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朱秀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专硕中心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12期
导 读:
本文通过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基本路径进行探讨,丰富并拓展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研究,完善当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策略与布局,为全面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能、推进中华文明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一、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愈发频繁且紧密,使得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竞争力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强中华文明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当代文化和谐融合,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进而弘扬那些超越时空界限、具备永恒魅力且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已成为当今国际传播领域的焦点课题。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基本路径进行探讨,丰富并拓展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研究,完善当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策略与布局,为全面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能、推进中华文明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二、理论框架
本文的理论框架依据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两个方向展开,分别采用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罗萨 (Hartmut Rosa)的社会加速理论。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采取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性空间三位一体的三元辩证法,再立足社会加速理论视角,依次从科技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这三个加速机制展开,探索如何进行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形式与路径的有效重塑,激发其当代生命力与跨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一)空间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列斐伏尔在1974年提出空间生产理论,开创性地阐述了空间的生产性内涵,“空间被列为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列为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特别是其再生产的一部分”[1]。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是预设的、客观的或虚空的,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空间成为一种生产对象,空间中对象的生产转移到空间本身的生产中。基于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的深入剖析,物质空间仅是空间构成的一个层面,其完整性应囊括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以及社会属性领域这三大维度。
由此,列斐伏尔构建了以生产实践为核心的三维空间辩证法,即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性空间三位一体的三元辩证法[3]。“空间的实践”,作为第一空间,即物质空间,是指物质生产活动所塑造的社会空间,亦可称为社会实践的场所;“空间的表征”作为第二空间,即精神空间,是一种被概念化了的空间,既包含了逻辑的抽象,也包含了形式的抽象[4],它代表了感觉现象所占据的空间,指代关于真实空间的知识性、概念性的符号系统;“表征性空间”通常被视为第三空间,即社会空间,指的是存在于用户体验领域的私人、想象和体验空间。在这一时间进程中,客观的物理空间、主观的心理空间与实践的社会空间相互交织,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多样性结构。
(二)时间理论:社会加速理论。德国社会学家、批判理论家哈尔特穆特·罗萨在其著作《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中对社会加速理论进行了完整论述。罗萨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加速”的社会,社会加速包括三个范畴:科技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5]。在这个加速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性变迁,社会变迁的加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而生活节奏的加速反过来又推动科技的加速,进而形成一个不断加速的、自我强化的循环,这就是社会加速的完整机制,只有社会“加速”才能持续发展。
三、空间的表征与实践: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空间重塑
(一)空间的实践:中华文明空间纽带的延伸。“空间的实践”作为物质空间,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形成了社会空间,也可以称为社会实践的空间。中华文明对外的空间扩张,有赖于文化要素有效地向外流动,形成可以提升国家文化传播力和整体文化软实力的中华文化圈。因此,中华文化物质空间的扩建与落地就成了延伸中华文明纽带的重要一环。以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为例,截至2023年底,全球各地498所孔子学院和773所孔子课堂的创办,不仅满足了世界各地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增强了他们对中华语言文化的了解,并且利用地缘优势、文化亲缘优势,配合国家整体外交布局,构建出新型的中华文化圈[6],使孔子学院成为中国价值观传播中一张亮眼的“空间名片”。
与孔子学院独特的教育意义交相呼应,华侨华人在海外聚居的唐人街,也对中华文明的生活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如美国的纽约唐人街、加拿大的多伦多唐人街、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唐人街、泰国的曼谷唐人街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唐人街,这些唐人街各具特色,作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展示窗口,可以在此看到各种各样的中华文化元素,传统的建筑风格、美食、艺术表演等,不仅吸引了当地人的目光,也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华文化。唐人街也是华侨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华侨华人在唐人街开设餐馆、商店、学校等,通过教授中文、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习俗带到海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此外,唐人街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也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华文明的传播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节、中国艺术展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大型文化展会,同样是中华文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这些展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项目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美食等,让更多的人在文化空间的实践互动中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了解和欣赏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历史价值。这些在物质生产中延伸的文化纽带,在空间尺度上不断向全球各地辐射,并且依托“一带一路”等不断扩大以中华文明为底色的社会空间,关联着世界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交互与认同。
