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为五年一次的全国性大展,其中的实验和数字艺术作品,汇聚了近年来国内在这一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探索和尝试。这是数字艺术首次被纳入全国美术作品展(以下简称“全国美展”)的平台,实验艺术则是第二次。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起步算起,中国实验与数字艺术的发展至今不过四十余年。从亦步亦趋地移植西方的观念、语汇、手段,迎合所谓国际性的认可,到扎根本土,不断探寻符合国情和契合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实验和数字艺术的发展历经曲折,饱受诟病和质疑,但它终于成长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
一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展区设于上海中华艺术宫,这次入选作品包含实验艺术74件、数字艺术73件。而同样设展于中华艺术宫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油画类别,包含近700余件的入选数量和跨越两个楼层展厅的展示规模。相形之下,实验和数字艺术不免显得稚嫩和单薄。但相较于油画展区那种学院化的,过于肃穆、单一的展示氛围,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展区则显得轻松而愉悦,百余件作品呈现出的丰富样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多元、开放、包容的艺术体验。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展区
相当部分作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演绎或实验性表达。对于不熟悉实验和数字艺术的表达逻辑与操作手段的观众来说,共同的文化背景是消弭隔阂、建立沟通的有效支点。比如直接以“九歌”“桃花源”等文化经典为题,通过CG表现、人工智能生成、数字媒介、三维建模渲染等新技术的协力制作,绘制或构建起一个个带有奇幻感的图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些作品陌生中带有熟悉感,那似曾相识的部分引导着观众愿意为了探寻那陌生的内容、形式而驻足、观看、思考。又如提取中国山水画的像素信息,通过自定义的算法,制造出一件糅合声效的不断生长变幻的矩阵化的数字山水,让人感叹新技术对于传统经典的巧妙借用。有的展品虽不依据特定的经典,却契合中华文化的审美境界:比如,半壁不断扇动翅膀的小鸟、倒悬的树枝随风摆动引发乐音和鸣,悦耳悦目,带有“兴会自然”的中华古典审美的趣味;又如,通过人工智能结合数字建模、动态设计和光影渲染等新技术,以东方式的庭院造景为想象契机,构建出带有禅学意味的虚拟意象。这些以新技术或非传统材料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境界进行的当代演绎,既打开了传统文化在新的语境中延续和再生的空间,同时也表明传统精华对于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背景和宝藏。
另有一类作品是各种日常生活材料或工艺在实验和数字化语境中的重新演绎。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也属于相对亲切、易于理解的类型,因为有了“日常”的契机,晦涩的实验性话语,就有了方便转译的“工具”和渠道。一幅悬挂于空的彩色“挂毯”,却是由平铺地面的LED屏幕后的数据线与电源线交织而成,LED屏上则显示着与挂毯接近的彩色纹样,物理世界的编织与数字世界的编程被巧妙地“共织”于一体,引导观众去思考其间的关系和联结;一堆褐色粗糙的圆木横放于地,走近看才发现是由普通的纸通过特殊的处理制作而成,并在木头延伸出去的部分,恢复为可视的“纸”的质地,被随意地拉伸、扭曲、变形,是要探寻物之本源?还是表现寻常之物的更多可能……这些日常生活的材料或技艺被纳入当代艺术的视野,从根本上脱离了原有的物性和功能性,成为审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媒介,以及对突破熟悉之物的各种常规限定的思考。
更多的作品则是立足当下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运用技术化的手段,结合艺术的逻辑,表达对各种当代问题的思考和关切。比如,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情绪的可视化,关注当代社会的情感焦虑的同时,也挑动起现场观众积极参与的兴趣;采集城市空气样本转换成城市云图,通过一幅幅色彩参差的云图对比,显示对城市生存环境的忧虑;构建具有高度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的人工智能外骨骼可穿戴机器人装甲,展开对充满科技感与机械感的未来人类生活的想象;利用人工智能系统控制机械臂和光学装置来模拟复杂的生态系统,表达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此外,如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技术的失控发展、对人性的困惑等,当代社会飞速的发展与层出不穷的问题成为实验和数字艺术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工业感极强的钢铁、机械、光、电,被反复引入各种观念性的表达,挑战传统审美也挑战观众的认知;智能算法、虚拟技术、AI设计等技术驱动的各类数字造像在荧屏间变化闪烁,艺术的边界也在闪烁中模糊、变幻。因为更依赖于机械性或技术性的材料、工艺,这一类作品不如前两类作品那般亲切易于理解,但在它们积极努力的表达和各种突破常规与传统的操作中,人们看到艺术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二
如果刚刚看过全国美展的油画板块,进入实验和数字艺术展区,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显然,这里的参展作品,从创作到评选,没有传统架上艺术那些不言自明或者说不约而同的标准、规则和思维定势。相对于中国画、油画等类别悠久而丰厚的历史积淀,实验艺术、数字艺术的优势和劣势都过于明显:没有琳琅满目的经典可供膜拜,当然也就少了被高峰遮蔽的困窘;没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技巧可供参考,自然有了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没有那么多历史累积的规则、范式,评价的尺度也相对宽松多元。正是得益于这种“缺少”历史负累的评价体系,“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展区呈现出有别于其他传统美术展示的独特气质。
