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也许都能记得:当黑压压的美军冲向阵地,哪怕只战斗到了只剩下王成一人,也在英勇战斗,一会儿端着枪扫射,一会儿又忙不迭地投弹。

还不忘背上电台,反复发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呐喊,最后还扯出爆破筒,与冲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

英雄的呐喊震撼人心,英勇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也许正是英雄形象的感召,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又有一人发出了“向我开炮”的呐喊。

发出这声呐喊的人是谁?他有怎样的故事呢?



01虎父无犬子

发出这声呐喊的,是李和平。而这声呐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发出的,总有他心中的底气和义勇的熏陶。

稍微一查便知,李和平的父亲李德生,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而且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殚精竭虑。1973年8月,李德生曾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

李德生将军不仅功勋卓著,还有3次“孤身入虎穴”的传奇。

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中,马坊据点是我军交通枢纽上的“钉子”,为拔掉它,我军两次攻击未果。



为组织好第三次攻击,李德生团长像模像样地化装成农民,潜入日军据点侦察。彻底弄清情况后,他又组成82人的突击队,一举拔掉了那颗“钉子”,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日军,创造了攻坚歼灭战的成功范例。

第二次是在特殊年代,为平息双方械斗,李德生军长带兵前往现场,但走到楼下,对方“只准李德生一个人上来”,他无所畏惧,独自爬上三楼,震慑了造反派,使震惊全国的“芜湖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第三次是处理“913事件”时,为掌握林彪专机动向,落实“禁空令”,周总理派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前往空军司令部坐镇指挥。



要知道,空军是林彪及其党羽控制最严密的单位,单枪匹马去,随时都有危险。李德生去后,很快控制了局面,并协助中央主要领导人处理好了“913事件”。

转眼到了1999年,正在住院的李德生,听说美国轰炸了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愤慨地对《中华英才》的记者说:美国佬不可怕,在上甘岭就被我们打垮了!

这时,李德生指挥过上甘岭战役的事,才被透露出来。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进行的一次阵地争夺战。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间,有个村子叫上甘岭,此战役因此得名。



李德生当时是12军的副军长,指挥了战役的后半段。前半段是15军秦基伟军长指挥的,虽然15军将士打得英勇顽强,但伤亡很大,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一旦上甘岭阵地丢失,我军占据的主动也将随之失去,美军即可长驱直入。

在这危急时刻,李德生受命率领12军主力增援,并统一协同12军和15军的行动。

此时,已疲惫至极的战役总指挥王近山说:“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睡一觉了。”充分体现了对李德生的信任和倚重。

李德生指挥12军和15军打了近30天,成功地顶住并粉碎了美军的进攻,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把丢掉的阵地夺了回来,巩固和扩大了战果。



虽然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创下了奇功,但李德生却要求12军将士,不能与15军争功。

就这样,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功绩,很少被人提及,以至于李德生的子女,也是很多年后才知晓。

战后,王近山曾这样评价李德生:他不怕苦累,打仗硬气,交给他的任务,总能一往无前地出色完成。

这样英勇无畏、敢打善战,从不争功诿过的父亲,无形中为李和平及其弟妹树立了榜样,影响到了他们的成长进步。



02成长靠自己

在李和平心中,父亲的形象是那么高大,他的一言一行,才像真正的军人。

李和平记得,父亲对他们讲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不准搞特殊化”。

李和平出生时,父亲就已经是军级干部了。但他和他的1个弟弟、4个妹妹,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特殊照顾。

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李德生带头节衣缩食,不要任何补助。家里粮食不够吃,他就让在饭里掺些南瓜;为改善生活,他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开荒种地。



那时,李和平在学校住校,早餐是一碗玉米菜糊糊,中午多一个一两重的玉米面窝头,晚上还是一碗玉米菜糊糊。他为此感叹:高干子女也是能吃苦的,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哪怕李和平后来到了北京上中学,开始的零花钱也只有5毛钱,后来还是外婆做工作,才多了5毛,这1元钱还包括在校买洗漱用具、手纸和课外学习用品等。

