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双碳要闻

A、政策速递

1.《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公布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的关键支撑。要求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在区域、省域、城市、县域各层级,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久久为功建成若干各美其美、群众满意的示范样板,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累经验、树立标杆。

零碳解读:这也是继2024年1月初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之后,首次出台系统实施的指导文件。该意见从区域、省域、城市三个维度,强调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未来,5大区域,5个左右的省份,大约50个城市、100个县将获得重点支持。

2.四部门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第一批推荐清单共15项,涉及高炉-转炉、电炉、铁合金、乙烯、水泥、石灰、平板玻璃、陶瓷、岩(矿)棉、铅锭、工业硅、阴极铜、锂离子电池、手机等。

零碳解读:碳足迹是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涵盖了产品从生产、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因此,碳足迹的确定是科学评估碳排放的关键。此次首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的公布,对精准核算碳排放,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三部门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

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的办公厅开始遴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要求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机电产品再制造等四个领域。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要求,主要指标具有先进性,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明显,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产权明晰,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实际运行超过1年。

零碳解读:此次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的遴选是为了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推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高端智能再制造。

B、行业资讯

4.我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

1月1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在绿色能源领域,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在绿色交通领域,我国铁道电力机车出口量连续5年保持增加;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热销海外市场,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把这些汽车首尾相连,可以从北京到罗马。

零碳解读:我们的绿色贸易领跑全球。我国绿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中国不仅走在绿色发展的前沿,而且积极分享能源转型经验,协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5.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与北京大学共议煤炭甲烷排放测量与清单编制

1月14日,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统计核算部携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办《煤炭甲烷排放测量与清单编制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强调甲烷减排对近中期减缓气候变暖具有关键作用,指出煤炭领域减排工作是我国甲烷控排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指出,全球甲烷减排形势严峻且充满挑战,中心长期支撑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多项甲烷减排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推动煤矿等重点领域的减排工作。

零碳解读:与会专家就煤炭行业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监测检测、减排利用等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和困难挑战进行报告和探讨。本次研讨会为煤炭行业甲烷减控排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技术指引,积极探索甲烷减排控排领域多样化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对提升我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监测和数据核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东风汽车发布400千瓦氢燃料电堆

1月15日,东风汽车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400kW(千瓦)氢燃料电堆。据悉,这不仅意味着东风汽车在氢能技术上实现了一项进展,也标志着公司的研发成果转化迈出关键一步。该产品从基础材料、流场设计、封装及成型工艺、模块集成、健康监控及测试验证六大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可实现整车百公里氢耗降低24.5%,超出整车全生命周期需求达180万公里。

零碳解读:东风氢芯400kW电堆是面向49吨重卡量身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单堆功率突破400kW,低温冷启动可突破零下40℃,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长寿命、强环境适应性四大竞争力。我国各大企业在氢能技术上的持续突破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条件。

C、地方动态

7.佛山南海区出台工作方案继续加大氢能产业投入

1月15日,广东佛山南海区氢能产业强支撑工作方案发布暨重点氢能项目推进工作现场会在丹灶镇仙湖实验室二期工地举行。大会发布了《南海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将从应用市场、氨氢保障、要素供给三大方面,对南海氢能产业进行强支撑。会上还对《南海区车用加氢站规划(2021—2030)》中期调整进行解读。

零碳解读:南海将通过政策、资金、土地、空间、装备、试点等六个方面的要素供给强支撑,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其中,在土地要素方面,南海区计划在2025年底前保障氢能产业园区用地3000亩以上,支持氢能产业集聚发展。并且从一二三产、水陆空全面梳理了交通、工业、建筑、生活、旅游和农业六大板块21个类别的应用场景进行强支撑,以场景打造驱动产业升级,预计撬动超200亿元氢能投资。

8.年绿氢发电约51万度上海首个全闭环零碳氢储工程发布

据中国环境报消息,近日上海嘉定区安亭镇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发布,项目整合光伏绿电制氢、新型氢储能与燃料电池发电三大技术,将实现年绿氢发电量约51万度,每年预计可减少14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据了解,这也是上海首个集源、网、荷、储于一体的全闭环零碳氢储工程。

零碳解读:安亭镇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高度集成发电、制氢、储氢、热电联供等多个功能模块,打造了一个高度模块化、智能化的小型储能电站。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智能微电网技术,项目能够将原本不稳定的光伏绿电转化为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并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和厂房设施作为消纳绿电的载体,从而实现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全闭环流程管理。项目以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为基础,能够实现年制氢约30万标方27.5吨,通过制氢和储氢系统高效利用,实现绿氢发电,为区域碳减排作出贡献。

D、全球看点

9.欧盟新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正式实施销售新车需注意

2025年1月1日,欧盟针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规定的新排放目标在欧盟已正式实施。这些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法规规定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标准。目的是让交通运输部门参与欧洲的目标,即到203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

