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这件事,对谁都是件难为情的事,可人的一生中,谁还没有点着急事,遇到必须用钱解决的事时,不管怎么难为情,都得硬着头皮去借。
或许众人想不到,毛主席的革命生涯里,也有过因钱生困的事,不得已,主席也出面借过几次钱,比较大的数额就有三次。
第一次,为湖南学子赴法勤工俭学,毛主席向章士钊借钱。
1912年,教育界人士蔡元培等人为了改良中国社会,让国人了解世界文明,在北京组织“留法俭学会”,鼓励学子赴法勤工俭学。
1918年6月,毛主席收到恩师杨昌济从北大寄来的信,信的内容就是介绍赴法勤工俭学之事。
毛主席读完此信,认为这确实是一条救国的良策,随即同何叔衡、蔡和森等人着手操办起来。
可是遇到一个难题,勤工俭学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持,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他们来说,根本没有能力解决。
杨昌济得知情况后,给当时社会名望颇高的章士钊写了一封信,介绍毛主席和蔡和森是国之栋梁,务必要培养等内容。
毛主席拿着这封信找到章士钊,向他介绍了湖南学子赴法留学缺资金的情况,希望给予一定的支持。
章士钊看后,当即许诺帮忙,随后发动社会各界名流捐款,不久便在商界募集了两万元大洋交给了毛主席。
第二次,红军到达陕北极缺生活物资,毛主席向徐海东同志借钱。
毛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队伍到达陕北时,红军已大幅减员,经济情况很不好,个个廋骨棱恂,急需解决御寒的冬装和口粮。
在此情况下,毛主席想了想,给最先到达陕北的徐海东写了一张借条,说明部队存在的困难,特向徐海东借2500元钱。
当时,红15军团条件也很艰苦,但是徐海东从仅有的7000元中毫不犹豫拿出5000元,交给党中央,缓解了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
第三次,为了红军的生存发展,毛主席向宋庆龄借钱。
1936年12月,宋庆龄收到毛主席来信,信中,主席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希望宋庆龄作为中间人,向她的弟弟宋子文借一笔钱。
毛主席向宋庆龄开口借钱,说明红军已经到了极度艰难,难以为继的地步,否则主席不会写这封求助信。
可是,宋庆龄早已与宋子文“断交”,她无法开口向他借钱。
为了支持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宋庆龄取出孙中山逝世后发给她的抚恤金,并把自己唯一的私宅拿去抵押,凑齐了5万美金汇给了毛主席。
红军用这笔钱走出了最为艰难的困境,此后,宋庆龄对这笔钱,从来只字未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代表中央把这笔钱还给宋庆龄时,毛主席都不知道这笔钱真正的来历。
1969年,毛主席和宋庆龄在天安门城楼上聊天时,她才把这个三十多年前的秘密告诉毛主席。
毛主席为革命,向章士钊,徐海东,宋庆龄“借”过钱,三人都深明大义,积极配合,为革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