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跨越。”刘光华说,直到现在,每当有技术上的需求,他们立刻找到第一书记联系相关高校,学校就会派出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

  韩会山是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一名教师,他深知,要想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就要离企业再近一点。于是,在驻村书记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韩会山和刘光华建立了一种学生与企业的共赢模式——产品研发中心。

  “虽说这里看起来不‘高大上’,但实用性强。如果有小改动,我们可以直接在车间进行测试,解决不了的问题,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修改程序或通过远程视频寻求解决办法。”韩会山认为,校企合作实现了从企业需求出发解决问题再到定型、保护、转化的过程,这与职业教育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定位相符。

  “今年寒假,我们让学生在企业解决项目问题,开学再带着问题回学校。”韩会山说。

  帮扶如何向更广处辐射

  企业有了起色,如何才能辐射更多人?

  2023年9月,徐阳和刘光华商量建一个就业帮扶车间,帮助更多年纪大或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一边学习技能,一边实现稳定就业,两人一拍即合。2024年年初,就业帮扶车间成立,越来越多的村民被介绍到这里,做起了雨刷组装、标签打印等手工活,生活更加有了保障。

  在威县,像飞顺公司一样腾飞的企业还有许多。近年来,教育部实施“百校入威”工程,威县与90多所高校签订150余份战略协议,建成11个省级科研平台。

  “看!这就是我们的最新成果——威县高校知识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威县企业服务中心大厅,教育部驻威县教育局挂职干部宋瑞涛告诉记者,“至今,教育部已经有25位挂职干部接力建设,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搭建桥梁。历任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去各个高校和企业拉项目、找资源,一步步填充专家库,最终建立了威县高校知识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需求,高校也可以发布科研成果,双方找到契合点,加深产学研合作。”

  “等开春了,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要进一步完善充实高校知识成果库、梳理对接相关领域技术专家信息资料并录入高校专家人才库、组织开展高校知识成果路演活动、争创辐射冀东南的区域创新中心……”谈到对于未来的计划,宋瑞涛满怀希望。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8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