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我们会将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物称为“外星人”,之所以这样,其实是因为我们会习惯性地将他们想象成与人类相似的生物,那实际情况是否真是如此呢?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确定的答案,不过我们并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外星人可能根本不是“人”,他们的生命形态或许超乎想象。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其实与地球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简单来讲就是,地球上特定的自然环境让生命体发展成特定的生命形态,并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演化成了各式各样的物种,其中就包括我们人类。
然而宇宙中的行星环境多种多样,绝大多数并不具备地球的这些条件,而这也就意味着,地球其实只是生命可能存在的“众多剧场之一”,而地球上的生命形态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模板”。
例如在一些超高重力的行星上,生命可能可能演化出低矮而坚固的形态,甚至可能以半液态的形态存在(因为液体形式在高重力条件下能够更好地分散压力)。
而从理论上来讲,在一些特定环境下,氢、硅、硫、硼等元素以及氨基化合物、甲烷等物质,也可能成为生命的基础。
在它们之中,硅基生命尤其受到关注,因为硅原子具有与碳原子相似的化学性质,能够形成复杂的分子链,在高温星球上,这种基于硅的生命可能是一种类似“岩石”的存在。它们或许通过缓慢的分子变化获取能量,甚至可能拥有远超人类的寿命。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时间尺度,我们通常认为生命是以类似于地球上的时间尺度存在,但这只是我们的主观偏见。
一个合理的推测是,或许某些外星人的生命活动极为缓慢,他们的一个“思考过程”可能就需要数万年甚至更久,对我们来说,它们可能看起来就像一块毫无生机的岩石,实际上却是一个具有智慧的系统,反过来,也可能存在一些外星人,他们的一生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瞬间。
引人注目的是,有观点认为,对于外星智慧生物而言,传统意义上的个体意识可能并不适用,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人类智慧基于个体大脑,而外星智慧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协作模式。
例如,一些外星文明可能是“群体智能”,它们的智慧不是由单个的个体构成,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协作而成的整体,类似于地球上的蚂蚁或蜜蜂,它们通过集体行为表现出复杂的智能,但单个的个体并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再进一步,外星智慧还可能直接以生态系统为单位,某些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是一个整体生态网络,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和能量流动表现出智慧的特性。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另一种特殊的“外星人”,他们可能不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是某种智慧生命创造的后代——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这样的“外星人”完全抛弃了有机结构,可以自我修复,也可以自我复制,甚至还可以脱离行星的束缚,直接存在于广袤的宇宙空间之中。
而更加大胆的观点甚至认为,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人可能完全不依赖物质存在,他们或许没有固定形态的身体,仅以某种能量形式存在于宇宙之中,并以我们未知的方式与外界互动。
可以看到,尽管这些生命形态是超乎想象的,但我们却不能完全排除其存在的可能。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外星人可能根本不是“人”,那为什么寻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物时,科学家总是会以地球的条件为标准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探测资源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在探索中遵循科学逻辑,聚焦于更高概率的目标区域。
正如我们所知,迄今为止,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是已知的唯一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将探测重点放在可能存在碳基生命的天体上(例如位于恒星宜居带之中,可能存在液态水的类地行星),就能够大幅减少探索中的盲目性,进而显著提升发现外星生命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