(二)空间的表征:数字文化空间平台的搭建。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指出,“空间的表征”泛指“包括空间本身的样貌与意义,涵盖空间展现的多种形态与内涵,以及其展现过程中所涉及的模型、影像、文字、符号乃至概念和思维方式等”[7]。换句话说,媒介在呈现空间表征时,是以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为基石,通过媒介的生产过程,运用多样的媒体修辞技巧,来描绘和传达自然空间或社会空间的形态与意义。
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个角落,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也不再局限于“实体”空间,而是通过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深度融合,将物质的文化载体搬至数字平台的信息交互中,实现多种传播机制重叠、联动的数字传播新方式,开创当代中华文明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境界。借助数字投影、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以及混合现实技术(XR)等搭建的线上数字博物馆,通过线上展览和虚拟漫游等方式让全球观众在线欣赏来自中国的文物和艺术品,突破场地空间限制,极大程度满足了游客的观赏需求。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数字科技馆等数字博物馆群建设不断完善,具有呈现方式多样性、多感官交互性、参观便利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与展品相关的信息。例如,故宫博物院英文官方网站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设置了Visit、Exhibition、Collections、Multimedia、Explore、About六大板块,通过这些板块,国外用户可以自由地浏览故宫的信息。此外,故宫博物院还通过视频播放区和互动区提供了中英文的演示,为国外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丰富的信息以便其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内涵,达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效果,同时也给海内外用户带来更为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外国受众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文化体验,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YouTube上的“Barrett看中国”账号由一对姓Barrett的英国父子运营,一期视频中讲述,他们曾在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合作推出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中利用裸眼3D技术看到了故宫文物三维效果,他们觉得这种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展示方式非常酷,并表示这种体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与此类似,针对国外受众的线上艺术展也在中华文明的传播形式创新中发展并壮大,这些展览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中国的艺术作品和创意,吸引全球观众欣赏和了解中国的艺术文化。例如,由中国教育部主办,旨在展示全球热爱中文的外国朋友书画作品的“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书画展,观众可以在展览中“云欣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创作者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展示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成果。
这些线上艺术展或线上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多种功能数字文化空间平台的搭建,为国外受众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机会,有助于他们调动更多感官来感受文化艺术作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创新精神,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地域隔阂及语境隔阂,以更具视觉冲击力、创新性、互动性与娱乐性的新鲜体验吸引更多海外受众,增进其对中华文明价值理念的兴趣和认同。
(三)表征性空间:虚拟空间中的中华文化体验。“表征性空间”即社会空间,具有私密性、想象性以及经验性的特点,隶属于用户体验的范畴。社会空间并非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简单叠加,“空间生产”过程的强大力量使得空间实践更具自主性,使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则生产空间,把特殊的、隐喻的社会文化联系投射其中,形成一种全新的开放式选择。
当今社交网络正从平面Web2.0时代向立体化、沉浸式Web3.0时代演进,而元宇宙正是建立在Web3.0基础之上的“真实虚拟世界”。借助智能计算、虚拟现实、深度挖掘等智能技术,可以将中华文化内涵融入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媒介形态中。
同样展现出虚拟社会交往“表征性空间”力量的,还有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数字游戏。数字游戏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设计手段、在数字化设备上实现的游戏,具有独特的娱乐性、设备的接近性、操作的简易性、用户体验的沉浸性等特点,数字游戏中的虚拟空间,不仅能够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环境、场景、人物等,而且可以创造出完全虚构的虚拟世界。随着中国数字游戏的大规模出海,中华文化也增加了一条走向世界的新通道[8]。例如由中国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数字游戏《原神》,游戏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如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哲学思想、非遗技艺等,在全球各语言版本里推出中文配音的原创京剧唱段《神女劈观》,截至2023年底在海外视频平台YouTube上的播放量已超过800万人次,充分展示出中国京剧独特的魅力。
不仅如此,具有广大国际市场的数字游戏对中国故事的恰当表达也有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与传输。例如由梦工厂动画和网易联合开发的《功夫熊猫》系列游戏,以中国功夫和熊猫文化为主题,通过游戏故事向玩家传递了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诸如此类具有高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型传播形式,有助于中华文明在虚拟空间中建构新型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使其由传统基础的叙事结构过渡到交互式、全真感的高级叙事结构,从而深挖跨文化、跨区域、跨圈层用户之间的集体记忆与价值共识,拓宽国际受众认知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广度和深度。
四、时间的加速: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时间重置
