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中俄手中什么武器最具威慑力,高超音速导弹当仁不让,尤其是解放军的“东风”导弹,让美日“岛链计划”形同虚设,对此,日本很是不甘心,于是又推出了新的打击方案。



1、日本要将对抗,延伸到外太空

近年来,日本在其防务规划中不断强调“高超音速武器威胁”,试图将大国竞争的火焰引向太空。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中俄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突破,日本深感传统安全手段捉襟见肘,因而加速推进反导能力建设。而其最新的计划则将目光投向了外太空。

据日本媒体透露,日本防卫省将为新一代HTV-X货运飞船配备先进的红外传感器,以测试从太空监视高超音速导弹的可行性。这标志着日本首次将航天器与军事侦察结合,以应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美国提供了一些灵感。

高超音速导弹之所以被称为“游戏规则改变者”,是因为其速度可达5马赫以上,给防御方留下的反应时间极为有限。此外,它们通常在大气层内低空滑翔,传统雷达难以捕捉。面对这一困境,日本意识到其现有的针对亚洲大陆部署的预警系统已经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威胁。因此,他们计划通过遥控的航天器来继续保持对潜在威胁的监视。



2、以空站为跳板,对抗中俄高超弹

HTV-X货运飞船的首飞定于2025年,届时,这个兼具运输与侦测功能的航天器将利用H-3火箭发射升空。一旦完成向国际空间站的补给任务,它将在近地轨道上继续飞行一年,用以测试其搭载的红外传感器能否有效检测模拟的高超音速导弹靶弹。

事实上,日本并未满足于单一维度的太空观测计划。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包括长航时无人机和水面舰艇雷达在内的多元化侦测方案。早在2019年,日本就在无人机平台上成功实现了红外探测技术验证。据悉,此类无人机具备相当的机动灵活性和成本优势,而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前沿侦察工具。

然而,由于日本在自研军用无人机领域尚存技术差距,加之政治及外交风险的考量,使得持续在他国周边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变得不切实际。于是,防卫省将部分精力转向了发展舰载雷达技术。他们计划将这些雷达系统部署于海上,从而向潜在敌人靠近更多,以便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导弹发射信号。



3、日美合作:对抗边缘的联盟

与此同时,日本还在酝酿建设一个由小型低轨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与美国的“多域传感器网络”计划相呼应。这一由太空、水面和空中共同组成的侦测网络,希望能在发现高超音速威胁的瞬间形成有效的拦截体系。

日本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寻求美国的技术支持。2024年5月,两国签订了一项价值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携手开发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防御系统。这项合作旨在迎战高超音速导弹进入滑翔阶段时的技术瓶颈,提升拦截成功率。



防卫省表示,“周边国家在高超音速武器技术上的长足进展,使我们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显得迫在眉睫。”这无疑为整个计划打下了舆论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与美国都极力推进相关研究,其实质进展却远不如中俄。当前,美国尚未将任何一款高超音速导弹投入服役,而日本的相关技术研发更是步履蹒跚。

这样看来,美日双方所宣称的对于高超音速导弹的探测和拦截能力,多少都有些夸张成分,也就更别提对抗中俄甚至是“东风”导弹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