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在湖北咸宁,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哼上几句《江南桂花香》。

咸宁,被誉为“中国桂花之乡”,街头巷尾遍是桂花踪迹。作为咸宁市核心区的咸安区,桂花种植面积超11万亩,拥有百年古桂2361株,占全国百年古桂的90%以上。位于咸安区桂花镇的桂花源景区,有着“桂花之乡中的璀璨瑰宝”美称,其核心区占地约800亩,576株古桂树傲然挺立。“这些古桂树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咱咸宁人民心中的宝贝啊!”咸安区政协主席镇权向“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媒体记者团记者说。


△在咸宁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记者一行聆听讲解员对咸宁历史的介绍。

“多年前,由于人们缺乏保护意识,经常出现乱砍滥伐、私自买卖桂花树的情况,不少古桂遭受破坏。”咸安区政协委员、桂花镇柏墩村党总支书记何立坚介绍说。

名园易建,古木难求。如何让这些古树名木延年益寿,咸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湖北咸宁古桂花树群。

完善法律法规是一项治本之策。

2022年,《咸宁市古桂花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这是湖北省首次为单一古树种保护立法,也是全国第一个保护古桂花树的条例。

“《条例》的出台凝聚了政协委员们的智慧和力量。委员们还邀请专家为古树治病,与群众共商科学种植方案。”镇权表示。

政协力量不仅体现在古桂树的保护上,还贯穿于桂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咸宁市政协副主席黄文向记者介绍,咸宁市政协倡议67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直接投身于桂花城的建设之中。他们从苗木的种植到桂花的加工,再到品牌的推广以及文化的融合,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全面服务。据统计,咸安区桂花镇有近300户创建了桂花网络销售平台,销售苗木1亿余株,产值达2亿元。


随着桂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咸宁开启了“中国桂花城”建设工程。

以一种标志性植物来带动城市的发展,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自2021年咸宁提出建设“中国桂花城”以来,市政协通过“协商在一线”行动,积极调动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力量,深入调研,持续建言。

桂花镇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积极联络各方力量,为“中国桂花城”建设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有的委员建议往深里走——

咸宁历来有栽桂、食桂、用桂、品桂的传统,桂花文化内涵丰富,深受咸宁人喜爱。人对桂的钟情,桂对人的滋养,慢慢积淀成一种精神的象征。应将桂花文化、嫦娥文化、祭月民俗一同挖掘、整理、提炼、宣传,赋予“中国桂花城”以文化灵魂。

有的委员建议往远处去——

让世人一提起桂花就想起咸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衔接咸宁全域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旅游、健康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

“沿街建设一个桂花产品商业展销馆,联系桂花镇农户,将本土特色农产品尤其是桂花深加工产品放置馆内销售,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区第一家桂花产品展销馆。”咸安区政协委员夏辉兵建议以桂花源和刘家桥为核心,着力打造桂花特色商业网红打卡街区。他还呼吁,借助媒体力量对外宣传推介“中国桂花城”。

桂花镇党委副书记张腾持相关观点:“要加强与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宣传,积极拓展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开发,把桂花故事讲得更远。”

为进一步推动桂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何立坚建议科学统筹,做好招商引资。比如采取精准招商、能人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桂花镇桂花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桂花系列产品。

2023年3月,咸宁市出台《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十条促进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桂花资源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工作。截至目前,咸宁全市桂花栽种面积达11.72万亩,涉桂企业460余家,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咸宁逐渐完成从“中国桂花之乡”到“中国桂花城”的美丽转变。

未来,咸宁能否因桂花而香飘四海、扬名天下?黄文给出了答案:“我们将继续锚定‘中国桂花城’蓝图,着力完善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协商效能,讲好人、城、桂花基层协商故事,让桂花的芬芳在基层民主协商的土壤中更加浓郁。”

值得一提的是,咸宁市政协“协商在一线”标识图案,正是以咸宁桂花为设计灵感。桂花花蕊是“众人协商示意图”和“咸宁”二字,花蕊线条向外放射,寓意着政协协商不断向基层延伸……

记者:王晶 李木元 洪琳 谢阿愁 宋宝刚 汪凯 信鑫

文字编辑:李彬

新媒体编辑:张子怡(实习)

审核:周佳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