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回顾新中国的成立历程,红色记忆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取材网络

奋勇前行的红军带领人民披荆斩棘,走向了新的曙光,为民族的复兴点亮了希望的火种。

那么,如今还有多少红军战士在世?

万海峰:从“毛头”到上将的传奇人生

1920年,河南光山县泼皮河乡的一个穷人家,迎来了一名男婴的出生。

父母欣喜之余,却无力为他取个寓意美好的名字,只随意唤他“毛头”。

三岁时,母亲的离世让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毛头”的童年,是在饥一顿饱一顿的苦难中度过的。



取材网络

尽管童年多磨难,但他心中的梦想并未熄灭,反而越发强烈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1933年,“打土豪,分田地”的红色标语,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毛头”年幼的心灵。

他意识到,只有跟着红军,穷苦百姓才能拥有土地,才能摆脱饥饿,才能过上好日子。

于是,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毅然踏上了漫漫的寻红之路。

历经多日翻山越岭,他终是找到了光山独立团,正式成了红军的一员。



取材网络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他的想象,二叔的病逝更让他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战争的无情。

面对巨变,他没选择逃避,反而对革命信念更加执着。

命运的安排,让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了高敬亭,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师政委。

这位中年男人不仅救了他的性命,还为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万海峰。

从此,万海峰的红军生涯正式开启。

他跟着部队四处征战,历经重重磨难,终于迎来了长征的胜利。



取材网络

他对高敬亭的救命恩情铭记在心,从此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为祖国革命奋斗的生涯中。

1988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和平年代,他担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继续为人民服务,践行着自己当初加入红军的初心。

1976年,唐山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伤害,在危难时刻,万海峰被紧急任命为抗震救灾副组长。

他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展现了老红军的大爱与担当。



取材网络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也体现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

2023年3月31日,万海峰将军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这位从“毛头”成长为共和国上将的老英雄,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取材网络

他的经历,就像一部充满传奇的革命故事,又像一首令人动容的英雄颂歌。

他的精神会一直鼓舞我们,努力向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

涂通今:从战地医生到神经外科专家的求索之路

1932年,涂通今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即便现在99岁了,他仍旧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形。



取材网络

1929年秋,毛主席路过涂坊乡,在群众集会上发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感染了年轻的涂通今,在他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红军在反围剿的艰难战斗中,迫切需要更多医护人员来支援。

涂通今对医学的兴趣,加上战争的需要,让他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取材网络

在后方医院的实践中,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医学天赋,并被选送到红军卫生学校深造。

在这里,他接受了正规的医学教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长征刚开始,20岁的涂通今就被分配到兵站医院,成了那里的主治医生。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克服重重困难,用简陋的医疗器械和有限的药品,救治了无数的伤员。

他曾穿着单衣翻越雪山,在草地上吃野菜野草充饥,甚至在抢渡赤水河时险些丧命。

这些不容易的日子锻炼了他的心志,也让他更懂得生命的宝贵,对工作更有热情。



取材网络

涂通今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依然感慨万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涂通今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他亲历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刻,这让他更加坚信了自己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涂通今被派往苏联深造,专攻国内当时尚未涉及的神经外科领域。

在苏联莫斯科布尔登科神经外科研究所,他克服语言障碍和专业知识的不足,刻苦学习,潜心研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



取材网络

涂通今回国后,成了第四军医大学的副校长,还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培训基地。

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培养神经外科人才上,对我国医学进步贡献巨大。

退休后,他将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总结成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023年4月,涂通今在北京病逝,享年109岁。

他从一名战地医生成长为神经外科专家,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取材网络

他的逝世,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老红军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涂通今的离世,也拉开了老红军们相继离世的序幕。

噩耗接踵而至,王玉清、闫俊杰等老红军也相继离世,在世的红军人数越来越少,令人痛心不已。

其他老红军的故事

2023年7月,老红军闫俊杰在庆阳市逝世,享年107岁。

至此,全国仅剩的老红军屈指可数,张力雄、王玉清、冯自根、陈其、王敬群、王扶之、胡正先、闵敬德、熊玉坤、马志远等十位。



这些老英雄,几乎都已跨越百岁门槛,他们的身影越来越稀疏,他们的故事也越来越弥足珍贵。

在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之际,庆祝的氛围中难免夹杂着一丝伤感,因为我们知道,在世的红军只会越来越少,留给我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在那些少有的老红军里,王全英的经历特别引人注目。



取材网络

她不仅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女性老红军,也是一位藏族红军女战士。

1921年出生于四川金川的王全英,幼年丧父丧母,五岁时沦为奴隶,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1935年春,红军长征队伍的到来,改变了她的命运。

她毅然加入红军,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跟随大部队翻雪山、过草地,甚至在途中失去了四个脚趾。



取材网络

尽管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她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红军带给了她新生,带给了她希望。

如今,王全英老人安享晚年,但她从未忘记那段峥嵘岁月,她经常向后辈讲述红军的故事,让红军精神薪火相传。

这些老红军,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品质,忠诚、乐观、感恩、知足,不计个人得失。



取材网络

他们把最美的时光献给了革命,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红军的身影越来越少,他们的故事也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宝贵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不断鼓舞着后来者勇往直前。

红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有信心,跟着红军精神的照亮,我们民族的明天肯定更美好!

参考信源
新华网2024年6月30日——不朽的红军 永远的党魂——新华社记者探访5位百岁老红军记事
新华网2016年10月17日——山东长征老兵仅剩3人在世 最小的年龄91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