那时,1元钱能买到的东西确实很少,一块小月饼就要1元钱才能买到。李和平算计着,到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他才会去买一个红糖馅月饼来充饥。



很有诱惑力的就是看电影。那时,电影院正放映苏联电影《非常事件》,票价是1元钱,但李和平想道:看了电影,就要委屈肚子。他徘徊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放弃了看电影。

李和平记得,父亲经常教导他的是:“要在基层好好锻炼”。

受父亲的影响,李和平中学毕业后,也参军入伍,来到了父亲曾经战斗过的部队。

这里虽然有很多父亲的老战友,但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他不但没有受到过关照,反而经受的磨炼比其他战友更多。



就是在这样有意或无意的考验中,李和平通过自身努力,4年后入了党,再过了4年又提了干。

为了让李和平打牢基层工作的根底,经受更多锻炼,李德生还卡住了推荐他上大学的机会,也没有同意他调到机关当参谋,让他在基层连队干了七八年。

李德生还一直以“艰苦朴素”要求子女。

李和平结婚时,虽然他已经当上了营长,但那时每月的工资并不高。他的固定工资只有50多元,扣除伙食费和必需的零花钱,只剩下了20多元。



但就是这节余下来的钱,也都帮助了有灾有难的战士,李和平成了“月光族”。

当他准备结婚时,想向家里要三、五百元钱用于办婚事。李德生得知后,给他写了唯一的一封信,批评李和平花那么多钱办婚事是铺张浪费。

最后,李和平没有要到一分钱,婚礼还是在家里办的,只摆了一桌饭,请的是一位来京开会的父母的老战友。李德生夫妇只给新人送了两床被褥。

李和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当了几十年兵,父亲作战及对军队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对自己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

这也为李和平经受更大考验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03霸气地呐喊

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黎笋集团称霸南亚的野心膨胀,就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开始疯狂反华,在两国边境挑起武装冲突,侵占岛屿,蚕食领土,驱赶华侨,我国政府不得不奋起反击。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正式打响。

可就在作战前夕,12军司令部拟调李和平去当参谋。但他们的“好心”,并没有得到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的认可,李和平也怕因此失去参战机会。

李和平为了能上前线,多次向上级领导请战。得到批准后,他随12军36师106团开赴前线。



到了前线,每次一有任务,李和平都要争着去执行任务。而一旦接受任务,他又总是冲锋在前、拼劲十足,比任何人都积极努力。

在一次攻打越军“A型工事”的战斗中,作为副团长的李和平,主动申请到主攻分队,并带领战士们冲锋杀敌,不仅突破了越军防御,而且抢占了阵地。

李和平并没有因此被冲昏头脑,他马上意识到:虽然占据了越军阵地,但自身也暴露在了越军其他支撑点的攻击之下,极有可能受到多股越军攻击。

果然,越军很快就纠结重兵,借助障碍物,隐蔽地向被我军占领的阵地扑来。



越军越围越近,而突击分队已陷入孤立无援境地,情急之下,李和平沉着指挥,一边命令战友们躲到工事掩体里去,一边又用步话机,向炮兵群发出了协同指令:“向我开炮!”

我军炮兵群接到指令后,迅速测算诸元、赋予射向、下达口令、装填炮弹、精确瞄准,对冲上阵地的越军实施了集火齐射。

正在冲锋的越军士兵,被爆炸的炮弹炸死爆伤,还能跑动地仓皇而逃。

李和平见炮火停止射击后,迅捷指挥出击,不仅赶走了越军,而且巩固了阵地。



战斗中,李和平负伤致残。战后,他荣立战功,还被提拔为12军36师副师长。

李和平在危急关头的沉着与冷静,还有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既有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有他父亲心底无私的谆谆教诲;既有他耐得住寂寞的坚守,也有他大义凛然的付出。

虽然李和平有一个好父亲,但他从来没有走过捷径、搞过特殊,反而是因为父亲身上的信仰,让他觉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掌声和无上荣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