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牧场是一种畜牧业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一些草原地区,因为不同季节气候和植被条件变化明显,牧民会划分出四个不同的牧场用于不同季节放牧。比如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一带的草原就有四季牧场。
春季牧场一般位于山麓地带,春季气温回升,这里的牧草较早返青,适合牲畜度过春乏期;夏季牧场通常在山地高处,那里夏季气候凉爽,降水较多,水草丰美,利于牲畜抓膘;秋季牧场是在从高山夏牧场向冬季牧场转移过程中的过渡地带;冬季牧场多处于山谷、避风的低地,那里相对比较温暖,积雪较浅,牲畜可以觅食,帮助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这种利用方式可以让牲畜在不同季节都能获得合适的草料,同时也有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一、四季牧场的形成原因
1.自然环境差异: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不同,导致牧草生长状况各异。如天山地区,海拔高处夏季气候凉爽,水草丰美,适合作为夏牧场;而冬季海拔低处的山麓地带,气温相对较高,地面积雪较薄,牲畜能觅食牧草,成为冬牧场。
2.游牧民族传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牧民根据季节变化和牧草生长情况,不断转移牧场,以保证牲畜有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3.草场资源保护:轮牧转场可减少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使不同区域的草场得到轮流休养生息的机会,有利于草场的自我恢复,实现可持续利用。
二、四季牧场的转场时间及地点
1.春季:一般在3月中旬到6月上旬,气温回升,牧民驱赶畜群离开平原山麓地带,向海拔更高处的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转移,再逐步上升到中部的草甸、草原带。
2.夏季:6月上旬到9月中旬,牧民把畜群赶到海拔在2000米到3500米的山地草甸带。如天山北坡,这里气候凉爽,蚊虫少,高山冰雪融水多,水草丰美。
3.秋季:9月中旬到11月中旬,气温下降,高海拔地区开始下雪,牧民将畜群赶至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是转入冬季牧场的中转站,过渡到秋窝子。
4.冬季: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牧民将畜群赶至海拔更低的山麓地带,并随着气温的降低继续向平原盆地的荒漠草原地带和河谷地区转移,即“冬窝子”。
三、四季牧场转场的影响
1.积极影响:牲畜能在不同季节获得优质牧草,有利于抓膘增壮育肥,保证牲畜的成长和数量的增加;减少对单一草场的过度依赖和破坏,有利于草场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消极影响:转场过程中,牧道崎岖,易受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给牧民和牲畜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羊群与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四、新疆的四季牧场
新疆的四季牧场是当地牧民根据季节变化和草场资源分布,将牧场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使用的牧场。
1.分布区域
(1)春季牧场:多位于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牧民赶着牲畜从冬牧场转移至此,随着气温回升,逐步向中部的草甸草原带过渡。
(2)夏季牧场:通常在海拔2000米至3500米的山地高处,如天山北坡的森林、草甸、草原和高山、亚高山草场,以及阿尔泰山的深山地带。
(3)秋季牧场:一般在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地带,是从夏季牧场向冬季牧场转移的过渡区域,如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山麓地带。
(4)冬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谷地荒漠草原地带、河谷地区以及中低山的背风坡,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塔里木盆地边缘的荒漠草原地带。
2.转场时间
(1)春季:一般在3月中旬到6月上旬。
(2)夏季:6月上旬到9月中旬。
(3)秋季:9月中旬到11月中旬。
(4)冬季: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
3.形成原因
(1)自然环境差异: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山地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垂直自然带,使得牧草生长状况各异,为四季牧场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础。
(2)游牧民族传统:新疆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根据季节变化和牧草生长情况,不断转移牧场,逐渐形成了四季牧场的利用模式。
(3)草场资源保护:四季轮牧可以让不同区域的草场得到轮流休养生息的机会,减少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有利于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