(一)科学技术加速:高新技术赋能中国形象立体化。传播技术的飞速迭代,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华文明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快速的途径,丰富了其多元化的传播形态,在借助媒体融合优势拓宽传播渠道、通过数据对中华文化进行更精确呈现的同时,也有利于精准对接传播受众,满足国际受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有利于各国人民更加真实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例如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和场景,使用者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并利用反馈交互不断增强传播效果。将新技术应用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地受到场景气氛的感染,一定程度上消除与国外受众的传播隔阂,进而产生更深入的文化互动体验,为塑造和展示更加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提供全新的可能。
我国主流媒体多次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运用VR技术,例如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发布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多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沉浸之旅》(Immersive tour of venues for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不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与答疑,同时通过CGTN的官方App和网站进行全球直播。在《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沉浸之旅》中,依托VR技术,CGTN主持人在介绍冬奥会场馆时“穿越”到场馆内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参观北京冬奥会各个场馆,这种体验将观众带入一个三维的虚拟环境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馆内部,从各个角度观察场馆的外观和内部设施,甚至可以模拟坐在观众席上观看比赛或者与运动员同台竞速,既生动直观又有趣味性。
CGTN还利用V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专题报道,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在报道京剧这一传统文化时,CGTN就通过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为观众推出了“数剧京韵”系列,并通过CGTN的官方App和网站进行了在线播放。“数剧京韵”系列中,《湖广听曲》和《三岔口》全息京剧作品就是借助VR技术实现的,观众通过VR设备仿佛置身于京剧的演出现场,在感受全新观赏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在春节报道中,通过VR技术可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热闹的庙会中,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在中秋节报道中,可以通过VR技术让海外受众欣赏到美丽的月景和中华文化传统的赏月习俗,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VR技术的运用,这些国际赛事、文化专题等报道不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国际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享受,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文化魅力,并且对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促进文化交流,进而增强对中国的认同感与好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媒介个性化、多样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需要对数字音像、移动终端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深入研发与探索,通过5G、AR、VR、XR等多种技术整合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展现科技大国、体育大国、文化大国等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带来越来越大的支持。
(二)社会变迁加速:由“刚性”语态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技术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往往催生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变。此类变革可能具体表现为某一专门生产领域的结构性调整,也可能通过某一领域的全面革新,进而引发多个生产和社会领域出现结构性的连锁反应。正是由于以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加速,使得社会媒介传播也得以加速起来,从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Facebook、YouTube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到H5、VR、AI等智能传播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单调的单向沟通模式逐渐被平等、亲密的双向沟通所替代。传统新闻的“受众”逐渐转变为互联网平台中拥有更多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用户”,新型的传播关系已然形成:传统优势媒体的“刚性”语态结构正在消解,“柔性”情感诉求越来越呈现为“第一性表达”[9]。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的新时代理念,其核心内涵就是以不同群体共处的平等多样为基础,以相互交流互动为方式,以共同倡导的价值准则为规范[10],超越民族共同体的地缘、历史、文化、国家利益等因素,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新境界。以“天下大同”为特质的公共道德精神和向上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打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新运用、新贡献,也是中华文明时代精髓与智慧结晶的重要体现,为各国人民实现相互尊重、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关系新境界提供了方向指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全球治理危机提供了中华文明养料。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国积极扩张叙事话语主体,从政府官方主体到政府主导的官方媒体,再到海内外民间主体,逐步形成顶层设计之下各部分团体协同联动的传播主体格局,在发挥国外媒体与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桥梁作用的同时,也借助海外华侨华人的国际传播优势,用“软”身份实现“硬”诉求,以生动、形象、鲜活的中国故事所具有的内在感染力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效果。例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主持人康辉作为主持人兼Vlog拍摄者的《大国外交》系列视频,在YouTube、Facebook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发播,效果出色。