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谷粒?”底下学子鸦雀无声,突然一名7岁孩童不假思索的答了出来,孔子听到后,当即拜他为师......
项橐,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天才少年,因一次偶然的邂逅与孔子的对话,成为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主人公。那一年,项橐才七岁,在鲁国的某条大路上,他与孔子的一次短暂接触,成就了一段文化佳话。
一天,孔子带着弟子外出,车队缓缓行驶在乡间小道上。正值春风拂面,景色宜人,孔子与弟子们一路上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快。
当车队经过一片开阔的地带时,孔子忽然发现前方路上有一群小孩正忙着用泥巴搭建一座城池。孩子们各自忙碌,个个面带笑容,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孔子略感好奇,于是示意车队放慢速度,观察这一群孩子的玩耍。
然而,当车队靠近时,绝大多数孩子看到车子向他们驶来,都慌忙避让,迅速让开了道路。但有一个孩子,身形瘦小,依然站在泥土做成的“城池”中间,纹丝不动。孔子注意到了他,感到有些疑惑。
于是,孔子停下车,问那个小孩:“小朋友,你没看到我这辆车吗?为何不让路?”那小孩正是项橐,他没有慌张,依然镇定自若。
项橐向孔子行了个礼,然后缓缓开口:“请问先生,一辆车碰到一座城,是城让车,还是车让城?”孔子听后,心中一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车让城。”
项橐微微一笑,指着自己所搭建的泥土城池,说:“既然是车让城,那请先生绕道行驶。我这座城,无法让路。”孔子听后,稍微愣了一下,随即会心一笑,觉得这个小孩与众不同。他无奈之下,只得指挥车队绕过了项橐的泥城而行。
这次相遇后,孔子心中对项橐的聪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与这个小孩一较高下,进一步验证项橐的智慧。于是,孔子回头对项橐说:“既然如此,我出一道题目,你也出一道,谁答得更好,谁便做老师。”项橐听后,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答道:“先生可得说话算话。”
孔子先开口,提出一个问题:“人生于世,必依赖日月星辰的光芒;地球能够生长五谷,才有可能养育万物生灵。你可知道,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
这是一道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要求项橐从自然的宏大和微观角度出发,去衡量天文和地理的关系。无论如何,天上的星星数量庞大,地上的五谷种类繁多,哪怕是具备深厚知识的人,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项橐稍作沉思,便脱口而出:“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他的回答,表面上看似简洁,却在概括了时间的无穷和自然的无常。天与地广阔无边,星辰与五谷也随着时间流转而变化,无从计量。
孔子听后心生赞叹,认为此答无懈可击。此时,孔子感到自己难以从项橐那里得到更多的启发,于是默默思索,接受了这一智慧的挑战。
转眼间,轮到项橐提出问题。他微微躬身,问道:“我来考您一题,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这些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符合自然规律,但却暗藏玄机,需细细品味。
孔子愣了一下,试图从经验中找到答案。“水必有鱼,火必有烟,树必有叶,花必有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自然界的常识,但此时的他并未能洞察这些问题背后的特殊含义。
项橐微微一笑,见孔子无解,便继续解答道:“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这四个看似平凡的自然现象,揭示了事物的多样性与变化。
项橐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让孔子意识到,不是所有事物都遵循常规的规律,它们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听到这里,孔子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面对项橐的睿智,孔子深感佩服,立刻向项橐行拜师礼。
这次经历促使孔子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观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言论不仅体现了孔子对教育的开放态度,也表明他认为学习并不仅限于师徒关系或年长者,而是每个人都能从周围的任何人身上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参考资料:杜英丽编. 《不可不读的三字经故事》 2006