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小国挪威在电动化转移方面成了世界的领路者,根据最新数据挪威2024年销售的新车中有88.9%是电动汽车,同一时期的美国这一比例仅有8%。
现在挪威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电动车,而他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车销售将全部实现“零排放”。
挪威电动车渗透率有多高?
看来挪威距离成为全球首个停售燃油车的国家,只有一步之遥了,只不过挪威并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只是在电动车的普及率上遥遥领先。
无论是人口比它多十几倍的英国,还是以科技创新著称的美国,都无法在这个领域与挪威相提并论。
挪威电动汽车协会会长甚至公开表示,挪威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汽油和柴油车从市场中彻底淘汰,这种速度算是创造了挪威奇迹。
当挪威距离“全电动车未来”仅有一步之遥时,难不成燃油车真的走到了末路吗?在我看来,燃油车并不会立即在全球范围内消失,挪威之所以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成功,与其特殊国情密不可分。
挪威凭啥成为首个“全电动车”国家?
挪威电动车的高普及率,首先要归功于政府的强力政策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起,挪威政府就已经开始为电动汽车布局了,从政策层面为电动车提供了多重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不仅覆盖了购车的税费减免,还有日常使用中的一系列便利措施,现在的挪威电动车免征增值税,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挪威政府还免收了电动车的进口税和道路税,这种多维度的经济激励政策极大降低了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电动车的成本。
而且鼓励购买电动车成了挪威从上到下的共识,政府针对电动车制定了长期且稳定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也从来没有因为政府更迭而频繁变动过。
时间积累下来,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越来越足,挪威的道路收费和停车费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进一步减少了电动车用户的使用成本,从而刺激了电动车的普及。
不光依靠政策扶持,挪威还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建设电动汽车的相关设施,想要让电动车真正普及,充电桩的配备是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挪威可以说走在了全球的最前头,现在挪威已拥有超过2.7万个公共充电桩,算下来每10万居民就能摊到将近500个充电桩。相比之下人口规模是挪威十几倍的英国,每10万人平均只有89个充电桩,足足接近6倍的差距。
即便如此,挪威还在积极推进快速充电站的布局,力求让电动车充电时间尽量缩短,很多重要干道每隔50公里,就能找到一个快速充电站。这种密集的充电网络不仅覆盖了城市地区,就连一些偏远的地方也没落下。因此挪威的电动车主们完全不用为“找不到地方充电”而发愁。
挪威先天也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部分电力都是通过可再生的水力发电提供的。
这不仅让挪威的电动车更加环保,还使它们的使用成本更低,与那些主要依靠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发电的国家相比,挪威的电动车产业明显更具可持续性。
这也让挪威的电动车主更意识到自己为环保作出的贡献,这种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愈发强烈。
为了尽最大可能的让国民购买新能源车,挪威政府对传统燃油车征收高额税费,让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远远超过了电动车。
一加一减之下,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更倾向于选择电动车,再加上挪威并没有加入欧盟,这给了挪威在国际贸易上更多的灵活性,所以挪威并没有如其他欧盟国家那样对我国电动车加征额外关税。
这种政策环境也让更多挪威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毕竟中国电动车可是世界电动车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挪威首相斯特勒的理由很简单:消费者应该有权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种务实的态度显然为中国品牌在挪威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比亚迪、小鹏等中国电动车如今在挪威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越来越出色。
正是这种政策、基础设施、能源结构和全球化视角的结合,让挪威成为了全球首个即将停售燃油车的国家。
中国电动车好在哪里?
所以挪威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除了本国的有效政策之外,还多亏了我国电动车企的强势崛起。
首先要谈的就是技术优势,中国电动车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了智能化与创新性的强大竞争力。
以比亚迪、小鹏和蔚来等品牌为代表,我国电动汽车在智能驾驶、续航能力以及用户体验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小鹏汽车所搭载的自动泊车系统,以及蔚来的换电技术已经远超许多国际竞争对手,而且这些技术的实现并不是以牺牲价格优势为代价的,真正实现了“高配低价”。
对比一些传统欧美车企,许多电动车型仍然在使用较早期的驾驶辅助系统,在智能化体验上远远不及中国品牌。
甚至有美国车企高层在访华后,感叹中国车已经快进到了未来,这种巨大的技术优势,使中国电动车在海内外市场上都迅速获得了大批忠实用户。
在挪威这样的成熟市场,智能化和性价比成了消费者选择中国车的重要理由。
中国电动车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其出色的成本控制,这其中电池技术又是重中之重。
电动车成本中电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我国恰恰在电池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上,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
以比亚迪为例,不仅能自主生产电池,还在电池技术上持续突破,比亚迪使用的“刀片电池”技术不仅能大幅提升续航,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并提高安全性。
相比之下,欧美车企大多依赖外部供应商采购电池,这样的模式不仅推高了成本,还限制了其供应链的灵活性。
在面对全球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时,中国车企因具备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展现出了显著的抗风险能力,这样一来,中国电动车在国际市场上,就能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抢占份额。
福特CEO就曾无奈的表示,在中国看到的电动车价格和性能优势,是美国市场无法比拟的。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优势,才让我国电动车品牌在国外在国外稳稳的站稳了脚跟,挪威也只是我国海外电动车成功之路的一个缩影而已。
目前像比亚迪、小鹏和名爵这样的中国品牌,已经在挪威赢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有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挪威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8.8%,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挪威消费者选择这些品牌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优势,更看重的是车辆性能、智能系统以及整体的用户体验。
中国电动车在挪威的成功不仅仅反映在销售数字上,还体现在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口碑的传播上。小鹏G9在挪威一家权威媒体的评选中,被选为“2024年挪威人民最喜爱的汽车”之一。
中国电动车企业终于成功在国际市场上迈出重要一步,也让全球消费者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制造的汽车。
消费者的选择特别实在,他们不可能只为了制造国家而无脑选择汽车,我国企业不仅能提供先进的技术,还能保持较低的价格。
这一绝对优势是其他国家的品牌远不能及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电池成本上的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车企在整个生产链上的强大整合能力。
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组装,中国企业可以一站式完成,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特斯拉Model Y的低配版在美国卖大约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近37万。而在中国,比亚迪的同级车型,只需大约30万人民币,并且还配备了更先进的智能系统。这种高性价比不仅让中国电动车在挪威等海外市场受到欢迎,也给不少欧美车企带来了竞争压力。
面对这种冲击,贸易保护手段成了美国和欧盟限制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唯一路径,只不过这些措施似乎并没有阻挡中国电动车走向世界的步伐。
这世界上不可能全部跟欧美穿一条裤子,总会有像挪威这样开放的市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一个展示实力的机会。
信息来源:
挪威电动车渗透率已超90%,或成首个停售燃油车国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05
挪威靠什么成为首个“全电动车”国家?环球时报 2025-01-14
中国电动汽车持续畅销海外市场 2025年01月08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英媒:挪威市场见证中国汽车前进步伐 参考消息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