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这个词似乎是在讨论岩井俊二时不可绕开的。在他心里,从小一直到二十岁左右的这段时间,狭义上被称为“青春”的,就是他自始至终最想表达的主题。“青春对于人生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程。成年之后有许多话题也很有趣,但我仍然钟爱这段特殊的时期,有些人会把它称为黄金时代,我想我是赞同的。”
在限定的时间海域里,却包蕴着波澜起伏的可能。岩井俊二喜欢“青春”背后暗含着的人的成长与变化。“在这段时间里人会经历非常大的变化,可能会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发现新的事物,遇到新的人,可能会恋爱、失恋,经历开心或悲伤,是一段非常纯真、珍贵而且神奇的时间。” 高强度的情感起伏,新鲜世界和稚嫩自我的碰撞,共同构成青春的难以忘怀和不可替代。在岩井俊二看来,这种对青春的深切体会是普遍的情感,不管实际年龄增长几何,对大多数人来说,青春都是回忆里最浓墨重彩的部分。
虽然岩井俊二的大多数作品都在描摹青春,但却并不是桎梏在特定时代和地域的。永恒的青春叙事中投射出大量对社会议题的思索,《燕尾蝶》里的移民悲剧,《瑞普· 凡· 温克尔的新娘》里的欺诈骗局,《Kyrie之歌》中3 · 11东日本大地震的故事背景,甚至预见着多年以后的未来。《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仿佛就是一个遥远的印证。2001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上映,彼时网络部落格还是新鲜事物,论坛BBS还只是少数人的乐土,现实的高压环境使年轻人逃向网络世界,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之间似乎界限分明;二十多年之后,遁逃依然存在,不过发生了转向。几乎是带着网络ID出生的新生代们面对的课题,变成了对网络世界的逃离和对现实世界的回归。
高度发达的SNS几乎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和内心。作为很早开始涉足网络题材的创作者,岩井俊二对这样的变化有着细腻的洞察。“网络氛围是有变化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大家需要到论坛或者一个兴趣主页发言,里面可能都是比较相近的话题,而现在的SNS平台上,你看到的可能更多是从各种角度都没有任何交集的陌生人的发言,也许并不感兴趣,但却被放在了对话的位置上。”从原先主动寻求趣缘社群,到如今被迫暴露在网络时代大浪潮中,被动接受着芜杂信息冲击,这其间的变迁几乎是翻天覆地的。
岩井俊二承认网络媒介触达了更多人群也让交流更便捷的事实,但也敏锐地捕捉到网络时代沟通中吊诡的一面。“有时候我觉得奇怪的是,在网络上你其实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如果他给你留言或者发消息,就默认要求你对他有回复,如果没有回复,对方可能就会生气,再次发过来找你,但当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个人对你来说本质上就是陌生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出发,SNS亦成为一种打破圈层的媒介,和过去需要大量访谈积累原始材料不同,如今通过SNS上人们对生活的展示与分享,就能窥见最本真的表达。素材是丰富的,媒介是多元的,而讲好一个故事的初心,从未更改。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用来形容岩井俊二对世界包容而开放的态度也许是恰如其分的。《燕尾蝶》中的移民故事,《华莱士人鱼》里的中国香港背景,《花与爱丽丝》里的用中文说出的“我爱你”的表白,以及《你好,之华》这样一部自编自导的华语电影,岩井俊二的作品中隐含着对中国的关注,他自己也和中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024年11月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他观看了《小小的我》的首映,并在社交平台上不吝赞赏。再之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也屡屡见到岩井俊二作为评委的身影。岩井俊二始终对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抱持着热忱的态度,也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愫。“确实也是通过以前的工作,在中国结交了很多关系很好的朋友,平时也会在微信上交谈。会感觉和大家在心灵上距离非常近,能感受到影迷的喜爱,非常感谢,希望有机会能够回馈大家的喜欢。”
