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据称是“我国下一代战机首飞”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犹如巨石入水,霎时激起千层涟漪。视频中,在“歼20”双座型战机的伴飞下,一架造型科幻、全翼身融合、无尾三角布局的银白色飞机呼啸而过,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新型战机就尺寸而言与“歼20”相差无几,但它独特的双轮主起落架代表了它的重量远胜“歼20”战机:它能搭载更多的燃料、更重量级的新型武器、以及更为先进的各类传感器。


图源:今日头条

与此同时,这条视频也火速传遍了外网,海外各类人士的反应也同样剧烈。尽管尚无官方消息确认该机就是六代机原型机,但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有海外社交媒体X的用户调侃道:“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话要被‘打爆’了”“这是中国送给全世界的圣诞礼物,哈哈”等等,而美国国防部也在几日后终于用“知道了”来对此事草草回应。暂且不论这究竟是否为最新六代原型机,中国一反“低调”的常态,这于蓝天下高调的惊鸿一瞥足以彰显我国航空技术这些年的重大突破,也再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在祖国日益繁荣、日益强大的现今,少不了各类科研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家的支持以及研发。近年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为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其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军民融合的价值。

一些原本专注于民用电子技术研发的企业,凭借在芯片制造、通信技术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成功参与到军工电子产品的生产中。这些科技产品除了提升民用电子产品的性能外,也为军工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持;先进的通信技术则优化了军事通信系统,保障了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安全保密。

这些企业在不同领域的突破,正是军民融合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它们展现出民用科技与军工领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强大活力与无限潜力。


图源:搜狐网

大疆:民用科技驱动军民融合

在当下军民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大疆凭借其在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卓越成就向军事领域的逐步拓展。大疆自创立以来便凭借着对技术创新那近乎苛刻的追求,迅速在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根据《2024胡润百富榜》数据显示,榜单囊括了三位大疆的高层,分别是:以350亿财富位居第128位的大疆创始人汪滔;120亿财富位居第433位的陆地;以及100亿财富位居第517位的谢嘉。在汪滔的带领下,大疆历经数年的打磨,最终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民用无人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研发的无人机产品以稳定的飞行性能、高清的拍摄画质以及便捷的操作体验,广泛应用于影视航拍、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民用领域,对人们生活的改善可谓是立竿见影:影视创作中,大疆无人机上天入地,用灵活独特的视角来为观众呈现视觉盛宴;在农业上,它能够精准播撒农药、监测作物生长,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图源:百度百家号

这也只是大疆在运用范畴里的冰山一角,其在军事领域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它先进切高清的无人机技术为军事行动提供了有效的侦察手段。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大疆无人机凭借精准的导航定位系统和出色的抗干扰能力,能够稳定飞行至指定区域,利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清晰捕捉目标的动态信息,并通过高速数据传输链路将获取的情报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

在边境巡逻任务中,大疆无人机可长时间、大范围地对边境线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持。不仅如此,大疆在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方面的突破,也为未来军事作战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在未来或许可以实现多架无人机协同作业,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如分布式侦察、干扰敌方通信等,极大地提升了军事作战的灵活性与效能。

三一重工:军民融合中的工业脊梁

于工程机械领域长期精耕细作,三一重工凭借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与高质量产品,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丰富的制造经验。三一重工以1200亿的财富位列《胡润中国500强》第80位。在非金属材料研发方向,三一重工聚焦军工需求,全力投入资源开展技术攻关。依托湖南省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三一重工的科研团队围绕耐磨材料等关键非金属材料展开深入研究,极大提升了工程机械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更是为军民融合领域的拓展筑牢根基。例如其研发的高强度耐磨材料在极端恶劣工况下仍能保持卓越性能,而这种特性恰恰契合军工装备在特殊环境下的严苛使用要求,为军工装备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2月,三一重工全资子公司三一汽车成功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局颁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三一重工正式具备从事许可范围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资格。此后,三一重工在军民融合领域持续发力,与保利科技、中天引控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深度涉足新型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等业务。


图源:雷鸣激光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规模化生产能力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三一重工在军民融合道路上稳步迈进,源源不断地为国防事业输送优质产品与服务,成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提升国家综合国防实力贡献着关键力量。

天兵科技:繁荣太空经济,助力交通变革

天兵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康永来,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总体室主任,主持过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与长征11的总体论证设计工作。一批来自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顶尖人才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采用全新设计思路与先进制造工艺,成功研发出具有高比冲、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显著优势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商业航天发射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在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的同时,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在康永来的带领下,天兵科技这一民营航天企业以155亿的资本位居《胡润全球独角兽》第495位。

天兵科技专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及运载火箭的研发制造,其技术成果斐然,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23年4月2日,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 “爱太空科学号” 遥感卫星送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它是全球首款应用煤基航天煤油飞行的运载火箭、中国首款不依托发射工位的液体运载火箭,开创了国际航天和国内航天七项新纪录。这一技术满足商业航天领域大规模、低成本的发射需求。在军事航天任务中同样意义重大:其技术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更多卫星发射任务,提升军事航天行动的经济性与灵活性。同时,其采用的3D打印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技术,大幅缩短了发动机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此类先进发动机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导弹推进系统、空间飞行器动力系统等方面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源:cnBeta.com

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军民融合战略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它们以创新为驱动,以民为本,以军为旗,在各自领域实现突破,充分彰显了民用科技与军工领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无限潜力。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在军民融合的广阔舞台上大展宏图,为实现国家科技强军、科技强国,以及产业升级的宏伟目标而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