首先,观众可以通过康辉的视角深入了解中国外交政策背后的思考和决策过程,这种透明性和开放性的展示有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的理解和信任;其次,Vlog的报道方式使得传播内容更加亲民、有温度,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还通过康辉的个人视角展现了外交官的真实生活和工作状态,使外交政策更加贴近民众,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最后,该系列通过多个国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成功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户的关注,康辉以其专业而富有亲和力的形象,以及Vlog中生动真实的中国外交故事,赢得了国外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人民日报发布的“Vlog|老外用Vlog记录真实的新疆”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的典型案例,视频以外国网红高佑思的视角观察我国新疆的棉花种植,在通过网红博主的镜头展示新疆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以及棉花种植过程的同时,更是让观众利用“第一视角”通过视频看到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视频里高佑思语言诙谐而不乏深度,这种自带亲和力、交互性、趣味性的跨文化视角,弥补了以往宏大叙事报道中“刚性宣传”的短板,在潜移默化中展示中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三)生活节奏加速:“日常化”短视频建构中国故事话语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快速的技术革新,更是一种社会制度的转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日益习惯于利用短暂而分散的碎片化时间,频繁使用数字媒介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交流,闲暇时间和行为间隙变得越来越短的同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增强了人们的时间使用效率,日常媒介使用时间的碎片化一再被加剧。在此社会加速迭代之下,短视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短视频凭借其传播主体多元、全时互动、全球传播的优势,成为全世界用户更偏爱的内容传播方式[11],正从娱乐阵地转变成为国际社会中的“超级舆论场”[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3]短视频以其独特的碎片化、多媒体属性,以及低操作门槛与强娱乐功能等优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兴表达形式。通过构建起日常化、个性化、场景化的“第一视角”,短视频以更平民化、更具生活温度的个体叙事拓展了大众对“他者”的认知维度。同时,YouTube、Vimeo、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盛行,使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不同圈层的人们得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汇聚,共同形成一个全新的意义共享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在短视频上的传播也得以从文化艺术迈向文化记忆,最终将中华文化的输出潜移默化地融入用户的日常化分享[14]。例如TikTok上的活跃博主Zara Liang,作为武术大师梁长兴的女儿,发布了不少她父亲的武术表演视频,展示出中国武术的魅力和技艺,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赞赏;再如另一位TikTok上来自四川的美食博主Bashan0915,在TikTok上分享了许多户外烹饪的视频,体现了中国美食的独特魅力和制作过程,引起大量外国网友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和喜爱。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果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底色的融媒体短视频,通过对视频片段或素材的后期制作,清晰表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内容和独特价值,已然演变为当代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李子柒短视频作为展现我国美食、非遗等文化形态的典型范例,以民间形象、传统美食、田园风光、乡村生活为题材,利用柔美宁静的画面语言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广泛的文化认同,激起了全球网友对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崇拜之情,为受众带来轻松愉快的体验效果,建构了生活化的国家形象[15]。面对越来越紧凑的生活节奏,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武术、茶道、书法、围棋、皮影、陶艺、汉服等承载着中国文化符号的短视频内容,迎合了碎片化、娱乐化、全球化阅读趋势,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要做到文化自信,使主题更加丰富,视角更加多样化,在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耕的同时,也要注意融通中外表达方式,用“真善美”的内容满足与唤醒国际受众对“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共鸣,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找到最佳路径。
五、结语
中华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国际传播也源远流长。在新时代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在空间维度上,采取中华文明空间纽带的延伸、数字文化空间平台的搭建、虚拟空间中的沉浸式中华文化体验这三条空间重塑路径;在时间维度上,通过高新技术赋能中国形象立体化、由“刚性”语态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日常化”短视频创构中国故事话语体系这三条时间重组渠道,助力中华文明在时空的变化中焕发出新场域、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研究”(批准号:23AZD053)成果】
参考文献:
[1]袁伟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中国叙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考察[J].观察与思考,2019(03):26-35.
[2]张清霞.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解读微信朋友圈[J].新媒体研究,2021,7(15):112-114.
[3][7]王长潇,王丹敏,杨立奇.空间理论视阈下短视频社区的空间表征及其呈现[J].教育传媒研究,2021(01):82-87.
[4]赵海月,赫曦滢.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02):22-27.
[5]陈志聪,周钰,巢乃鹏,等.社会加速与传播游戏之间的张力:移动阅读的碎片化、多样性与持续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29(10):17-33+126.
[6]李锦云,耿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形式探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04):31-37.
[8]何威,牛雪莹.数字游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趋势、方式与特点[J].对外传播,2022(09):21-25.
[9]钱怡.地方党媒的“传播调适”:宏大主题报道中的情感、情境和拟剧[J].传媒观察,2021(12):95-99.
[10]陈·巴特尔,陈雪婷,杨英,等.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7(06):3-9.
[11]陈绍玲.短视频对版权法律制度的挑战及应对[J].中国出版,2019(05):5-8.
[12]朱永宁.短视频风口下垂直账号打造的必要性:以天下泉城客户端工作为例[J].新闻传播,2023(24):48-50.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
[14]刘建萍,罗江.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建构:基于海外用户的调查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2):154-160.
[15]张爱军.自媒体视阈下国家形象的个性化建构[J].探索,2022(01):163-175.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王文君,朱秀凌.空间表征与时间加速: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时空重塑[J].青年记者,2024(12):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