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南华早报1月13日报道称,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已经正式确认,2024年12月27日下水,舷号51的“四川”舰,这艘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将具有作为“无人机航母”的战略作用。
51“四川”舰,在全球现役两栖攻击舰中,可谓“鹤立鸡群”,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它拥有不同于其他两栖攻击舰的两个最大特征:一是在舰体右舷设置了两个舰岛,“双舰岛”的罕见布局,让其航行驾驶与舰载机的协调和指挥,两者是可以分开部署的。
二是在其宽敞的全直通式飞行甲板上,搭载了一条约130米长的电磁弹射轨道以及电磁阻拦技术,能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相关型号的舰载机。
076型两栖攻击舰,其实融合了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的特点,有别于全球其他任何型号的两栖攻击舰,也因此国外防务界人士将076型称为“两栖航母”“怪物两栖舰”,类似于“美利坚”级的“闪电航母”,具备大型开放式飞行甲板的“中国新型军舰”等。
现在,在自主技术进步的持续推动和海军作战动态的变化下,101“南昌”舰,这艘055型万吨大驱入列五周年之际,南昌舰上校指挥官池建军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在各种舰艇中,正在全面采用高度智能化的无人系统。
池建军海军上校,对央视军事频道所说的话,让国外相关的防务观察人士确信,中国刚下水不久的51“四川”舰,这艘有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未来将主要搭载高度智能化的攻击-11等无人机。
076型两栖攻击舰,被外界确认未来将作为无人机航母来运营,能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相关型号的无人机,甚至不排除能搭载战斗机、预警机等固定翼军机。
这一角色的体现,让076型弥补了其前身满载排水量3.6万吨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基本上只能配置舰载直升机的缺陷,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海军在两栖和空中无人作战甚至有人驾驶方面的雄心。
所谓“无人机航母”,是指专为部署、操作和回收无人机,而设计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概念代表了海上行动的变革性转变。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监视设备以及机载精确制导弹药,能够实时收集情报和目标信息,实施对海上重要目标的攻击。
无人机航母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无人机又有高效、灵活、隐蔽、侦察、监视、打击等特点,因此网友有理由相信,未来战争的新趋势,将会是无人机航母的崛起,并在战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彻底改变传统海战的格局。
与依赖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的传统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不同,无人机航母的横空出世,配备了处理各种任务的无人机,它特别强调自主性、效率和多功能性。
战时无人机航母,能独立作战,发起无人机的“蜂群”战术,攻击海上的目标;也能打击海滩的明碉暗堡,为抢滩登陆的作战单位上岸,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无人机航母,也能与航空母舰、防空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大中型战舰混编,作为混编舰队中的成员,用来执行侦察、监视、攻击、搜救、补给等行动和后勤支持。
相对于有人驾驶的相关型号的舰载机、直升机等,无人机的大量运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军人在战时所面临的风险,降低作战的运营成本,并为长时间和高风险任务提供持续不断的能力。
076型两栖攻击舰,堪称创新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体现了中国军工和军方的高度智慧和战略眼光。这一点从许多外媒的溢美之辞中,中国的军迷自然是能够体会到的。
随着世界上寻求实现海军舰队现代化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076型无人机航母成为首个“吃螃蟹者”,让其成为一种将技术创新与运营效率相结合的战略资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076型两栖攻击舰,或者说无人机航母,这个海上的大型机动作战平台,待其正式入列以后,将增强中国海军的制空与对地突击能力、两栖抢滩登陆作战能力,也能拓展作战范围与执行任务的多样性。
中国海军的无人机作战能力,将成为未来海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中国海军的转型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都将具备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076型所体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有望重新定义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海上的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