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要这样缓缓抬起,脚步跟着节奏,哒哒哒……这就对了!”隆冬时节,室外寒气逼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文化活动中心的舞蹈活动室内温暖如春,69岁的王庚正在教学员们跳舞,课堂上的舞者年纪最小的也将近50岁。


王庚(左一)与舞蹈队队员一起排练。

王庚是牛栏山镇的居民,退休后他自发组建舞蹈队,义务教授当地群众舞蹈,一教就是十多年,2023年被评为“牛栏山之光”榜样模范,他披红挂彩的照片就挂在舞蹈室外的榜样模范展示墙上。

好人好事是乡风文明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地处首善之区、身为京郊农业大区的顺义,正在以自身探索培育良好社风、文明乡风。自2023年以来,该区积极大力营造“顺义好风气”,通过建立好人好事发现表扬激励机制、广泛推动志愿服务等措施,坚持扬善抑恶,推动地区风气整体向善向上向好。如今在顺义,像王庚这样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蔚然成风。

“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是干好工作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将营造‘顺义好风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保持做潜绩的心态,力争在未来5至10年内,推动顺义区的形象和气质实现质的提升,努力打造政通人和的首都重点平原新城。”顺义区委书记龚宗元表示。

岁末年初之际,记者来到顺义,进村入户,采访干部群众,感受“顺义好风气”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

坚持“虚功实做”

——把营造好风气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通过党建引领、系统推进,引导干部群众广泛参与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相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看不见抓不着。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样必须是实打实的。

如何将“虚功实做”?顺义区决定把营造好风气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推进、真抓实干。

“我们制定出台了系列制度文件,建立区文明委统筹领导、区精神文明办具体实施工作机制,各区委部门、群团组织和工委系统分类指导,132家责任单位和属地分级负责,既抓好本单位自身风气建设,又抓好本系统、本领域的社会风气建设。”顺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晓婧介绍。

为落实营造好风气的要求,顺义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深入推进“三农四季好风气”建设,在农业农村系统和领域营造“乡村振兴担使命,营造风气我先行”的浓厚氛围,为职能工作守正创新、稳中向好提供强大支撑。

前不久,一面写有“热情服务暖人心,情系企业办实事”的锦旗被送到了顺义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魏美妮的手中。“几个月前,我的一车鸡雏因为检疫证明的问题,被扣在公路检查站上,多亏了她连夜帮我们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确保鸡雏安全地到了养鸡场。她还主动帮着解决车辆GPS掉线的问题,让我免于行政处罚,也避免了经济损失。”顺义某养鸡场的经理贾志勇激动地说。

温情执法维护了道德,也凝聚了人心。为广泛宣传“三农”战线上的好人好事,顺义区连续两年举办“三农四季好风气”主题宣讲活动。作为今年的宣讲员之一,魏美妮对群众的感谢作了表态:“一面锦旗,既是对农业执法工作的认可与肯定,更是鞭策与鼓励。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更感受到我们在执法中的温度。”

“几年来,我们累计挖掘培育‘三农’领域的典型人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驻村第一书记等宣讲员35名,充分展示了顺义‘三农’人积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风气面貌,凝聚起投身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顺义区委农工委副书记盛东妮说。


好风气主题宣讲会。

营造好风气,需要党员干部带头。顺义区通过抓实村社区书记绩效考核,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担当。

“我们加强对村社区书记的差异化考核,将好风气建设作为绩效考核一项重要内容,年终绩效奖励最大差距不低于50%,干好干不好完全不一样,以鲜明‘风向标’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顺义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武卫鹏表示。

营造好风气,更需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顺义区将好风气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指导各镇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等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村(居)规民约作用,推动全区所有村(居)广泛参与修订,细化好风气标准要求,并将各户执约情况与村(居)民福利挂钩,实现自家人管理自家事。

在李桥镇后桥村的村规民约里,有一条为“公共设施不破坏,日常行为素质高”,如果村民在“门前三包”、宅基地管理、出租房管理等方面做得好或有助人为乐行为,村里就会奖励积分,每30积分可换取价值100元的蔬菜。“实施以来,村民积极响应、严格执行,因不良行为被取消福利的村民大大减少,村里自治成效初步呈现。”后桥村党支部书记晁怀国说。

要让“德有所得”

——建立好人好事发现、宣传、激励机制,强化榜样引领树标杆,厚植崇善和美的乡风基础

“表扬:今早7时左右,斜街路口一男子摔伤。村委会工作人员王秋燕、李凤阁发现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及派出所电话,为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点赞!”近日,仁和镇河南村网格员卢微在网格管理群里发出通知,群内村民纷纷点赞。

弘扬好风气,首先要发现好人好事。在顺义,网格化管理成为挖掘乡村善举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区共有三级、四级网格员5500余人,他们成为发现和收集好人好事“情报员”。

仁和镇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做好线索挖掘上报工作,并对网格员上报线索给予考核奖励。“各村居建立网格员奖励机制,做好事的同时获得表扬可得到100元至200元的奖励补贴,激发网格员践行好人好事行为,助力基层治理。”仁和地区党委宣传委员王月瑛说。

南彩镇则形成了常态化挖掘好人好事的机制。“我们依托网格化管理、星级评定、日常走访、拉家常等方式常态化发现凡人善举,每周发送好风气工作提示,每月常态化挖掘人物事迹,已收集线索507条,线索挖掘由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利他’向遵规守约、孝老爱亲、爱护环境的‘克己’延伸,不断拓展好人好事的范围。”南彩镇党委宣传委员王硕介绍。