零碳解读: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适用于首次在欧盟注册且此前未在欧盟以外注册的新乘用车和新货车。根据该法规规定,自2025年开始,欧盟新乘用车的平均排放量目标为95克二氧化碳/公里,欧盟新货车的平均排放量目标为147克二氧化碳/公里。自2035年开始,目标将为0克二氧化碳/公里。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由于新型热电联产汽车将不再允许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因此欧盟车队的整体排放量将下降,这也等同于事实上的汽油和柴油内燃机汽车销售禁令。

10.欧洲负电价的出现警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据经济日报消息,去年以来,欧洲电力市场负电价现象引发关注。由于新能源发电量大增,市场无法消化,德国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出现了4个小时负电价。此前,英国、法国、西班牙也不时出现负电价,欧洲电力市场负电价全年时长创历史新高。在我国已开通电力现货市场的地区,负电价也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负电价反映的,正是新能源迅猛发展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

零碳解读:调节能力和调用水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面对当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不优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拿出钉钉子精神,打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这场攻坚战,为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专题碳讨

《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公布,4个认识偏差得到矫正

按照《巴黎协定》第18/CMA.1号决定,各缔约方须不晚于2024年底提交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以下简称《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在国内公布。

报告全面阐述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及获得的支持等信息。报告回答了公众所关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气候适应的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如同我国“双碳”之路上的一个指路标,在明确目标的同时,引导人们科学规划自己的绿色路径,共同投身这项牵动各方的奔赴。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就目前人们的认知与《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之间的偏差进行了分析。


图/IC

偏差一:

二氧化碳排放100亿吨≠全部温室气体排放

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量近130亿吨

2020年以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人们的“绿色素养”都有了极大提高。其中,对碳排放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多年来,从新闻报道到各种碳领域的培训,一般都会笼统表示当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大约为100亿吨。

事实上,我们说的碳排放一般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是102.82亿吨,比2020年增长了4.3%。而这仅仅是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9.1%。

《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明确: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简称LULUCF)约为129.9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20年增长了4.3%。在不包括LULUCF的情况下,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43.1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20年增长了4.0%,主要是由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导致。

LULUCF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温室气体的,2021年LULUCF的温室气体吸收量为13.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且主要吸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自然资源中的土地利用和林业是可以影响温室气体的整体排放量的。这也正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线,如果存在差距,则需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来弥补。

偏差二:

农业不只吸收二氧化碳,排放也不容小觑

2021年动物打嗝和放屁排放量为3.22亿吨

《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指出,在不包括LULUCF的情况下,2021年中国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理排放占比分别为76.9%、14.9%、6.5%和1.7%。土地和林业虽然会吸收二氧化碳,但农业本身却在进行着碳排放。

由此可见,能源变革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推动工业生产的绿色低碳发展,而农业活动往往会被忽略。虽然占比仅仅6.5%,但体量却将近10亿吨,超过了德国的排放量。

2021年,中国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3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20年增长了1.8%。其中,甲烷的排放量占比超过70%,其余均为氧化亚氮排放,2020—2021年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LULUCF是在以碳汇的形式吸收温室气体,而农业活动本身却在排放着温室气体。

从排放构成看,2021年动物肠道发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物打嗝和放屁,以及动物粪便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3.22亿吨和1.65亿吨,比2020年增长了2.4%和6.3%。

这提醒人们,做好畜牧业合理规划、科学养殖、粪便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相对低碳的素食对于农产品绿色发展的价值。


图/IC

偏差三:

国家自主贡献的3060目标已经进行了更新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2020年9月22日,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10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对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行了更新。本次中国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就碳达峰而言,《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明确了,涵盖范围的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碳达峰的口径为燃料燃烧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覆盖领域为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

该报告全面阐述了我国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施进展。2021年我国燃料燃烧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6.2亿吨。同一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9%。

截至2023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17.9%。截至2024年10月,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2.8亿千瓦。各项目标实施进度符合预期,其中森林蓄积量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提前实现目标。

偏差四:

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不只是气温变暖

到2030年,每年需3.6万亿元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气候变化透明度报告》指出,1901—2022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16℃/10年;1961—2022年,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0.30℃/10年。与此同时,伴随着降雨量和暴雨量的增加。

气候变化导致林草面积、生长周期发生了变化,森林病虫害也在增加,加剧了农业系统的脆弱性。在健康与公共卫生上,气候变化增加了高温热浪导致死亡的人数,媒介传染病的流行风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近年来,气候变化更是频频导致高温热浪、暴雨天气、区域干旱的发生。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为提升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提供了战略依据和指导。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

该报告综合考虑减缓和适应行动,我国从报告年份(2024年)到2030年的总资金需求规模约为25.2万亿元,年均约3.6万亿元;从2031—2060年的总资金需求规模约为243万亿元,年均约8.1万亿元。


图/IC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编辑 陶野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 杨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