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唯一让我国站起来的反帝战争。
但是,有战争就有牺牲,在这场持续了3年零32天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总数为197653人。这就意味着,有197653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女儿或者母亲,而在这些家庭背后,又不知传唱着多少美丽感人的故事。
2018年清明节,志愿军烈士后代们组成了一个祭扫团,自费到朝鲜为烈士祭扫。报名参团的有60多人,其中一位浓眉大眼的老人说了一句话,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老人说:“这是我第二次来,小时候来这里住过一段时间,现在觉得这里的空气都是那么的熟悉。”
老人名叫王援朝,从这个富有时代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对朝鲜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接着,王援朝老人讲起了他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
王援朝的父亲王福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七师坦克团的一名干部,战争结束后回国。但王援朝从小就知道,王福寿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因为他甚至依稀记得生父王波熟悉的身影。
长大一点儿后,王援朝又在母亲的抽屉中发现了生父的一封家书,更加证实了他的想法。
信中写道:“听余副所长说援朝头上碰坏了,不知现在好了吗?同时听说他俏皮得厉害,还骂你,希望你好好教育他……为了朝鲜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安定,咱们也只有在梦中暂时会见一下,等将来过更好安定快乐的日子。”
这封信的落款是1953年5月26日,王援朝清楚地记得,这时生父入朝作战已经半年。
没想到,信中“在梦中见”竟一语成谶,在家书发出仅仅一个月后,王波就在参与战前会议时遭遇敌机轰炸,壮烈牺牲了。
后来,王援朝从家里找到了小时候他与父母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中的父亲王波穿着军装,长得清秀儒雅,满眼都是温柔的笑意,与王援朝记忆中的父亲的模样毫无二致。
王援朝从小记忆力就非常好,两岁发生的事情也记得清清楚楚,继父王福寿正是这个时候来到了他的身边。
继父王福寿和王波是战友,一起入朝作战,都被分到了第七师,但一个是在坦克团,一个是在后勤部卫生科。坦克团是作战部队,常常在一线作战,或许是无法预料生死,王福寿一直没有结婚。
人生无常,战友王波突然牺牲,尽管王福寿回国后有更好的选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自己大8岁、带着一个孩子的战友的遗孀结为夫妻。
王援朝记得,继父王福寿与母亲黄彦亭举办婚礼的那天来了很多人,大家一边抢着抱他,一边笑着祝福亲人,只是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因为他们都是王波的战友,大家都十分想念他。
在王援朝的记忆中,继父王福寿是一个沉默、不爱说话的人,但给予他的父爱却是热烈、毫不含蓄的。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饥饿中挣扎,王援朝家也不能避免。这时,继父总是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他,自己却吃糊糊野菜。
跟随父辈的脚步,王援朝在毕业后也参军入伍,于1973年复员回家。当时,自行车是非常时髦的出行工具,正因为时髦所以非常难买到,但王福寿还是想尽办法给王援朝搞到一辆。
那时王援朝还不知道一辆自行车的分量,直到他听到继父和母亲的对话。
母亲说:“你太惯着他了,为了买辆自行车,欠下多少人情?”继父却说:“孩子高兴就好,他高兴,他爸在上面也高兴。”
听到这些话,王援朝感动得几乎要流出泪来,继父对他的爱不亚于一个生父的爱。
1979年,王援朝的妻子怀孕,继父和母亲得知后非常高兴。但令王援朝不理解的是,继父和母亲好像有事瞒着自己,两人悄悄商量着什么,并开始收拾行李张罗着去一趟西安。
面对儿子的不理解,王福寿夫妇也只是笑笑,并不打算透露半点。无奈,王援朝只能亲自送两位老人坐上去往西安的火车。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继父和母亲此行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多年的秘密,更没想到,继父此去再也没能回来。
几天后,王援朝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继父王福寿在西安突发阑尾炎,因急性感染引发了败血症,现在已经生命垂危。
得知此噩耗,王援朝犹如晴天霹雳,他火速赶到西安,却看到继父憔悴地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了管子,已经说不出话来。王援朝悲痛不已,惊惶失措的他丝毫没有注意到继父病床旁还站着一位陌生的阿姨。
因病情难以遏制,王福寿不幸去世。弥留之际,他将王援朝的手和那位陌生阿姨叠在了一起,未说一句话就去世了。
当时王援朝不明白父亲的用意,直到丧事结束后,母亲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那个被隐藏了多年的秘密才终于现世。
原来,那位陌生阿姨名叫吕端清,是王援朝真正意义上的亲生母亲,而她的丈夫杜耀亭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亲生父亲。
王援朝从母亲黄彦亭口中得知,杜耀亭、王波和王福寿同是八路军战友,杜耀亭和王波都是甘肃高台镇人。当时,杜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可王波却多年无所出,所以杜耀亭和吕端清便商量把刚出生的老三王援朝过继给了王波夫妇。
不幸的是,杜耀亭和王波先后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吕端清与黄彦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刚得知噩耗时,吕端清从女人的角度,曾私下里劝黄彦亭:“日子还长,以后如果遇到合适的,孩子就交给我。”
但黄彦亭考虑到吕端清还要抚养其他两个孩子,再加上王波生前视王援朝为亲生儿子,便说:“援朝是你的骨肉,也是王波的儿子,我要将他抚养成人,否则我怎么对得起王波!”
看到黄彦亭如此坚决,吕端清便打定主意,再也没有提过认回儿子的事情。
一晃就是许多年过去了,王援朝有了自己的家庭,还即将拥有自己的孩子,为了庆祝这桩喜事,所以王福寿和黄彦亭才商量着让母子相认。这本该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却没想到王福寿突然离世,使这感人的气氛蒙上了一层阴影。
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后,王援朝感慨:“父辈间的友谊实在太伟大。”
之后的许多年里,王援朝始终关注着烈士遗骸归国的消息,并两次赴朝为烈士祭扫。但是,由于生父和养父都是在三八线附近牺牲,王援朝两次赴朝都没能去到埋葬他们的地方。
王援朝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等到两位父亲的遗骸归来,或者去墓前祭拜,尽一尽他作为儿子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