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朔雪、凛凛寒冬之际,现如今的我们御寒保暖,采用的方法很多,屋里有暖气,出行在车内,也有空调取暖。可以穿各种棉衣和羽绒服,所以对冬天并不排斥。可在古代,贫苦大众最不喜欢的便是过冬,因为没有御寒用品。

在很多大诗人的笔下,古代的冬天要么如李白所说“唯有北风怒号天上来”,要么冻得杜甫“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冷到这种程度,着实难熬。特别是宋朝之前的中国人,没有棉被,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冬,是怎么熬过去的呢?



在古代,对于贵族阶层,冬天并不算多难熬,因为他们会采取各种方法过冬。外面很冷的时候,古代的富人大多会待在屋里,遮蔽风寒,而屋子里会有相应的一些增暖措施。

最早的增暖措施,是在屋里生一堆火,通过烤火增温。春秋时期有“燎炉”的记载,秦朝时出现了壁炉,还出现了“火墙”,这也是最早的“暖气”开始。

考古学家曾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做法是用陶制的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和灶相连通,利用墙体的升温而使整个屋子增加温暖。

汉武帝时期为了更好地抵御寒冷,建立了一座温室殿,位于前殿之北,冬天时供皇帝居住,在殿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



未央宫温室殿是朝臣议政的殿所,整个房间不但设有壁炉和火墙,而且墙壁上还涂抹了捣碎的花椒,挂上了大雁毛做成的帷幔,铺上了西域进贡的毛毯。哪怕外面大雪纷飞,房中依然温暖如春,这种场景常令大臣们看得目瞪口呆。

而皇宫里还建造了“椒房殿”,并将其作为皇后的寝宫。它能辅助取暖的原理就是用研磨后的花椒、一些花草植物和泥,然后将泥厚厚地涂抹在墙的内壁,形成一层“保温层”,这样在宫殿中的人就不会感到寒冷了。

花椒在现代看来是家家户户普遍做饭用的香料,价格便宜,但是在古代是被当作珍贵香料的。除了皇室,也有些富贵人家纷纷效仿,冬天家里也有专门的“温室”,用花椒泥糊住墙壁,再生起熊熊炭火。

西汉末期,温室取暖这种方式,还成了很多富豪贵族们炫富的手段。但是这种取暖方式,也只有贵族和皇帝享受得起,对于普通百姓都是奢望,就连唐朝的官员,冬季生火也要靠朝廷发的“柴薪银”。



普通百姓的住所打造通道复杂的火墙,成本确实高,但是睡觉的地方保暖十分重要。于是,到了辽金之际,火炕技术开始发展完善,百姓们在墙上打造了一条火道,一直通到了睡觉的炕下,炕下通道的另一边连接着炉灶。

在生火做饭的时候,便可以将灶下的火的热量传到炕上和墙体。天冷的时候,借以取暖,睡觉、饮食娱乐都在炕上进行,吃饭的时候,在炕上支上矮台子。今天的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炕,可见这种御寒方式深得人心。

除了大型取暖设备,还有一些室内取暖的小型物件,最常见的就是火盆,就是在盆里烧炭火。寻常百姓只能用简陋的泥火盆,而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

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者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才会被“黄衣使者白衫儿”粗暴抢走炭,这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走,等于是被横抢了一大笔钱,记载了当时卖炭从业者的生活艰难。

那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现如今我们说的“薪水”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



当烧火盆时,“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最常见的居家景象。可炭炉虽然好,但很多穷苦百姓们却消费不起,因为古代木炭、煤炭、柴火的价格,对于普通百姓都是天价,正如元曲里有句名句:“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摧折”。所以穷人大多用引燃以后的木材、稻草放在盆中取暖。

但是火盆形制比较大,不方便移动,那古人出门怎么办呢?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人便发明了一种迷你取暖手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大户人家使用手炉的时候还会在里面放上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到了宋代,出现了比手炉更大,可以放在脚下取暖的脚炉,名叫“汤婆子”“锡夫人”“脚婆”,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很多地方在用。

“汤婆子”一般是用铜制成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沸水随即堵严,外面再套上布套。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如今在用的“暖水袋”,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在冬天有很好的助眠效果,正如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可谓是大赞“汤婆子”的御寒奇效。



