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读一本关于躁郁症的书,书名是《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
我仔细想了想,要不就说自己工作一个月就因抑郁休养在家,目前还在服用抗抑郁药,一天有14个小时都觉得很困?那应该挺酷的,毕竟没有人知道这话该怎么接。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记得在很久以前我说过,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书给深陷抑郁中的人,我一定会推荐《我的抑郁症》,毕竟那里面大部分都是图,配上少量文字,半小时就能读完,毫无压力但却能被充分共情。而这本《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应该是继《我的抑郁症》之后,又一本我愿意强烈推荐的书。如果你深陷抑郁之苦痛,但尚有一点力气翻开一本书的话,那么不妨拿来看看,你不用担心需要费脑筋研究书里的逻辑,也不用担心书里给你说很多大道理、心理学理论,会让你更加苦不堪言。相反,这本书里的言语之间透露着真实。作者不说专业名词,而是像讲故事一般,一方面描述着深陷抑郁时那种人在深渊里无奈的真实,另一方面刻画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抑郁面前永不妥协,发动所有资源对抗抑郁的形象。当然,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遭遇抑郁症的折磨,而你不知道怎样帮助他的话,也可以把这本书送给他,相信在他走出阴霾之后,一定会非常感谢你为他提供的力量。我想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本书,“躺平”和“抗争”。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躺平是策略,抗争是目的。如果你逼着一个抑郁症患者“你一定要好起来”、“别想那么多了”,那就是用错了计策。他们需要的是“我可以就这样,不必好起来”,以及“想得多又怎样”。况且,有时候抑郁症和想得多也没什么关系。之所以要“躺平”,是因为顺应的力量要大于对抗,顺势而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而所谓顺势就是想动的时候多动,不愿意动的时候就不必逼迫自己动起来。就好像作者在书中写的:我终于为自己而活了,哪怕是从痛苦中开始。人没必要要求自己永远不痛苦,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痛苦才是常态。所谓“苦中作乐”,身在苦中就是“躺平”,而作乐则是虽然“躺平”但永不妥协的“抗争”。就像作者写的另外一句话:你问我以后怎么样?我都抑郁了你还问我以后?鬼才知道。当你关注不了未来的时候,就不要关注了,原地“躺平”,这就是顺势而为。而“抗争”,则是遍布整本书的各处。比如作者说:只要他还活着,一定有机会好起来。躺平是在寻求机会,在保证自己在能量消耗最低的情况下,寻求翻盘的机会。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抗争就开始了。他开始晒太阳,因为这件事太简单了,简单到你只需要晒够15分钟之后翻个面,不必往身上撒孜然。他开始出去运动,虽然只跑了900多米;他开始去逛菜市场,感受那些生活中的活力;他还去了老人院,去整理他们的人生故事。在不断的尝试中,慢慢地开始疗愈自己,找回那些自己身上曾经存在过的认真和专注。
《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
无论遭遇了多大的苦难和困顿,只要生发出去做一点事的心,只要坚强活下去,事情都会好起来的。书里还有一段让人感触颇深的话,甚至让我很是嫉妒,同样是写作,为什么他可以写得如此真实且精准:
《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
那些曾经支持你走出深渊的力量,也许会变成阻碍你继续前进的力量。他们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伴侣,也许是出生入死的朋友,也许是从小并肩的发小,等等,他们难以接受你生命形态的改变,并企图将你拉回到原来的起点。那个他们记忆中熟悉的你——因为,这会让所有人感到安全。这段话也让我想起了我抑郁之后的“重启”:那年,在家里待业了将近半年的我,被曾经的同事内推到了他后来入职的公司。进入公司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保持着一种佛系的状态,而事实上我的内心一直都是佛系的,只是在抑郁之前,我不知不觉中被卷到疯狂。同事觉得我和原来的工作状态不一样了,说:我觉得现在的你不是原来的你。后来,当我逐渐摸清楚这家公司的风格其实是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之后,我开始花时间在填充每天的工作时长上,我需要让周围的人觉得我一直在努力工作。终于有一天,这位同事和我说,你终于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这才是你。我心里有点庆幸,幸亏他是一个肤浅的人。毕竟最后,表面上努力工作的我,和每天疯狂加班的他,都一同被公司裁掉了,没有差别。努力如果有用,那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成富翁了不是吗?2025年的第一本书,《我是个年轻人,我得了躁郁症》,推荐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