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一天,朱德总司令来到晋察冀。



朱老总此次到晋察冀来,既不是指挥打仗,也不是观光旅游,而是受毛主席的委托,调研来了。

原来,自解放战争开打以来,华北、东北各个战场相继传来捷报,唯独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战场上噩耗频传。如: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接连失利。

按说,晋察冀军区物产丰富且人力资源雄厚,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比起其他军区好得多了。比如东北战场上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还缺少棉衣,却屡战屡胜。聂荣臻又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指挥作战经验丰富,本不应该吃败仗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此,毛主席派来了朱老总,帮助晋察冀查找“病”根,开方治病,以扭转前线战局。



朱老总来到晋察冀,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就一头扎进基层,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很快,朱老总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晋察冀在后方自力更生,大搞生产建设,粮食、棉花、畜禽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吃不完用不完的还可以卖出去,从中获得不少的利润。

这正是晋察冀军区连打败仗的主要原因。

大家可能有疑问了:根据地生产能够自给自足这是好事啊,怎么就和打了败仗扯上关系了呢?

原来,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敏锐地发现,只有开展生产自救,才能更好地维持根据地的生产生活和练兵打仗,于是,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口号。

大家都知道,聂荣臻在执行上级指示上从不打折扣。比如:1945年,国共二次谈判,蒋介石提出国共两党大裁军。为表达诚意,更是为了黎民百姓免受战争之苦,毛主席立即下达裁军指示。聂荣臻第一个执行指示,直接裁员四分之一,这是后话。



这一次,聂荣臻也是从不含糊,他马上号召战士们开荒种田,垒 圈养牲。不得不说,聂荣臻搞经济建设也是一把好手,很快,晋察冀军区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粮食单产达到200多斤,这不仅仅解决了战士们的吃饭问题,多余的粮食还可以拿来换取一些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

随着生活物资的富足,这种自给自足模式逐步演变成了一种商品交换模式,我用多余的粮食换你的棉衣,你用多余的纱线换我的肉品。从中滋生了小商人主义,也产生了一些经济上的纠纷,不但不利于部队团结,也影响了部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另一个方面讲,战士们忙于生产经营,疏于军事训练,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这也是多年后,时任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将军,在听闻军队出现了经商的苗头时痛心疾首,并提出自己心中的不满,并坚决反对。



找到了问题所在,朱老总没有立即提出批评。他知道,大家的初衷是好的,开始都是真心实意地想为部队做贡献,并没有想过半点享乐。只是,如今情况不同了,这种生产自给自足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一旦对大家提出批评,大家的情绪会有波动,如今大敌当前,这样做不利于带兵打仗。

朱老总首先找到聂荣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迅速召开了指挥员会议,向大家耐心地解释了军队经商的危害性和加强军事训练的必要性。朱老总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亲自下到连队,和战士们一同训练。见朱老总和自己一起训练,大家的积极性高涨了起来。

同时,朱老总配合聂荣臻对部队进行了整合,把一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力量充实到师、旅、团,提升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朱老总还把一批在生产中积极性高的部队单独拉出来,建立了后勤部,在战争中发挥了他们的积极作用。



在朱老总一系列的操作下,晋察冀军区的战斗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在后来的青沧战役、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中均取得了接连胜利,从而扭转了华北战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