除了住所的取暖措施以外,晚上盖得多一点以及出门穿厚点就是古人保暖的最好方法。不过,在宋朝之前,并没有棉花,也是没有棉衣和棉被的。

唐朝时的棉衣“白叠子”是贵族专享,一直到南宋年间,棉被是上流社会和有钱人家都未必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在棉花大规模传入中国前,当时本土的衣料是以葛、麻、蚕丝为主。对于有钱的富人来说,他们穿的是名贵的皮毛制成的貂毛大衣、或者熊皮、狐狸毛、羊羔皮等制成的裘衣。盖的被子是用绫罗绸缎织成的“锦被”。出门乘坐的轿子内也有暖炉、手炉等贴心设备。就算在室外固定的地方玩耍,也会放置火盆类的设备。

而普通穷人就要开始绞尽脑汁御寒了。在棉花没有普及之前,穷人没有钱买皮毛制作的厚衣服,只能穿葛、麻这样的袍子,里面还会填充一些乱麻或者鸡毛、芦花、茅草等粗劣的东西,正所谓布衾多年冷似铁,这样的衣服防寒效果其实是非常差的。



由于棉被是当时的奢侈品,当时的士族中还流行一种纸被。比如南宋时期大诗人陆游收到一份好友朱熹送来的一床“纸被”。这种用纸制成的奇特被子,很快令陆游离不开身,不仅晚上盖着,白天还披着到处赏雪,欣喜之余还写下了名诗《谢朱元晦寄纸被》来感谢友人:“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棉”,字里行间,满是喜悦之情。

放在科技条件落后以及御寒手段有限的古代,陆游的喜悦心情,只要挨过冻的人,基本都能理解。

其实,这款给陆游带来无限喜悦的“纸被”也是当时南宋的名产,这种被子以野生藤条为原料,经过严格的加工工序变成了特殊的纸张,御寒效果十分好,还成为南宋名人圈里流行的送礼佳品。

但是这种“纸被”基本都是陆游朱熹这样的文人雅士消费,平民百姓是消费不起的。普通百姓的被子大多是麻布或者桑皮制成的,还会在被子里填充芦花、柳絮、茅草,床上铺几层稻草。



南宋时期,造纸业蓬勃发展,百姓们没有御寒衣物,于是贫苦百姓想到用纸填充衣服御寒,称作纸裘,一般都是采用的厚而坚硬的楮皮纸或藤条为原料,纸质厚实耐用,多次浣洗也不会烂掉,而且还能用针线缝纫,裹在身上挡风效果极好。此外还有纸制的单衣单裤,以及内里填絮的“夹衣”“夹裤”,纸质衣料大行其道,简直就是理想的冬衣选材。

做这种纸质衣服的时候,大多数是会用棒槌在石头上来敲打,使纸更柔软至细腻如粗绸,然后再往里面填充一些芦花、麻絮等物。总比单衣御寒耐穿,而且造价低廉,是贫民士子冬日出门的首选。此外,南宋官府也曾在冬天给穷人发放“纸衣”,以示“皇恩”。

唐朝诗人殷尧藩的《赠惟俨师》中有这样的描写:“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说的就是纸折的衣裳,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风尚。

除了穿和住以外,靠喝一口热汤、热酒取暖,也是最常用的方式。



可对于穷人来说,一来买不起木炭和煤炭,二来没有厚衣服取暖,熬过冬天属实不容易。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古人们自然也就产生了数着日子过冬、期待冬天赶紧结束的迫切心情。于是贫苦人家为了御寒,竟使用了“意念保暖法”。在冬至日画一枝素梅,枝上画九多梅花,每朵花上有九片花瓣,共有八十一瓣,每过一天就染一花瓣,等全部涂完,便是冬去春来之日。

直到元朝年间,棉花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她大力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工具,令中国棉纺业突飞猛进。

而从朱元璋起,明王朝采取强制措施在大江南北普及种棉花。曾是奢侈品的棉布才“遍布于天下”,从此棉衣和棉被也逐渐成为最普遍的保暖衣物,也让普通百姓的冬天从此好过得多。而一床普通的棉被也成了古今以来御寒变迁史的生动缩影。



总之,古代的御寒条件很艰苦,凛冬难熬,寒冷也是刻骨的记忆,因此,半夜盼天明,寒冬腊月盼阳春,大概是古人的真实心态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