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上海浦东城管综合执法局
农业执法大队中国渔政31402船
在杭州湾水域浦东段
开展日常执法巡航时
执法队员在海面上
发现一大型漂浮物
经初步观察
确认该漂浮物是一条死亡的鲸鱼
属于野生保护动物级别
市、区两级农业执法部门
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馆相关人员
随后对死亡鲸鱼进行现场检查
这条鲸鱼体长约6米
体重约3吨
尸身完整,尚未腐烂
经现场专家初步鉴定为
须鲸类幼体
由于鲸鱼体积较大,在起吊上岸后,当天将其运输至相关区域给予解剖处理,肌肉和内脏无害化处理后,留存皮张和骨骼。
须鲸是仅次于蓝鲸的世界第二大动物,最小的种类体长也大于6米。其口中没有牙齿,但上颌左右两侧的腭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齿状排列的角质须,这些“毛牙”能够捕获猎物。
大多数须鲸都在1至3月份时于温、热带海域繁衍后代,雌兽妊娠期10~11个月,幼仔出生时体长4.5~4.8米,哺乳期约半年。8岁性成熟,寿命一般可以活到几十年到一百年。
八年前,浦东水域也曾发现一条死亡鲸鱼,被制成标本陈列在上海自然博物馆。
2017年3月,浦东渔民在大治河外海域也发现过死亡鲸鱼。当时那条鲸鱼遗骸体长约24米,重达20吨,整体形态较为完整,露出水面的左胸鳍却消失不见。经专家判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须鲸。
之后,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团队采取就地解剖的方式,将鲸鱼肌肉部分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骨骼部分则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清理脱脂工作。为了不损伤骨骼,团队采用了微生物降解的自然降解方式,对骨骼上的残肉进行处理。对于缺失的左侧鳍肢和破损的左下颌骨,都用模型替代。2021年12月,这件国内最长的长须鲸骨骼标本被运抵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现场组装,随后向公众展出。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的长须鲸骨骼标本
此次发现的幼体须鲸,上海自然博物馆相关人员正在进行解剖,将来或许也会以崭新的“生命”姿态公开展出,陪伴公众在科学的海洋里继续“遨游”。
本文综合自:新闻坊、新民晚报、网友评论等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