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1月17日电 题:新的“洛阳铲”:科技赋能中国千年文物活起来
新华社记者史林静 袁月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久前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成功复原了仰韶人面貌。跨越5000年的历史长河,远古先民的样貌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土样进行电化学检测分析等多种科技手段,人们得以对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仰韶先民们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从事农耕、养殖、狩猎、制陶等生产生活有了更细致的了解。
“考古虽然是和历史对话,但现代科技的融入往往能产生不少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河南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说。
不论是新疆库车古代人群遗传演化的还原,还是华龙洞人被确认为东亚地区向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抑或是河南仰韶先民的面貌复原、湖南马王堆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诸多实例证明,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能让人们更加直观了解古代社会的多元特点,向世界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丰满细节。
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实验室,研究人员对种子进行扫描登记。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手持木杆,旋转着将半圆凹形的铲头打入地下,带出一节节不同质地、颜色和包含物的土芯,深埋在黄土之下的“文明密码”初露端倪——“洛阳铲”,这一由中国河南洛阳地区村民于20世纪初发明的“神器”,是中国考古人的必备工具之一。
事实上,考古学有两把“洛阳铲”,一把是实际使用的手铲,一把是象征意义的手铲。
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科技这把新的“洛阳铲”正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文物考古工作之中,如同给考古学者赋予了“一双慧眼”。
科技考古内容庞杂,包含年代学、环境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古DNA、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等。如今,考古界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已成新常态。
四川三星堆恒温恒湿的多功能考古方舱为考古人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发掘环境;河南二里头遗址通过综合运用地貌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复原赫赫夏都的山川风貌;运用低空遥感技术建立的明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数据库,再现了明长城横亘万里的历史场景……
先进理念和科技不仅让考古发掘更加精准高效,更实现了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打开手机,轻点“云上龙门”小程序,伴着典雅悠扬的乐曲,禹王池、潜溪寺、宾阳洞等景物在眼前依次展开。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正在进行数字化“变身”,通过运用高清三维扫描“黑科技”搭建起科学全面系统的数据库。
工作人员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进行勘测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以龙门石窟代表性洞窟宾阳中洞的莲花藻井为例,历经岁月洗礼后,其初建时的“容颜”一度只能依靠想象。“如今在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对莲花藻井中的图案进行精准勾勒,同时借助X射线荧光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高科技装备’,可以让莲花藻井上的伎乐飞天真正‘飞’起来。”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主任高俊苹说。
在诸多“黑科技”赋能下,一些冷门“绝学”的研究步入了“快车道”。
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输入代码点击“运行”,数以万计的甲骨碎片的数字摹本、数字拓片等,便开始快速进行自动缀合。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但甲骨自然损坏速度较快,且迄今为止出土的16万余片甲骨,被广泛地分散收藏于国内外多个地点,保存、展示、利用不易。
“过去,甲骨学者往往靠记忆和手工一片片拼合,破译起来颇为不易。近年来,AI、大数据、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识别与释读甲骨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负责人刘永革说,中国甲骨文研究正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据悉,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的研究团队也在探索利用AI大模型来实现甲骨文的辅助考释。
发展科技考古,强化科技考古,已经逐步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共识。
早在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组建了科技考古室,目前有专业实验室25个,涵盖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分子考古、环境考古GIS与遥感考古等12个方向。山西、陕西、湖南等地也纷纷建立起科技考古研究机构,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数字文博”也迈向了新阶段,对面向公众的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展示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鲜活。
俯瞰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考古方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今日,当走进形似青铜巨鼎的殷墟博物馆,甲骨展厅不仅展出16片实体甲骨,游客还可以触摸硕大的数字屏幕互动;在三星堆博物馆,借助最新裸眼立体技术,巨大的考古方舱在展厅还原,让游客得以沉浸式体验考古发掘场景;不断更新的“数字敦煌”让茫茫大漠中石窟内的珍贵文物“飞”向世界各地。
“科技的力量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讲述,让古老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更多人跨越时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