如果要给中国正处于18岁到21岁的年轻人推荐一部自己的电影,会推荐哪一部?刚刚高中毕业,踏入大学校园,稍稍自由一些,还尚未经历工作摧残的年轻人,似乎正在摸索世界形状、经历青春而不自知的阶段,岩井俊二在思索了一会儿之后,给出了《四月物语》作为答案。这个问题似乎也激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我也想再创作一个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的故事。”
迈过人生60岁的路口,岩井俊二却丝毫不见疲态,相反的是,展露出非凡的决心。2025年的新年,岩井俊二在个人社媒发文:“今年是我担任长片导演30周年,我的长片首作《情书》以及Rockwell Eyes公司成立30周年!我希望能坚守初心,珍惜现在,并继续用心对待每一部作品。”
岩井俊二回忆起和同行友人一起喝酒时,被问过的一个问题:“你们对自己评价的话,认为自己的年龄是多少岁?”在微醺的氛围里,大家的答案竟都神奇地指向了“32岁”这个特别的年龄。奇妙的共鸣感在创作者们之中滋生。“到了32岁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长大了的成年人,也学会了一些东西,开始作为一个专业的从业者开始工作了,但是同时又仍处于一个认为自己有诸多不足、距离目标远远不够,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的阶段,这似乎是大家对32岁共同的认知和感受。”
1995年,彼时正是32岁的岩井俊二,以长片电影处女作《情书》一举成名。《情书》电影改编自他本人创作的小说,一直以来他都保持着创作的习惯,在这次如烟花般绚烂绽放之前,是长久的积蓄力量。学生时代的大量阅读,电影社团的拍摄练习,还有坚持写作的大量故事原稿,都为他的电影拍摄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情书》印证着“32岁”的无限可能,“32岁”也藉由《情书》成为了转向专业电影制作的黄金节点。
“我觉得自己的年龄一直停在32岁。”停留在一个有能力创作,而且也有意愿体验的年纪,是岩井俊二对自己的体认,也是期许。他有好奇,也有探索。同一个故事,往往会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来讲,在岩井俊二的创作宇宙里,许多故事都由多个版本构造出更为立体的骨架和更加细腻的肌理。
《花与爱丽丝》既有真人剧情电影,亦有动画;《8天就死去的怪兽的12日谈》《瑞普· 凡· 温克尔的新娘》和《Kyrie之歌》,都既有电影版,亦有电视剧版;《你好,之华》和《最后一封信》,则是中国版与日本版的对照。从创作者的角度,岩井俊二身上叠加的作家、导演、音乐人等多重身份为这一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诸多不同版本尝试背后的,是岩井俊二始终如一的作品意识和创作追求。
“创作是一种自问自答。”岩井俊二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刚开始的时候,尽管心里怀揣着要做出一份能让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但其实很多时候,对形式或内容并没有非常具体的构想。“在不断的创作体验中,在日常生活里,把自己完全沉浸进去,投入进去,让自我的经历逐渐炼化成作品里的形象。对我来说,就像把自己的生活拍成了一部纪实电影。”呈现的形式、讲述的节奏,都是在一次又一次自问自答中慢慢清晰的。
作为创作者,岩井俊二有他的忧虑和关怀。时代摧枯拉朽的洪流之下,网络铺天盖地的蔓延之中,直接表现孩子和年轻人们,或者专门为他们而制作的影视、动漫作品似乎越来越少了。“从在日本的观察来说,单纯的只是为了孩子们而创作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少了,这还是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的。”
变化是时时刻刻发生着的。但对于岩井俊二的创作而言,“不变”也同样重要。在外在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之下,他看到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古老故事内在的稳定性。“一些千百年前就已经存在的童话或传说,哪怕我们现在已经变成了成年人,再重新回顾阅读,也依然能感受到共鸣存在。”在他的创作理念里,不断平衡现在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永恒不变的故事内核,才能创造出一个既处于特定时代语境下,又能引发不同世代人共鸣的好作品。
监制:张娜
摄影:卢卡斯杨
策划&造型:李希
人物统筹:路彤
日文翻译:晓曦
妆发:文琪
采访:八月长安
撰文:詹婧
制片:pency
新媒体编辑:平面镜
新媒体设计:梦伊
视频监制:豹纹儿2姐
视频拍摄:Rand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