首先,它足够开放。这种开放性贯穿到从创作、作品到展示的整个艺术过程。就创作而言,媒介材料不拘一格,仿佛万物皆可为我所用;主题表达莫衷一是,却也相安无事、互不妨碍;表现手段各擅其长,糅合趣味性与科技感,充满想象力与探索性。创作者也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领域,他们可以是艺术家、院校师生、数字艺术从业者,也可以是来自不同领域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甚至包括科技工作者;他们理解和应对世界的方式差异巨大,在协作与相互碰撞中,为这一艺术领域注入了多元的视角、差异化的思维和更加蓬勃的创造力。展区规划也区别于传统美术仅仅依据观赏这个单一需求而遵循的简单整饬原则,它邀请进入、重视互动,依据展品展示与表达的需求,场地设置极富灵活性。总之,实验和数字艺术,完全突破了传统美术类型由于悠久的历史,各种经典累积、规范定型,而逐渐形成的相对封闭系统。这里,衡量经典的标准远未达成,成功和失败都尚处于进行时,对艺术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保持着高度开放接纳的态度。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参展作品-陈抱阳《智能体共生:从运河到银河》
同时,它是一个富于包容性的空间。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展区中丰富多元的作品样态,也体现在现场观众对实验和数字艺术的接纳态度上。曾经,实验艺术作为传统美术形态的反叛,被深度诟病。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创作者们在探寻符合国情和契合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艺术评论界和策展人们的勉力诠释、宣传,为实验和数字艺术的“正常化”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另一方面,则是观众群体也在这几十年中获得培育,从一开始的拒斥到逐渐包容甚至接纳,受众对于实验和数字艺术的接纳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所以,在现场中,观众参与的态度大多轻松而随意,好看的多看一会,好玩的上手参与,莫名其妙的也不妨大胆咕噜一句“这是什么?”……不卑微奉迎、不粗暴拒斥,给予包容、给予期待,对于艺术,这正是恰到好处的生存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开放和包容,艺术在此展现出多种可能:她可以是游戏,人们在参与和互动中获得交往、嬉戏的愉悦;她可以是品鉴,人们在默然心会中感受美与趣味的传递;她可以是大胆地探索,人们包容并期待各种规范和定势的突破;她也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造物的展示与分享,允许评判允许质疑,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艺术哲学中有关艺术起源、本质、价值的种种探讨,在这样的展示空间中,似乎更能让人获得具象的感知。
三
毋庸讳言,不足也是明显的,这首先表现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方面。参展作品中不少糅合人工智能、数字成像、机械制造的作品,看起来炫目听上去玄奥,费心尽力却让人不知所云,即便有展品说明,也弥补不了辞不达意的尴尬。科学技术侧重理性的探索与功能性的创造,艺术则擅长观念的演绎与情感的抚慰,二者明显的异质性,增加了它们相互转化生成的难度;专业的壁垒也使创作者们难以自由跨界,无论驾驭现代科技还是发挥艺术创想,都远未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科技与机械制造的生硬感,又阻碍了美与情感的流畅传达,一些作品明显机械性、科技感有余,而欠缺艺术的诗意和感染力;在传统艺术中培育起来的审美群体,一时也难以接纳这种新型的表达模式,一声声“这是什么”“啥意思”的质询暴露了创作者努力表达却不被理解的尴尬。但显然,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已经是当代艺术发展无法阻挡的趋势,是实验与数字艺术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它虽是创作的难点,但也将成为引爆未来艺术的奇点。
其次,不足还表现在作品主旨的挖掘和表达方面。有学者曾说实验艺术的实质是“以有价值的主题表达作为前提,寻找最契合的材质与技术媒介语言进行表现……其实验性就在于打通艺术的门类界限,突破既有的艺术框架,对惯性的艺术观念、理论进行反思、改写,不断延伸艺术所涉及的领域等”。1这种创作模式容易造成的弊端:一是主题与表现手段之间龃龉难合的生硬感;二是在主题的提炼上陈陈相因,缺少突破。实验艺术一向观念先行,热衷讨论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科技与未来等与生存相关的终极问题,但当创作者对社会人生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缺乏敏锐的观察、对艺术表达缺乏独特的感悟,贸然创作,或者为创作而创作,那就难免不断重复前人的观点、模仿他人的实践,作品最终流于肤浅或雷同,这个实验艺术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在此次展示中也依然明显存在。
不过,相比于人类艺术的漫长历史,实验艺术可以说尚处于幼龄,数字艺术更是刚刚起步,所以表现得稚嫩、笨拙、力不从心,是再正常不过了。此次作品展多元杂呈、生机勃勃的面貌展现了实验与数字艺术值得期待的未来。只要艺术家们不放弃探索和实验的勇气,艺术环境能够保持开放和包容,那么,这种顺应时代而生的艺术样式在给公众带来愉悦的同时,必然还会不断突破艺术已有的边界,贡献令人惊喜的创造。
作者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如何订阅
邮政代号:4-287 杂志定价:38.00元/期
致电编辑部订阅全年六期惊喜优惠价:200元
地址:上海巨鹿路709号, 邮编:200041
电话:086-021-64377362
E-mail:shartreview@sina.com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办
《上海艺术评论》编辑部出版
关注《上海艺术评论》,聆听真正的艺术评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