自2023年“顺义好风气”开展以来,全区累计发掘褒奖基层好人好事3800余件。为在全区营造“德有所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顺义区要求各镇街在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设置专门议题定期通报,通过宣传栏、表扬信、广播等及时表扬。目前,已累计向好人好事所在单位、其子女所在单位或学校寄送表扬信1178封。

近日,牛栏山镇居民暴晓燕的女儿在学校收到了一份惊喜——她的班主任在班会上动情地朗读了一封表扬信,讲述了暴晓燕的善举。这封信是以牛栏山镇政府的名义寄出的,表彰了她无偿献血爱心救助的事迹。作为一名AB型RH阴性的稀有血型人士,17年间,她累计志愿献血20余次,总量超过6000毫升。

“目前,我们已经收到来自镇街的表扬信99封,其中,派发到中学25封、小学62封、幼儿园12封。学校收到这些表扬信后,会通过班会、年级会等形式宣读表扬信,鼓励师生学习模范、争做模范。”顺义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副主任杨庆国说。


顺义区向好人好事所在单位以及子女所在单位或学校寄送“表扬信”。

一封封表扬信,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学善向善的种子。为了让不同群体学有榜样,顺义区各系统、各镇街持续表扬行业先进人物,打造“仁和榜样”“牛栏山之光”“光明热心人”等好风气特色品牌,开展道德模范主题活动,发现举荐“北京榜样”“中国好人”等市级以上先进典型,持续扩大先进榜样的辐射半径。

好风气听之无声、望之无形,在基层常常就是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在牛栏山镇活动中心有一本本的红色簿子,记录着各村(居)网格员收集上来的一件件的善举,比如居民张大娘将手机丢失,被群众捡到后送还;赵大叔在活动中心运动时划破手指,志愿者及时为其包扎……一条条记录虽简短,但却都温暖人心。

善不嫌小,事不怕微。“别看我们表扬的好人好事都很‘日常’,但通过及时表彰这些小事,要让群众意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累积起来,就是社会的好风气。”牛栏山地区党委书记姜惠琴说。

除了表扬,顺义区还注重礼遇榜样,专门印发方案,提出5项21条的礼遇方式,让榜样模范享受到实打实的福利。2024年,组织先进榜样照全家福、免费体检、参加活动等,礼遇先进榜样400余次。同时,各属地单位采取节日慰问、组织观演等形式礼遇榜样,社会各界也为先进榜样提供多元礼遇服务。

助推“凡人善举”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激发干部群众争当志愿者,组建服务队,为乡村振兴注入正能量

“有事您说话,我随叫随到。”“维护好公共区域环境,大家看着都舒心。”这些是顺义区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常说的话。目前,顺义区共有660余支这样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

南彩镇南彩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由65位村民组成,她们入户了解村民需求,帮助生活困难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调解邻里纠纷,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清扫街巷打造优美村庄。


南彩镇南彩村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慰问独居老人。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每次活动都有这么多姐妹参与。我说,大家都是村里的一分子,看到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就更愿意尽己所能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好。”南彩村党支部书记袁立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志愿服务的初心。

为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顺义区制定有关实施方案,搭建区委统一领导、区委部门统筹规划、各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队伍各展所长、志愿服务站点具体承接的工作体系。同时,印发激励嘉许办法,增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志愿服务,党员作表率。顺义区将2024年定为党员志愿服务年,健全完善党员发挥作用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各级党组织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306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万余次。自2024年4月以来,区农业农村系统各单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16次,参与党员30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9000余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三农四季好风气”。

志愿者服务更是凡人善举的最优表达方式。如何促使凡人善举大有作为,让志愿者找到需要服务的对象?“为了强化供需对接,我们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助困、环保等群众可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专门开发上线志愿服务小程序。”顺义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静在手机里打开“顺义好风气”小程序,向记者介绍:“用这个小程序,有意向投身志愿服务的村民可以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可以注册为志愿者等待召唤。”

自“顺义好风气”小程序上线以来,全区新注册志愿者达到2.5万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4万余个,村民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目前,顺义已有26.7万名志愿者、6000余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总量达到了全区常住人口的1/5。

北石槽镇下西市村,有1户无子女看护特别需要照顾的空巢老人,原来由村“两委”人员进行照顾。自启动志愿服务项目后,全村已有8人报名参与助老志愿服务,目前队伍还在不断壮大,解决了包括该户空巢老人在内的5户老人入户送药、清理卫生等日常服务。“他们每周至少来3次,陪我聊天、打扫卫生,还帮我代买药品、日用品,非常贴心。”83岁的老人段克珍高兴地说。


北石槽镇下西市村志愿者陪伴空巢老人。

在马坡镇石家营村,有一支老年志愿服务队,都是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在村里巡逻两次。“有这群‘爱操心’的老人在村里溜达,对乱扔垃圾、乱停车等行为形成震慑。老年人发挥自己的余力,既锻炼了身体,还服务了村庄,很有成就感。”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卿介绍。

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顺义区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举措。北石槽镇义务教授村民画国画的“80后”美术工作者刘军,和妹妹轮流义务照料孤寡残疾邻居15年的北小营镇前鲁各庄村村民马桂侠……一大批顺义乡村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为乡村文明注入了正能量。

好风气建设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下一步,顺义区将进一步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践,进一步营造氛围,持续深化好风气建设,让文明乡风常驻乡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炜 芦晓春 李婧

原标题:弘德扬善焕发乡村新气象——看“顺义好风气”如何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图片:顺义区委宣传部

监制:高雅 编辑:刘婉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