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马作鹏


对城市发展而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青年人群的急难愁盼,为城市吸引、留住、激励、成就年轻人献计献策。

1月15日下午,在杨浦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代表说,社会进步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提高教育水平需要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应动态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在焦扬看来,每年全国10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是巨大的人才红利。要把青年人才红利用好用活,不仅是引进来,还要能安居乐业,构建教育、科技和人才良性循环的体系。


人大代表分组审议。马作鹏摄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想谈一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1月16日下午,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审议现场,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睿代表直奔主题。

“现在高校应届生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学校所学和产业所需不匹配。”胡睿说,“比如我所在的游戏行业,以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行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需求很大,面临严重的供给不足。”她建议沪上高校充分考虑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动态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同时建立企业与高校供需对接机制,共同开展联合培养计划。

在这场专题审议会上,上海灵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夕爱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上海应该优化居转户制度,提升上海对青年人群的吸引力。

上海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上海昆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洪程栋代表,则将目光放在了新兴领域青年职业技能教育上。

洪程栋在提交的代表建议里说,对影响新兴领域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在青年人所选择的答案中,前三个依次是“学历层次低”“缺少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和“技能技术水平低”。这反映出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已经逐渐意识到技能技术正在影响自身职业发展,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加以改变。洪程栋建议,加强对新兴领域青年人职业生涯指导,进一步打破职业教育学历的“天花板”,推进社会普遍认识职业教育、认同职业教育。

还有一些代表关注青年群体的消费。


2024年ChinaJoy展馆一角。马作鹏摄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代表认为,文化消费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主流群体。青年“悦己”消费崛起,“二次元”热潮涌动,“文博热”持续升温,但是青年文化消费服务供给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标志性青年文化业态尚未形成;专业承载大规模、跨地域青年文化活动的大型场所较少。

邬斌建议,进一步加强与龙头电商平台合作,将各类全新消费信息、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广泛触达青年,向年轻人“种草”新潮、国潮等优质品牌商品;打造与青年同频共振的上海文化符号,催生青年文化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让青春涌动,让活力迸发,城市明天更美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